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苏州进行的世乒赛上,出现了一道久违的风景:不同皮肤、不同种族、说着不同语言的选手,站在球台同一侧携手出战。 在乒乓球运动历史上,跨国组合不新鲜。中国甚至早在1977年的伯明翰世乒赛上,就有过与外国选手配对双打夺冠的先例。但世乒赛上此前最后一次出现两个不同国籍的选手搭档,却要追溯到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也就是说,被禁了整整20年。 跨国组合当初为何被禁,如今又因何重新恢复?过去与现在的异国配对,背后又出于怎样的不同动机? 跨国配对,20年前很流行 世乒赛跨国组合的历史早得让人吃惊——1938年英国温布利举行的第12届世乒赛上,来自匈牙利的贝拉克和英国的伍德海德这对来自异国的混双选手就联手并一举夺冠。这至少证明,在允许不同国籍的选手可以搭档比赛这件事上,乒乓球的起步一点也不比网球晚,尽管现在后者才是职业化运动的典型代表。 在世乒赛接近90年的历史上,曾经有7对跨国选手获得过男女双打和混双的冠军。其中,奥地利的普里希与另一名德国选手在战前的1939年开罗世乒赛上获得女双冠军。而1953年世乒赛,匈牙利选手法卡斯和东道主罗马尼亚女将罗齐亚努搭档在女双中折桂。1957年斯德哥尔摩世乒赛,女双冠军再次落入一对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组合的手中。 不难看出,这些跨国选手可以组成搭档的前提是:出于历史的原因,首先所在国的意识形态一致,才能站在球台的同一侧,否则来自两个不同阵营的选手要想力往一处使,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在中国乒乓球迄今获得的208.5个世界冠军中,那奇特的0.5个属于杨莹。1977年伯明翰世乒赛上,她与朝鲜选手朴英玉合作获得女双冠军,也成为中国乒乓球队史上与外国选手分享世乒赛冠军的“唯一”。 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由于中国再度囊括7金,普里莫拉茨和萨姆索诺夫的男双银牌成色一定程度上被减弱,但这对克罗地亚和白俄罗斯组合却让人印象深刻,同样个人能力极强的瑞典人瓦尔德内尔和法国人盖亭也联手出战,跨国搭档在当时颇为流行,是因为那些单兵作战很厉害的欧洲选手因此有了合纵连横、叫板中国的可能性。 凡事有利弊,正因为跨国组合使得各协会一定程度上觉得这是条捷径,而相对忽视了本国后备力量的培养,所以国际乒联为了让各国专注于提升本队实力,禁止此后的世乒赛再出现这种“国际间的牵手”。 被逼得没办法,重新祭出老招 国际体坛20年风起云涌,但对乒乓球运动而言,总体格局却几乎一成不变。这20年国际乒坛所有的变化可以总结成两句话:世界总在“算计”中国,中国总在“大度”让步。从改大球、改每局11分制,再到限制海外兵团、禁胶,种种变法无一不是针对中国,国乒也无一不是积极配合,甚至主动提出“养狼计划”,原因不外乎被灌输了太多的危机意识——再大包大揽下去,乒乓球就不能称之为国际运动了,迟早要被逐出奥运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国梁在2013年主动提出重新开启废除了20年的跨国配对,并在两年的本届世乒赛正式实行。刘国梁的理由是:跨国配对可以带动其他协会的选手提高水平。如果配对组合打得好,能争金夺银,也算是与其他协会分享荣誉,进而提高乒乓球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本届世乒赛共有四名中国选手参与跨国配对,其中李晓丹与泰国选手高王搭档女双,混双项目上,许昕与韩国女选手梁夏银、陈梦与法国男选手莱贝松组合参赛。而最有名的要算马龙与德国名将波尔这对男双搭档。
也正是从让马龙配波尔身上,多少看得出一点刘国梁的诚意,毕竟波尔目前仍是对中国男子项目威胁最大的欧洲选手。从本次世乒赛的名单看,包揽金牌显然已不是国乒的首要任务,至少三对混双里有两对跨国组合,“让金”的意图已很明显,再加上马龙波尔高人一筹的实力,夺走男双冠军完全有可能。而刘国梁所做一切的目的,正如蔡振华的评价:他的任务不仅仅是率领队伍夺冠,还肩负全球范围内推广乒乓球运动的重任。 与20年前出于政治考量的跨国组合不同,如今的中国乒乓球国手再次主动与外国选手联袂登台,是一种纯粹危机意识下绞尽脑汁的思变。 但就算“跨国”了,又能在多少程度上挽救乒乓球的危局呢?如果像刘国梁所言,“国乒拿出最大的诚意,已经连核心利益都让出了”,世界还是奈何不了中国,那时乒乓球又该往哪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