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72|回复: 7

[影音分享] 经典传奇:香港老电影《三笑》与桐城

[复制链接]

1210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690
鲜花(80) 鸡蛋(0)
发表于 2014-6-9 19: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nsan 于 2014-6-11 12:48 编辑

                                      经典传奇:香港老电影《三笑》与桐城

说到香港老电影《三笑》,50岁以上的人无人不晓
《三笑》有许多版本, 我独倾心于1963年的初版剧本构思精妙,情节轻松曲折、幽默风趣曾获第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喜剧片奖,该片以家喻户晓的“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轻松喜庆的剧情、旋律优美的唱段以及主演俊美的扮相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陈思思在片中有许多戏曲动作,无论抚琴还是甩袖还是俯身下拜,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到位,一颦一笑成功地传达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她在电影里还亲自演唱了许多江南民间小调,悠扬、悦耳、动听,并广为流传。

电影导演李萍倩(1902 — 1984)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安徽桐城,1947年赴香港,成为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的主要导演

如果说san叔也小孩过,年轻过, 也追过星,那主演陈思思便是偶像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10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690
鲜花(8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9: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san 于 2014-6-11 11:36 编辑

1969年版黄梅调《三笑》:
http://v.qq.com/cover/9/9rduh8e1vho7mnh.html?vid=J0010QpNq5a

这一版《三笑》,就是个不成熟的实验品 , 拍的是才子佳人,可怎么看怎么像是当时的新派武侠片的拍法。机位一律偏低,微微仰起,好像在拍侠士侠女一般,直觉是不可亲。然后就是实景份量加大,唐寅追船一段,一直到卖身,都是用的实景拍摄。戏台上的锦绣华服入了红尘,看起来可就不那么可信了。在这一段岳老爷用横移来拍唐伯虎目送大船远去,加上一些芦苇、垂柳之类的遮挡,倒是拍出了一点横轴画的况味,可圈可点。
  
  岳老爷酷爱甩镜头,17:19,二爷往右一指“她还在码头”,甩镜头,接码头,挺好。可29:45莫名其妙插入一个甩镜头转场,就生硬了。同样,有些意图也表达的太直白,例如16:26老夫人回府那段,摇镜头落幅拍石狮子,意思是相府威风无限,可是景别过大,显得很不自然。好玩的是1:19:40,唐伯虎唱“饿的我眼花头又昏”,镜头还失焦配合了一下唱词,李翰祥肯定是做梦也想不到这些花招的。
  
  岳老爷还爱在前景搞一些遮挡,这当然是很符合电影之美的,可是试问哪位观众看戏会希望前面挡着一排流苏或者窗格呢?这就是别扭,戏曲片的观众,就是看“角儿”来的,电影的东西,要帮助他们看得更清楚才是有道理的。前景遮挡啊,弄些花啊树啊什么的做画框,要到了楚原才算美学成型,可那时候人家早不唱戏,改念古龙式对白了。
  
  《三笑》这片子,就是这么尴尴尬尬地挤在黄梅调与新式武侠片之间,挤在舞台与电影的角力之间。黄梅调电影的高潮已经过去,市场却没有给它迎接和消化新的电影形态的时间,而是选择了更富于活力和动作的武侠片和功夫片。1969年,黄梅终于要谢了。关于这片子,凌波方正的脸庞其实不适合扮偷香窃玉的流氓才子,李菁也嫌木讷。倒是李昆演的船家一贯的出彩,连在船上的大远景都抢戏,真是个戏精。
  
  唱词写的很白,偶有出彩,如“自命多情种,此地无盆栽。”是好句,马上跟“奴非轻浮女,你休想乱来”,却又俗了。李翰祥和胡金铨的有些好处,岳老爷毕竟还是学不来的。
  

观电影实在是很惬意的事,然唐寅的野史却告诉我们: 并非想象的那般潇洒、倜傥。得罪官府后果很严重,很凄惨,几乎被宁王折磨至死。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4-6-9 20:16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5

主题

4314

回帖

6568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6568
QQ
鲜花(11) 鸡蛋(0)
发表于 2014-6-9 21: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祖籍桐城的大导演也有好几个了嘛。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10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690
鲜花(8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1: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san 于 2014-6-10 11:23 编辑

《三笑》版本:
向群、陈思思版《三笑》;
凌波、李菁版《三笑》;
周星驰、巩俐版《唐伯虎点秋香》;
电视剧有:张家辉、关咏荷版《金装四大才子》;
黄晓明、郑家榆版《风流少年唐伯虎》;
邱心志、女主角版《风流唐伯虎》;
李若彤、耿乐版《秋香情戏唐伯虎》;

