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0679
- 积分
- 411
- 威望
- 0
- 桐币
- 0
- 激情
- 617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5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0-12

文都秀才

- 积分
- 411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3 08: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励志的桐城人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朱福寿,1962年生,安徽桐城人,高级工程师,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动力机械系,获工学学士。2001年6月,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安徽桐城派古文开一代文风,至今桐城仍流行一句妇孺皆知的俗语:“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因此想了解一个桐城人,从读书的轨迹入手应该没错。
但是,我们很难探寻到朱福寿大学之前的故事,即便在安庆桐城他的老家,也没有多少人知晓这位即将成为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家乡人。在他就读的天城中学,年纪稍长一些的老师对他还有一些印象,年轻的老师则只是依稀耳闻。
2011年3月9日,国资委发布公示,经过全球公开招聘后,确定朱福寿作为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但是在安庆当地的一些论坛上,关于朱福寿公示的消息却寥寥无几,这和临近的芜湖奇瑞尹同跃和巢湖比亚迪王传福的消息铺天盖地形成鲜明对比。
这符合他的性格。“他做人一直都平平淡淡,不喜欢出风头,典型的工科生。”朱福寿的同班同学、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物工程学院的实验中心主任余顺火这样评价。
尽管为人低调,朱福寿却从众多的同学中脱颖而出。2001年,38岁的朱福寿就被东风汽车公司委以重任,担任了东风公司党委常委、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10年,晋身东风香港上市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11年3月9日,成为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唯一候选人。
这一切,可能缘于1984年的一次偶然事件。
理想未曾消退的年代
朱福寿出身农家,1980年进入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农机系学习,1984年,安徽工学院农机系的毕业晚会上,最后一个致辞的正是朱福寿,“其他人都高高兴兴敬酒,他一举杯,眼泪就下来了。当着全班36个同学的面,他哭了。”余顺火对朱福寿整个大学四年的印象都是平平淡淡,唯独对毕业聚会那天朱福寿的表现记忆深刻。
朱福寿所在的农机专业入学时39人,毕业时37人。毕业聚餐的时候,大家每个人都要敬酒说句话,全班所有的同学那天都挺高兴,祝酒致辞的时候都没问题,最后一个轮到朱福寿的时候,就出了状况。
余顺火认为,一方面,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性格温和的朱福寿对四年同窗面临分别心中不舍,但是还有一个未经朱福寿本人证实的原因可能是:身为党员和学生会干部的他被分配到同学们最不愿意去的十堰,也让他比较伤感。当时,所有的指标都分配完毕了,最后只剩下两个指标没人愿意要。一个是去新疆,一个是去十堰。一个是太偏远,一个是在深山里。辅导员为此找了朱福寿和另外一个同学谈话,他们俩一个是党员,一个是预备党员。党员得起带头作用,谈话之后朱福寿接受了去十堰的指标。
不料,这次分配,改变了农村子弟朱福寿一生的命运。他1984年毕业进入东风汽车公司之后,正赶上东风汽车公司的一个高速发展期。
不过,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个性朴实、凡事都较真的朱福寿在2001年成为东风公司的党委常委、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之前,他在东风汽车公司车轮厂以及其前身第二汽车制造厂车轮厂一呆就是17年。从机械组技术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一路干到总经理、董事长。
