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的散文理论。% K+ g c; |; x0 ?# r. S
/ T9 z0 W% p& r$ u; u
①其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 w( D6 w# s1 i$ d& S! h 1 o. B& Y; D& H; [$ v+ R4 b ②创始人物方苞提出了“义法”这一核心理论。要使道统和文统融为一体。: b* c( e- u. ^$ o. u7 u
. N; C3 ?4 z0 }3 @5 g: f9 N ③刘大槐则继承了方苞的理论,但更强调“义法”中的“法”。 1 C- B+ f& S: e( U4 e+ K- g: Z* |8 ^# q6 f1 a. c
④姚鼐强调义理、考据、文章三者相统一,使桐城派的文学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了。 ( M# J8 x& ]/ t" {2 ^2 ~( {9 a0 `( X1 c: X! _% u% F }
⑤桐城派的散文理论契合了时代要求和质实尚朴的社会思潮,因而统治文坛,影响深远。 - t) @1 R6 X& `* Y, c- \. O . j; w0 C4 n$ J3 d7 m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_( p0 ?0 S% H6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