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近70的项爱琴家住黄甲镇黄铺村刘老屋村民组。这位老党员有10年村妇代会主任的履职经历,她家融洽的婆媳关系一直是村里人说不尽的谈资。
她家两个儿媳娶进门,最短的已有十五年,婆媳之间从没有红过脸。问起她如何做个好婆婆时,她说:“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们年轻人。”
常言道:媳妇迈进门,就是自家人。在生活中,她总是率先垂范,无微不至地照顾一家老小。特别是大儿媳在外地务工,土特产上市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给捎点去;大媳妇生病时,打个电话关心,为她寻医求药。她没有像其他的婆婆那样,媳妇进门后就安享晚年,而是一日不闲,全力帮助她们持家创业。在她的影响下,儿媳们学会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一些老人中还有“市场”。当孙女出世时,她不但不嫌弃是孙女,反而安慰媳妇,宠着孙女。她亲手带大了孙子、孙女,她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从不让儿媳操心。大孙子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在她的照顾和关怀下,于去年顺利考上合肥建筑工程学院。孙女已上初中,学习成绩也很好。
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有个性,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碰上不顺心的事,项爱琴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儿媳谈心,解开心中的疙瘩。儿媳们高兴地说:“是我婆婆教育得好,尊老爱幼头带得好”。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她也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她不光持家有方、教子有术,而且和邻里关系融洽。几十年来,村里谁家遇到农忙、红白喜事请她帮忙,她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先去帮助别人,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得失。邻里之间,妯娌之间,亲友之间,她发现谁家有病人就主动前去看望;有的生活上遇到困难,她尽力帮助;就是遇上要饭的,她也不吝财物。大家都说她是一个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热心人。
作为一名党员,村里的组织生活以及学习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还经常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她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在担任村妇代会主任那些年,她工作认真,任劳任怨。虽说村妇代会主任是个“芝麻官”,但她说芝麻官有着大作用。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