“这太符合朱福寿的性格了。” 余顺火回忆说,因为做事认真,习惯较真,在工作中也得罪过一些同学。欣赏他的人觉得他做事认真,不理解的人觉得他做事太‘轴’(较真)。“他在学生会的时候,同学对他的评价好坏不一,各占一半吧。”余顺火回忆说,“较真和执着,是同学们对朱福寿最深刻的印象,否则,要是别人,早就不会选择大山,或者很难忍受大山里面艰苦的环境,离开了。”
1980年,余顺火和朱福寿一同考进安徽工学院农机系,在农机专业成了同班同学。同年入学的尹同跃在汽车制造专业,同属农机系,余顺火称之为“隔壁班”的同学。朱福寿的成绩在班里也不算突出。不过他入党很早,大二的时候进入学生会,当学生干部。
说起当年的那帮同学,现在在大学任教的余顺火很是自豪:“当年考上大学这帮人,成绩都很好。我们农机专业在三个班里是成绩最好的。我们班是正宗的安徽工学院农机系农机专业,尹同跃他们是工学院农机系汽车制造专业。” 在那个革命理想未曾消退的年代,农机专业是大热专业,余顺火和朱福寿所在的班相较于汽车制造专业和拖拉机专业是有着一定的优越感的。
但是农机班的同学也有着一个小小的遗憾,在农机系三个班里,农机专业是不折不扣的“和尚班”,全班39人,全是爷们。
十堰的车轮
安徽工学院80级农机系中诞生了不少现在汽车行业的领袖人物,除了被明星化的尹同跃,还有朱福寿、李峰、董长征、高耀华等等。整个农机系可谓人才济济。但在当时“根本看不出谁是龙谁是虫,大家都差不多”。
朱福寿在东风公司28年的经历,其实非常简单地分为两部分,1984年到2000年在车轮厂;2000年之后主管东风公司轻型商用车业务。
外界对这位东风高管并不熟悉,除了偶尔在郑州日产的一些重大庆典和东风股份的经销商大会上,我们可以见到他公开的谈话,此外鲜有他的声音出现。
“我知道,这些年乘用车市场发展快,所以媒体很自然更关注乘用车,但是真正有话语权、而且可以率先迈向海外市场的,肯定是商用车。”记得在2009年一次私下交谈时,朱福寿对笔者说,“大家都在瞄准乘用车,大干快上,但是对于东风来说,商用车是基础,也是东风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极。”
2010年,东风汽车公司在销量、盈利能力和效益上再迈进一步,超过一汽集团,成为仅次于上汽的第二大汽车集团。“相比竞争对手,我们东风的优势在于商用车和乘用车均衡发展,而且,商用车中,轻型、中型和重型商用车的发展也非常均衡。”
2000年开始一直主政东风轻型和中型商用车的朱福寿,在国内这个领域,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冠军。2010年的销量统计显示,东风汽车股份公司的中型商用车占据全国32.64%的市场份额。“他做事较真、认真,应该在他成长道路上起了决定性作用。”当年分配工作的时候,所有人的人生道路充满忐忑和未知,但是对于朱福寿的成功,余顺火认为他执着、坚韧的个性,对他的职业生涯帮助很大。
“老朱现在的成功是被逼出来的。从当年去十堰开始。那里的环境逼着他改变、创新。在十堰,他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在车间当副厂长,因为一篇生产线改革的报告被集团领导赏识,实施之后效率明显增长,被提拔到分厂副厂长的职位。然后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很多时候老朱都是被环境给逼出来的。”
去年10月底,朱福寿在郑州日产的第二工厂投产仪式上公开露面,和往常一样,他在发表了简单的致辞之后,就匆忙离去。
从2010年11月份开始,东风汽车公司全球招聘总经理的选拔开始秘密在国资委内部一个封闭的会议室举行,包括朱福寿在内的五名东风公司高管报名成为候选者,总共有50名来自全球和国内各大汽车公司的卓越管理者参加这次海选。朱福寿成功入选前三名。仅从朱福寿的履历来看,业界普遍观点认为,其不仅有掌管合资公司的经历,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的能力,创新前瞻的思维,且在资产管理方面经验丰富,这直接成为其相比他人更为有利的优势。而且此前,朱福寿担任母公司东风汽车的副总经理,并开始全面掌管东风财权。东风集团是东风汽车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其核心资产都已经涵盖在内,此次推动建立央企董事会,是东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契机。
随后的竞聘表现,朱福寿的确让人印象深刻,不仅在于其专业能力,还有其独特的个性。在东风汽车内部,大家都说朱福寿是“不需要秘书”的老总类型,语言表达能力与观点阐述能力,众所周知,面试中的脱稿演讲以及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表现出色。以至中组部与国资委在对最后3名人选的考察中,还专门让朱福寿再次就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的竞聘演讲了一遍。即使已是将近30年的“老东风人”,2011年,49岁的朱福寿依然为东风汽车公司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履新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一职,在外界看来,有太多的故事可讲,但在东风人的眼里, 简单到用4个字就能概括:“众望所归。”
