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6 p/ `6 ^: e9 Z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 U' \7 D, E1 I
文/章校中 D& |/ ^6 e: G* m3 R9 i1 _( n
8 g9 u- P& q, z, a4 I* E 今年秋末,我来桐城,重温六尺巷的故事。是小雨,觉凉。撑一伞细雨,独自城街,一把清爽。蒙蒙中,烟雨静默出一路低矮而陈旧的宅墙,宛如一幅明清水墨泼洒。雨伞巷中,如萍如荷飘动。牌坊巍然,篆体“礼让”,雨洗醒目。这个时刻,有风,柔情蜜意,当是谦和礼让之风。: Y% i4 C( O3 c1 K
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南,因盛产桐油,故名。桐城出桐油,也出秀才。清代的大散文家方苞、刘大槐、姚鼎,都是桐城人,被称作“桐城派”。城街有条小巷,叫“六尺巷”,六尺多宽、百米来长,平平常常的小巷,却有着不平常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桐城的故事,是安庆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当然,因我是安庆人,更是我小时就耳熟能详的故事。
' g! H! b& D. w. u6 f 故事说,康熙年间,桐城出了一位声名远播的人物——张英,因博闻强记,才华横溢,步步高升,官越做越大,直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世称“老宰相”。“老宰相”先后担任《一统志》、《渊鉴类涵》和《政治典训》的总裁,他主持编纂的《渊鉴类涵》,四百五十多卷,博采明嘉靖以前的文字,蔚为大观。“老宰相”久居京城,忽一日收到家书一封,信说老家张府与邻居吴氏盖房纠纷不下,祈求“打招呼”于县官摆平。“老宰相”当即在家书上眉批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老家张府翘首以盼,终于盼回“老宰相”这首回信诗,即将院墙向后挪移三尺。吴氏获悉,深感张英博大胸怀,谦和气度,也将院墙向后迁移三尺。至此,紧密相连的张吴二家便出现了百米长、六尺宽的小巷。张、吴两府也随之消除隔阂,成为通家之谊。这事在桐城和京中传开,一时纷纷传颂,引为美谈,并予小巷一个特别的名字:六尺巷。有人据此作打油诗:“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见,相互礼让、相互包容,多么重要。7 V7 b- }- ~, T/ N$ ~( u9 T+ ~
雨在下,风在刮,我执伞小巷,走在河卵石铺就的巷路,“咚咚咚”,那是我的脚步声响。巷路朴实平整,两旁是青砖青瓦砌成的围墙,古色古香。我抚摸那青色的墙砖,仿佛触摸着诗书礼仪之乡的桐城人,触摸着古人张英的谦和礼让,触摸着老子“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古训,触摸着中华民族的和合思想。想眼下,创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大道,应当重温“六尺巷”的故事,弘扬谦逊礼让、崇善好德、廉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为官者当学张英,慎用权力,以德天下,以德有道。如此,风景流韵,和谐淌香。
% Z# I) T9 U7 D- O6 h3 E 因雨,巷寂;几声雀鸣,更幽。一阵小风,我忽然想起张英的一付对联来:“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烟雨六尺巷,巷路卵石如玉,点雨溅花。 9 Q. A+ d8 o5 ~4 l- V- I
5 P4 B# K2 S. E) \7 A 本文刊发于《品格》第六期$ P1 @ h* c: t* x) k- f1 J
作者简介:章校中(笔名浮山雨),1953年生,专科学历,安徽省物化探院调研员,中共党员,酷爱文学创作,长期坚持业余写作,1983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有40万字散文、诗歌等作品散见各报刊杂志;有散文专着《激扬山水》出版;有诗歌集《打开门窗》出版。现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q2 d" j( g% E( r
4 H$ m0 j. r& `6 E8 t----------------
! E: ]( V2 Z6 V3 ?! d文源:互联网;采编:桐城网:http://www.itongcheng.cc/;* v0 d0 S* V;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