8c7a9222x77a483f48f9e&690.jp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10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690
鲜花(8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san 于 2014-6-11 12:50 编辑

mn.jpg
陈思思误打误撞入演艺圈

  陈思思原名陈丽梅,祖籍浙江宁波,1938年出身在上海。陈思思拥有女性最值得骄傲和自信的俊美外貌,是天生当演员的料。不过当初陈思思并不想进入电影圈,她的志愿和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医生或空中小姐。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陈思思的好朋友把长城电影公司招考新人的广告剪下来给她看,并极力动员她去报考。陈思思当时也只是抱着去看看电影厂是个什么样子的好奇心理,并随意穿上一件白色的连衣裙,不施粉黛地轻松前往。谁知她这种朴实的装束,更加映衬出少女青春的自然美,分外引人注意,同时也更加吸引了众多主考官的目光。陈思思就是这样阴差阳错地意外获得了顺利进入“长城演员训练班”的资格,从此踏上了演艺生涯。

  跻身“长城三公主”

  1955年,陈思思加入香港长城电影公司,正式开始了演艺生涯。凭借1956年主演的第一部作品《红灯笼》以及随后的《红蝙蝠公寓》、《新闻人物》,陈思思开始在影视圈崭露头角。1963年的《三笑》则成就了其演艺生涯最经典的作品之一。陈思思也凭借这些作品与夏梦、石慧并称为“长城三公主”。成名之后,陈思思洁身自好,拒入豪门,转而嫁给了影星高远。不过在结婚之后,陈思思曾经因为个人原因息影十多年,直到1980年应鲍方的邀请主演《密杀令》才重新又出现在大银幕上。据说当年“长城三公主”从来不参与任何演技竞赛的项目,她们的娱乐项目是远足、爬山、民族舞蹈、话剧、文艺歌曲、芭蕾舞等高雅的休闲方式。

  《三笑》成就经典形象

  回顾陈思思的电影作品,演绎“唐伯虎点秋香”的喜剧影片《三笑》无疑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在这部1969年获得第十五届亚太影展最佳喜剧片中,陈思思扮演的“秋香”,美貌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其古装扮相可谓粉面含春、婀娜多姿,最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韵味。在《三笑》中,陈思思的肢体语言运用得很恰当。因为影片走戏曲路线,她在片中有许多戏曲动作,无论抚琴、甩袖还是俯身下拜,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到位,一颦一笑成功地传达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成名之后,她洁身自好,拒入豪门,而嫁给了影星高远。据说,高远偶有节外生枝,使得忠心耿耿的陈思思曾有过自杀之举,后在极度苦闷时染指了毒品,为此息影达十多年之久,直至1980年应鲍方之邀主演《密杀令》,但此时她的容貌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几乎与从前判若两人,让人不禁怜惜。
    陈思思的第二段情是在淡出影坛后,她与蒋仕组合成新的家庭。蒋仕是个很有名的电影摄影师,《英雄虎胆》就是由他担任摄影的。90年代中期,陈思思与丈夫、女儿一起移居上海,在自小熟悉的环境里过着平淡而幸福的晚年生活。

2007年10月,陈思思因胰头癌后期并发症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69岁。


陈思思从影十余年,主演影片三十余部。
电影作品
1954年《鸣凤》中饰婉儿  
《红灯笼》   
1960年《飞燕迎春》饰杂技演员   
1960年《新闻人物》饰秦小琴   
1961年《春雷》饰冯如莲   
1962年《红蝙蝠公寓》饰梁丽琴   
1966年《云海玉弓缘》饰厉胜男   
《双枪黄英姑》饰黄英姑   
《三笑》饰秋香   
《粉红色的梦》饰舞蹈演员   
《美人计》   
1978年《密杀令》 饰方心静   
1985年《疯狂的上海滩》
电视作品
香港佳视1976年 《射雕英雄传》饰 包惜弱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10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690
鲜花(8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11: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思思《三笑》幕后花絮
         ——跨界音乐家沈利群(选段):与电影《三笑》情结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新民晚报》文化新闻版有这样一篇专访,披露了一段尘封已久往事。广大观众只知道电影《三笑》是一部轰动一时的香港影片,却不知里面有一段沪港合作、鲜为人知的文艺史料。