校友印象 他最能耐住寂寞
朱福寿在大学时期最大的特点是瘦,“在那个几乎没有胖子的年代,朱福寿以瘦著称。在一堆瘦子里,他绝对是最瘦的那个。”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业余生活。余顺火说:“我们上学的时候除了上课就是看书。哪像现在的学生,能上网、能逛街”。正是因为没有业余生活,朱福寿和同学们只有学习,“那时从来没听说过有挂科的,更别说逃课了”。大家基本都来自农村,光靠家给并不一定能保证在学校的生活花销,好在学校有助学金,相当于现在的奖学金。助学金从7.5元到17.5元分好几个等级,基本就是按成绩排,全系一起评,拿十七块五的基本都是农机班的。朱福寿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拿到最多的,但至少每次的助学金都能拿到。
刚进大学那会,朱福寿和班里同学最大的业余爱好是去看电影,两毛一张票。“别看两毛钱现在不值钱,我们上学那会还是挺贵的。一碗红烧肉才三毛钱呢。”余顺火笑着说。这难得的业余活动他们也没能坚持太久。余顺火说:“上学的时候基本都是靠着助学金生活,一张电影票两毛,寝室四个人一起出去,都是一个人买票。今天你买,明天他买,就这样轮流来。”
除了看电影,在余顺火的带领下,农机专业的才子们还开发了另一项业余活动——踢足球。踢球几乎是零成本。“大家的参与热情都挺高,班里每个人都能上场踢踢。隔壁班的同学也都喜欢来看我们踢”。朱福寿因为过于消瘦,常被安排在门将的位置上,和其他同学经常换位置踢球不同,他在守门员位置上,一呆就是四年。
毕业以后大家各奔前程,但每年都会聚聚。如今84届农机专业的已经毕业27年,余顺火说:“老朱现在是成功了,所有同学里就他是最忙的。每次聚会,他都没时间,但是每次至少都会赶来跟大家见个面。我们一般都是国庆的时候聚会,他常常都是聚会第二天的晚上赶在聚会结束前到,跟我们聚聚。”
84届农机专业毕业37人,现在有21个是老板,剩下的要么当了公务员或老师,要么已经出国定居。对于同学们的现状,余顺火总结为:“我们农机班出来的,都能吃苦。老朱是典型。当年在十堰的大山里,他耐住寂寞坚持下来了。现在,金子们都在发光了!”
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是体系支撑力的竞争
从武汉经济开发区东风股份的办公楼,搬到了那幢三角形的东风集团总部大楼8层一间原本闲置的办公室,朱福寿正式升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
“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一定不是单纯商品的竞争,一定是体系支撑能力的竞争,是规模化的竞争,是全价值链的竞争,是商务模式创新的竞争。”12月25日,在厦门召开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股份)2012商务工作会上,朱福寿如是说。
对于未来的竞争,东风汽车已经做好了准备:未来五年,东风将投资300亿元以上发展自主事业。在东风品牌商用车领域,将开发和投放14个整车平台,同时形成发动机、变速箱等四大关键总成能力;在东风品牌乘用车领域,将开发和投放18款乘用车和3个系列微型车产品阵容;在其他合资自主品牌领域,将开发和投放20款乘用车及1个系列微车阵容,并形成变速器、桥、发动机等关键总成。
“今年以来,在汽车行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东风股份的各项事业仍然实现了快速平稳的增长,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年度既定的目标,公司优化布局的能力、关键总成的建设、新产品持续的投入、新的合作伙伴关系等都在有序推进。”朱福寿在高度评价东风股份的同时,也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东风股份是东风集团重要的事业单元之一,更在我们自主事业计划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今年的数据也已说明,在自主品牌总销量中,东风股份占到了33%。未来在100万辆商用车里面,LCV要超过60%。”
在“新315计划”中,东风股份又将面临着一个关键的战略发展期。朱福寿指出,关键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未来几年汽车市场将是平稳增长,如何在总量不增长的情况下,保持我们的持续增长;第二,从明年开始,东风股份事业继续延伸,向轻型客车领域、向微型车领域战略性地投入,机会与风险同在;第三,东风股份不仅要在自主品牌事业计划里面承担着重要的销量使命,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东风股份的经营质量。”
朱福寿,正在演绎着一个“汽车新徽帮”的传奇。(赵威 卫金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