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区划调整诉求,铜陵的做法是,由具有一定民间与学术身份的政协和智囊组织先行发声。
枞阳地处安庆东北,与铜陵隔江相望,划自原桐城县东、南乡,1949年2月设县。全县现辖22个乡镇,面积1800平方公里,人口96万。
2012年2月,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在该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加快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发言提到,扩大中心城市规模,铜陵、池州合并,设立铜陵市,枞阳县东部划入铜陵市,设陈瑶湖区。
2013年11月,《陕西行政学院学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铜陵市实施跨江发展战略思考》的论文。论文作者所在单位,是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和中共铜陵市委政策研究室。
相较于“区划调整”,“跨江发展”的说法在字面上要更为和缓。
事实上,对铜陵来说,“跨江发展”和“区划调整”基本上是一回事:“区划调整”是铜陵实现“跨江发展”的必要手段,“跨江发展”则是“区划调整”的直接目的。
比如,在上述论文中,作者就铜陵跨江发展涉及的行政区划问题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其中就包括将枞阳县全部划入。
不过,面对铜陵的百般“渴望”,安庆似乎并不情愿就此“放手”。
2014年12月,由安庆市委市政府主导的“安庆市大宜城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安庆别称“宜城”)出炉,安庆提出了自己的“跨江发展”主张。
规划将安庆定位为长江中下游新型中心城市,即长三角和长江中游互动发展的节点城市、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皖西南的中心城市、领衔安池铜(安庆、池州、铜陵)城市组群的核心城市。安庆将携手芜马(芜湖、马鞍山)、一体铜池融入区域,并“争取更大的政策和话语权”。
规划划定,大宜城核心区范围约1820平方公里,包括安庆市辖三区、皖河农场和枞阳、怀宁两个县城所在地镇。
一方是划入作为跨江发展腹地,另一方则是规划为大宜城核心区,枞阳究竟当何去何从?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庆和铜陵两市市委书记分别向澎湃新闻解释了两地针对枞阳发展方向的不同规划。
两地市委书记同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是有必要的。但作为地方党委书记,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百姓受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表示:“不划要发展,划也要发展。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个地方怎么发展。”
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也明确表示,区划的调整,必须遵循生产力布局和有利于改善群众生活的原则。不管枞阳在安庆还是划到别的地方,它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环境保护都会得到“高度重视”,“我和虞书记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区划调整呼之欲出,文化融合摆上日程
距离2015年全国两会结束已半年多时间。一旦国务院完成批复,争议十数年的枞阳区划之争也将尘埃落定,但宋国权所提及的文化传承问题却可能才刚刚开始。
枞阳仅一县的区划调整之所以会带来文化传承问题,只因这里是有清一代最大学术流派桐城派的故土。
上述铜陵市文旅委的文章也提及要将青铜文化、“桐城文派”和江南、江北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桐城文派”文化资源即为枞阳和另一相邻县级市桐城市共同拥有。
据《枞阳县志(1978—2002年)》载,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它滥觞于明代中晚期,崛起于清代康雍,鼎盛于乾嘉,衰落于民国初年,几与清王朝相始终,前后延续200余年,先后涌现出作家千余人(含皈依或师从桐城文派的非桐城籍人)。
该县志称,桐城文派形成声势浩大的文学流派,创建系统完整的散文理论。在长达200多年的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就流派而言,其持续时间之长,作家人数之多,流衍区域之广,影响规模之大,声势渲染之赫,实为中国文学史所罕见。
该县志还指出,桐城文派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是原桐城县东南乡人(今属枞阳县域),后人把方、刘、姚尊为桐城文派“三祖”。
桐城位于安徽中部腹地,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明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春秋时期称桐国,唐至德二年(757)正式建县,1996年撤县设市(县级市),隶属安庆。
明清时的桐城县境,为今桐城市和枞阳县之域。今枞阳县域是古桐城县的东南乡,为桐城文派的发源地。
解放后,枞阳县从原桐城县分立。枞阳文化界人士认为,历史上的桐城文派代表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枞阳人。后因区划调整,桐城、枞阳两地分立,造成了目前桐城派人物与桐城市地域名不副实的局面。
“枞阳出人,桐城出名”,曾是枞阳文化界人士的一大心结。
数十年来,桐城文派在宣传上几乎为桐城所“独占”。桐城市政府官网上,“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的宣传语十分醒目,其还自称“中国文都”。
枞阳县史志办方志室原主任陈松郭认为,“虽说桐城这种宣传不太符合实际,但毕竟历史上曾共为一县,现在也同属安庆,而大部分桐城派代表人物也确实在那边待过,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一旦枞阳全县整建制划归铜陵,新的文化融合问题就来了。
枞阳县史志办原主任胡中付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指出,“‘枞阳出人,桐城出名’虽说不公平,但毕竟还同在安庆境内,还是一家。划到铜陵后,桐城派文化不就被彻底割裂了吗?”