1962年夏天,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分配至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工作的沈利群,被院总支书记找去谈话,要她为香港长城影业公司正在筹拍的新片《三笑》搜集民间音乐资料。并说这一任务是市委统战部门的一项要求。就这样,沈利群被请到华侨饭店,开始成为香港著名导演李萍倩的助手。李萍倩要求《三笑》中的唱段,全部采用原汁原味的江南民歌风格。据此,沈利群一段段地配曲,还用江南小调写了一些插曲。李导演选择上海民族乐团的许学琴和朱玲娣分别配唱影片中的秋香和石榴。唐伯虎谁来配呢?本来想请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担此重任,但不巧她正在拍摄黄梅戏《牛郎织女》影片,一时来不了。转而又欲请擅唱苏滩的王学雁,但那时她正随上海方言话剧团演出《啼笑姻缘》,也来不了。进录音棚的日子迫进了,李萍倩很是着急,对沈利群说:“我看,你可以配唐伯虎!”原来沈利群配曲后,每一段都要试唱,李萍倩听她唱的唐伯虎很有味道,性格也非常对头。于是在李萍倩的安排下,沈利群把手中的另部分写伴奏音乐的工作,交给了她的作曲系同学、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江明淳,自己则担负起配唱唐伯虎的重任。

所有的音乐创作和配唱人员,都来自上海文艺界。由上海合唱团伴唱,上海民族乐团伴奏,沈利群是指挥兼配唱,真是重任一身啊。在上海电影技术厂的录音棚里,还出现了滑稽大师周柏春的身影,他配唱影片中的艄公“米田公”唱段,非常发噱,常常逗得现场一片笑声,令人乐不可支,印像极为深刻。录音非常顺利。这一轮先期创作,历时3个月,李萍倩满意地带着这些配唱和音乐资料回到香港,由陈思思等人分别对口形练习和排戏,成功拍摄完《三笑》。影片拍成后,长城公司为上海市文化局买了6台盘式录音机作为报偿,分别给了6个专业剧团。沈利群获得360元人民币稿费,许学琴的稿费是100元。虽然所得不多,而且其他参加工作的上海文艺界人士都没有报酬,但大家都没有怨言。更为感人的是,所有的配唱人员,都没有在银幕上列名,以至于《三笑》的大量唱段脍炙人口,传遍国内的大街小巷和海外华人圈,但人们却长期不知它的原唱者是谁,也不知还有那么多的幕后英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10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690
鲜花(8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1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群、陈思思版《三笑》
739434763919153633.jpg
电影名称:三笑
    长城首部彩色阔银幕影片。
    越剧女小生向群(女演员)首部电视影作品。
制作人:
    导演:李萍倩
    编剧:易方(即叶逸芳)
    制片:陆元亮
    副导演:金沙
    摄影:黄锡林
    布景:王季平
    录音:夏培龄
    剪接:张鑫炎
    剪接助手:李毓槐、顾志慧
    服装设计:胡韺
    服装:胡怡
    化妆:黄韵文
    剧务:张动
    场记:白荻
    场务:孙锡三
    撰曲:李萍倩
    制曲:沈利群
    作词:杨髦。
演员:
    陈思思(饰秋香)、 向群 (反串唐伯虎)、 王宝铿 (饰华平)、苏秦(饰王骏)、梁衡(饰小杨)、裘萍(饰石榴)、金沙(饰米田共)、孙芷君(反串祝枝山)朱立(饰二奶奶)、李炳宏(饰华文)、余婉菲(饰华武)、龚秋霞(饰华夫人)、文逸民(饰华太师)、王季平(饰王本立)、林燕、林洁莹、白荻、余丽燕。
    出品公司:香港 : 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 1964。
主演:向群,陈思思
    向群:原名陈秀萍,女演员,越剧女小生,身高170cm,广东人,上海长大,科班出身,后赴香港。六十年代初曾为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签约演员,兼任“金凤越剧团”艺术指导和台柱小生,期间成立“金凤越剧训练班”培养越剧新人,后创立“向群越剧团”,为香港著名越剧女小生。
    在1964首映的[三笑]一片中扮演唐伯虎,表演尤为出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向群不仅反串扮相儒雅俊朗,而且表演细腻准确,潇洒自如,极富神韵。各种心绪,都被向群刻画得丝丝入扣、入木三分,举手投足帅美飘逸,将“才子的风流”诠释得淋漓尽致。向群凭此首片成名。
    主要作品:1964:三笑 反串唐伯虎,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1965:双拜堂 饰何家俊,香港天马制片公司
    陈思思:原名陈丽梅。浙江宁波人。(1937-2007) 女演员。1955年入 香港长城电影公司任演员。1956年参 加拍摄影片《鸣凤》。同年主演影片 《红灯笼》。1963年在影片《三笑》 中饰演秋香,以其俊美的扮相,潇洒 自如的表演获得观众的喜爱。1964年 主演影片《云海玉弓缘》,表演洒脱 奔放,颇获好评。1965年在歌唱片《 双女情歌》中兼饰姐妹两个角色,性 格一刚一柔,在演技上有所突破。从 影十余年,主演影片三十余部。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