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冲,藏在桐城深山的明珠; y, \/ m* [( V% l* b% o
——秋日佘冲行 1 l( Z& a1 z2 G
佘冲地处童铺山区,出城向西约十余里,属大别山余脉,峰峦叠嶂,仿佛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不失龙山灵气。8 e9 m5 {1 r, X( m% a( C
" m# r) P/ u# K p( T7 l, E' ] 童铺在桐西地带,旧时是个可攻可守、可进可退的交通要道,1939年桐怀潜太中心县委所在地。佘冲便藏于此特殊的地理位置,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人文景观颇多,最突出表现在:桃花洞、金鸡寨、牯牛石、千年古松等。
& j; h" M" P1 \! B, ~1 o. @* h% O6 ~/ U) ^3 F3 R4 b
- z+ ^. u, Y8 G/ M$ F 10月14日,秋高气爽,我们一行向桃花洞进发,踏上了佘冲探幽之旅。
& C( B' u# N* C$ X% o
9 E6 y9 l1 o* y
/ p5 G/ X( u$ J$ I (佘冲小学,好像已经废弃不用了) # Y1 N9 q, r( [- i1 P
3 V' U5 s$ j/ {" Z* {5 v6 _: q9 z/ ]/ ^" H& D
山道杂树丛生,还好有童铺村张志军书记提前着人沿路清理了一些拦路树枝,尤是如此,攀爬还是非常消耗体力。( X9 ~; \! Q0 W0 i& U
( F Z0 x" y% ]+ M A, e" n
2 h$ s0 }+ g8 N* c0 f p% s+ H
(牯牛石)
) g9 ?. J1 A/ \1 C(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总是在密树丛中发些惊喜,这块大石头像不像一头卧地休息的老牛?还有那散落林间巨石,多少年来不离不弃地陪伴着这头寂寞的牯牛。
4 h$ a6 J* s, J3 ^& l
* D, g/ ]) K& |& Y0 K1 x6 e ~, i9 u5 {
: |; [+ q: _' X* Z# W% u- W! }
6 s' H1 r) G0 @4 p- Q4 T7 G (长洞)
% t' }7 Y: K( L 在抗战时间,“长洞”是援军用品(被服厂)加工厂,据说可容纳上百人,已经荒了多年,不曾有人进入洞中,考虑安全以及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洞。
" l2 C1 N8 H( _2 o+ b/ x& i5 h1 y3 n# k! f
8 V2 R, A. a; m& P1 W6 @
离长洞不远,我们来到一个叫“天墩”的地方,在一块高大石头上,有人工开凿的阶式“墩”,中有孔,我猜测可能是用来插标旗的旗杆石。天墩周边有似练武场、石墙遗址,这应该就是相传的“青龙寨”寨基。) l- V' i' u# n2 ]6 ]
1 {# \( G9 U# V& b9 k1 v8 h" p& I4 y( U: F# I# K2 h
青龙寨,又叫金鸡寨,位于童铺佘冲西北面的高山上,海拔近700米,层峦迭障,谷深崖陡。据传也是太平军驻扎而建的寨子。
: C8 e! d4 s6 x Z7 B, s1 W2 R. O9 ^! W1 t
) I" `! C' b, J5 ~: r! j/ ]8 E
(金鸡石)
2 i; w* g8 U: h/ b# d* q
" Y) Q- |6 L7 ?) \(天然鸡埘) 7 p1 {6 _8 s$ d. }$ h% s
传说中金鸡石埘(古代称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乃一座凌空突兀、形似石屋、高两丈许的巨形石头,埘顶上丁有一只人高的石鸽又似鸡冠,石埘脚处嵌有一扇两尺见方的埘门,如同人工开凿。传说当年官军与太平军激战了两天两夜不分胜负,官军再拟进攻时,却突然听见太平军盘踞的高山上传出响彻云霄的鸡鸣。这深山老林里哪儿来的如此之响的鸡鸣呢?相隔一个冲的火炮尖上的官军只得向对方放出一只信鸽,以探清太平军的军情。孰料这只寻声而去的信鸽落在石埘顶刚看清埘下一群金鸡,突然睛天一个响雷猛地打在鸽子头上,并把它固在那里。同时埘门处砰的一声闪出一道金光,埘门紧紧关闭。放出的信鸽不见飞回,鸡鸣声也杳然消失,官军仰天长叹,不敢贸然举步。
% Q; T( @1 X8 n7 g& l
- y, c' }8 B3 a+ c2 j
8 P' q( M% D( {0 g) c. f 青蛙石,你能找到青蛙眼睛吗?
9 J+ w1 Y2 {, a# i
: w3 F( _! c- x3 O! r 复前行,有满岭杜鹃,想春日花开时节,必然惊艳。虽时值深秋,天不欲我等虚了此行,竟然在向阳的坡上,绽放了两朵映山红:
" B, ~9 [; j3 V1 a! Q) X& C ; ]0 \" i/ I: g" }- J
, [* P. v- c: x# @3 `; V
穿过“杜鹃岭”,行走在山脊上,沿途不时有野柿子、猕猴桃、毛栗等果子,还有许多隐在山中林间的传说故事。再向前,下了一个徒坡,对面的山腰上“桃花洞”豁然在望,桃花洞曾是革命者的栖身之地,抗战时期,桐怀潜太中心县委曾在此洞秘密开会,商议战事布局。昔日洞前满坡桃花,不由让人想起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山)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h3 H; `( _+ f9 \
2 I3 n8 U$ ]6 _0 |
. e) C7 F9 J. {9 U$ ~0 \. E( }# ?3 ?. b
- ?- t" b8 Q- m J! r7 N$ R2 C4 k, G! Z; q1 f& ?% A
" r3 S7 t v: C! |. E 山间路僻,寻原径返回,山脚下有小桥流水人家,有树龄200余年、被当地百姓称为“千年神树”的国家三级保护马尾松: ; [8 z) d6 D1 b9 t) |3 h+ [' H
5 U& s8 L- o8 w8 V8 \
; \- s: e8 O4 u' v, q9 R E
& v7 K# X7 J+ K) A2 N. K; o 下得山来,天空蔚蓝,谷浪金黄,仿佛一下子从那世外桃源回到烟火人间,穿过童铺街头,寻找老街的踪迹,老街寂寞、冷清,“戴长春饭店”便位于原童家铺老街中心。
3 ^# {5 y/ v2 K9 n" U; A2 n& H- O6 k1 p; l f, d
% `% ^8 f8 V/ P' n
' G1 x4 z3 ~/ E" Y" A8 V6 \
“戴长春饭店”原为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地下交通联络总站,戴长春同志任站长,其妻邵先启同志协助工作,1939年底至1940年初,在白色恐怖下,戴长春同志利用交通联络总站为中心县委完成了护送党员和知识青年2000余人安全到达解放区的任务。1940年底,由于叛徒出卖,戴长春同志不幸被捕,敌人对其严刑拷打,妄图得到更多的机密,但戴长春同志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始终没有泄露党的任何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1941年4月,戴长春同志在桐城英勇就义。* c+ A8 U1 S6 e* `+ d! a# T& X)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