胡中付和陈松郭两人担忧的是,枞阳与铜陵合并后,两地的文化融合可能会面临不少问题,这一观点在枞阳本地及原籍人士中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
胡中付认为,枞阳和铜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域文化。铜陵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属于工业文化、青铜文化;而枞阳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桐城派文化,两地差别巨大。
在枞阳当地的一些主要网络论坛中,甚至有网友呼吁,枞阳和桐城是桐城派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应该还原“大桐城”,升格桐城为地级市,呼应合肥经济圈发展。
枞阳之所以如此认同桐城派,很大程度上缘于其明清两代不可割裂和血泪凝结的根脉传承。
桐城派根脉犹在,区划变更或影响传承
有清一代,桐城文派“天下高文归一县”的殊荣为历朝所罕见。但在此之前,桐城士大夫所遭受的血泪劫难,却也堪称历代所鲜有。
这些劫难背后的主人公,其才其学,其行其德,其气节其风骨,今人读之思之仍不免泪湿衣襟,击节称叹。
在这为数众多的历史人物中,左光斗、方以智和戴名世的事迹,又属其中最令人动容者。
此三者的共同点是,均因政治原因不为其世所容,并最终被当权者斩杀(方以智逝于押解途中)。
左光斗画像
左光斗是明朝著名水利专家,东林党主要成员,累官至左佥都御史,万历“六君子”之一。他因与杨涟疏劾大宦官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又草奏弹劾其三十二斩罪,于天启五年被魏忠贤构陷下诏狱,酷刑拷讯致死。左光斗被捕时,家乡父老头顶明镜,手端清水,拥马首嚎哭,“缇骑亦为之涕零”。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画家、哲学家、科学家,“明季四公子”之一。明亡后,方以智出家为僧,法名弘智,发愤著述致力于思想救世的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十年(1671年)三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逝于江西万安惶恐滩。
戴名世是清朝散文家,曾任教习、知县、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尤留心明代史事,纲罗放失,访明季遗老,考求史实。1702年刊行《南山集》,其中多收录方孝标《滇黔纪闻》所载南明抗清之事。57岁中进士,三年后的康熙五十年(1711年)被参劾,以“大逆”罪被杀,为清初著名文字狱之一。
也许是因为物至极则必反,在先贤们付出血泪乃至生命的代价后,桐城文士迎来了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桐城成派,并涌现出方苞、刘大櫆和姚鼐三祖大家。
桐城派古文之传,自方苞以文章称海内,同乡刘大櫆继之益振,传至姚鼐则集大成,有“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之说。
有清一代,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载,拥有作家1200余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影响力跨越桐城江南,遍及全国,连晚清一代重臣、学界领袖曾国藩也“膺服于”桐城,其余声至今仍回响不绝。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虽然“天下高文归一县”的辉煌于桐城和枞阳而言已成过去,但百年根脉犹在,传承至现当代的桐城派也并没有完全沉寂。
事实上,近现代以来,桐城和枞阳依然走出了在各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
培养这些人物的一个重要平台,就是桐城派晚期大师吴汝纶于1902年创办的安徽省桐城中学。以朱光潜为代表的8位海内外院士校友,是桐城中学杰出人才的典型代表。
建校百年来,桐城中学的杰出校友主要包括:原中顾委常委、文化部原部长黄镇,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农工民主党首任主席章伯钧,北平市首任市长何其巩,当代美学宗师朱光潜,两院院士孙德和、慈云桂、陆大道、程和平、吴曼青、杨善林,哲学家方东美,古文论家马茂元,著名作家方令孺、叶丁易、舒芜,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书记储波,解放军少将曹新国、张国威、程尚武等。
因区划调整,上述人士中多人原籍地今属枞阳,如黄镇、章伯钧、朱光潜等。
枞阳、桐城两县市分县之后,枞阳和桐城就已在名人归属方面展开了竞争:桐城中学立有黄镇纪念碑,而枞阳县城也建有黄镇图书馆。
多位枞阳籍文化人士向澎湃新闻指出,随着时代发展,行政区划调整有其必要性,但也不能仅从经济角度考虑,“区划调整对文化传承的负面影响应受到足够重视。”
而一旦枞阳整建制划归铜陵,上述枞阳籍文化人士却也已经分不清楚,桐城派文化对他们来说究竟是历史的财富还是融合的障碍?
来源:中国政库 澎湃新闻 何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