- UID
- 100117
- 积分
- 730
- 威望
- 112
- 桐币
- 86
- 激情
- 1643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5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9-25

桐网贡生
 
- 积分
- 730
 鲜花( 3)  鸡蛋( 0)
|
今天在媒体上看到一条新闻,大致意思是说近日桐城市出台《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确定从2014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编制补助、旅游项目建设补助、旅游宣传促销补助与旅游发展绩效奖励等四个方面。该《办法》还规定,该专项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公开透明、科学规范、加强监督”的原则,采取补助和奖励两种方式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该市财政、旅游部门负责资金监管,资金使用实行“项目单位申报、相关部门审核、市政府批准拨付”制度。这种办法看上去有制度的管理约束和监督办法,但是这个办法的制定合乎情理么?未来执行效果如何?是不是有更好更先进的办法来带动桐城旅游更好的发展?这些都需要积极深度探讨的问题,我只是抛砖引玉来谈谈个人的想法。
我来说说我们老百姓的想法,桐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叫得响的地方当属桐城派文化及地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如文庙、六尺巷、孔城老街、文和园等等,小人文景点更是多得不甚列举,但是这些地方大都是一个所谓旅游景点,开发深度都不够,有些目前根本就算不上是旅游景点或者是目前不具备旅游价值的景点,究其原因目前桐城从上到下真的看重文化的发展么,重视桐城人文的继承及深度挖掘么?我看未必,记得前几年在安徽的一个省级工作会议中听到前任汪莹纯书记大谈桐城文化的影响力如何如何时,有位朋友就算是非正式的对我们前任书记说了一句话:桐城能将桐城文化引导安徽文化一年的时候你再跟我们谈桐城文化吧。留下的是我们前任书记的沉思。
回到桐城旅游的话题上来,个人认为最具潜力的桐城文化旅游目前都没有打造起来,我们甚至没有看到希望,我们仅仅是坐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无知的谈笑风生。我不知道我们每个在外桐城人能如何对外地的朋友谈来桐城旅游。来桐城旅游什么?来看看桐城建造得面目全非的文博园和文庙,还是来看看连石牌上简介都写错的六尺巷,抑或是看看失去人文气息的连本地人都因为收费高昂而很难进入孔城老街,再或者来看看来了一次不会想来第二次如一个澡盆子一样的活海,余下的旅游配套更是不堪入目,旅游产品建设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是很难谈起,除了在桐城吃一次饭外体会下桐城所谓美食外恐怕就再也很难有继续留在桐城的理由了。
桐城旅游的发展需要的是有大格局并放眼长远的做法,是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有针对性的大范围支持旅游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本地人文历史的保护和发展的意识,未来让我们能不要哀叹更多诸如即将无存的北大街,不对东作门的建成后指指点点,不对文庙的改造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后相互推卸责任,更不是仅仅从财政拿出几百万的资金作所谓桐城的旅游规划和宣传,目前在桐城能谈得上对桐城旅游发展规划的人,我们不知道他是否具备整合资源来发展桐城旅游的格局和能力,旅游项目建设补助更是需要一个长效机制来约束和政策的一贯支持,现在的桐城旅游宣传能宣传什么?一个自身旅游基本建设都没有准备好谈何宣传,宣传能吸引一批人来桐城,完事后换来别人摇头的一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历史文化名城——桐城?
桐城工业立市固然重要,但是君不见桐城包括已经省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内的随处可见的抛荒地?原因在哪里?处理办法在哪里?处理结果又将是什么样子?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桐城,结合历史和现状,文化立市更加重要,当然这种重要更多的是我们要看到实在的行动,这需要政府从宏观方向上的把握,哪怕让我们看到希望,这才是利桐城利子孙万代的功德无量好事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