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桐网
开启辅助访问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我要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桐城网
桐城网
论坛
桐城网 - 桐城市民论坛
淘帖
精彩好帖汇编
直播桐城
积分商城
桐网积分兑换商品
桐城招聘
桐城招聘网
房屋租售
桐城房产交易-桐城买房-桐城卖房-房屋出租-二手房交易
实名认证
每日签到
新闻
观察
桐城新闻
民生在线
生活
休闲
求职招聘
吃喝玩乐
爱车一族
婚庆
健康养生
房屋租售
商企展播
花鸟鱼宠
家装
亲子家园
桐油
交流
缘分天空
健身运动
摄影
同乡会
原创文学
民间文艺
活动
车友会
印象
桐城
桐城派
黄梅戏
名人桐城
桐城特产
乡镇
桐城歌
教 育
旅游景点
民俗风情
故事
《桐城网关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公开承诺》,积极倡导全社会支持保护个人隐私的行动,共同维护网络健康环境。
搜索
搜索
热搜:
桐城派
戴名世
桐城历史人物
潮涌龙眠
桐城网20年
本版
用户
桐城网
»
论坛
›
关注桐城
›
人文桐城
›
【大美桐城】时光尘封的孔城老街吴大楼茶馆
返回列表
查看:
6467
|
回复:
0
[桐城文]
【大美桐城】时光尘封的孔城老街吴大楼茶馆
[复制链接]
贝儿贝儿
贝儿贝儿
当前离线
UID
128623
积分
297
威望
0
桐币
12
激情
710
金币
0
在线时间
1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9-19
IP卡
狗仔卡
119
主题
32
回帖
297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297
收听TA
发消息
鲜花(
1
)
鸡蛋(
0
)
发表于 2015-11-30 10: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立在了一摞旧时光的面前。
& q2 g5 o% ?, r
2 ^& u. X8 X# W0 Y( z
孔城老街七甲(地段)拐弯处的一排老房子,昔日是茶馆,我第一次听一位老者说。我从小在孔城老街后长大,对老街上的每一处房屋都很熟悉,在我印象中这老房子过去是住户,哪个年代开茶馆还真的不知情。不知情的岂止是我,老房子被时光尘封,知情的又有几个?
" j; f# K. z% |# L6 e6 a
/ g: u) c/ Y- a/ E: U
仔细打量这老房子,现存八间,前四间,后四间。门朝正大街,正面的部分全是可自由上下的门板,色调墨黑。二楼朝正大街与朝九甲的方向各有一尺左右的扶栏伸出,灰黑色的档子有的已经烂掉,有的悬挂在半空中,有的仍与主体紧密相连,像是有情感约定。
4 V. f4 p7 H8 L E
# H$ \* f2 T4 l2 R/ W
这延伸出来的扶栏拉近了我与老房子的距离。我开始相信,这老房子过去确是茶馆,是湮灭在时光里的一个不知岁月年代的老茶馆。
$ ]: m X) c7 ?+ A1 \& J
# I$ N1 ]# l* o" @9 U
这老茶馆相当的坚固。过去的老街房屋破烂得不成样子,绝大多数都被整修过,而唯独这几间老屋除外。它原汁原味,保持着老街房屋的纯正。
1 _- U' @$ S# z8 `5 [
: N, i3 M2 \, _! a
我站在这老茶馆里面前,仔仔细细地端详它,想多发现一点它是老茶馆的印记,可无论怎么端详,除扶栏外,再难发现一丝老茶馆的痕迹。
6 Y2 v! K: q" x1 D+ Z* F
# [5 E, D9 h* r3 F3 [! j. D. X3 X; M1 r
我很庆幸,得知这老房子是一本厚重的书。我很遗憾,没有人帮助,我读不懂这书。
% N6 o$ E# b; A2 S( l
; U0 j% z& \6 e) t: `2 ]8 r y
《桐旧集·孔城》:“人烟开小聚,传说吕蒙城”,老街八甲的孔城河畔一大片开阔地是三国“吕蒙屯兵港”旧迹。孔城因河设街,因街繁华。孔城老街每个宅屋、每个店铺都有故事。曾经就有一个移居外地的老街人对我说,他家的老宅里就有故事,想让我写出来。遗憾的是各自繁忙,没有机会碰面,潜在他家老宅子里的故事无从挖掘。
5 \5 o: z) v) t: \! ]; L- A* k) z$ M
! {' i' {! W. ~& t5 o# t4 A
难查到关于这茶馆的资料,我只能借助电脑,网上有关于这茶馆的描述:(七甲和九甲交汇处)历史上这里是吴大楼茶馆,从这个路口向左拐,一直向前走,可以抵达孔城河上的“都会桥”。寥寥数句,所获得的信息量少之又少,但我很满足,知道了这老茶馆叫吴大楼茶馆。
* s6 g5 X8 P: ^+ z7 w9 _
4 p$ p3 w- ?( r
解读吴大楼茶馆,按旧俗,老板一定姓吴,“大楼”可能是老板的名字,也可能是形容茶馆的气派。在“过去”,有如此一幢二层建筑,楼上还有扶栏,不能说不辉煌,叫“大楼”一点不为过。
5 J! w& R# C- I& _! F
* C9 \& a, h+ N( N
至于这“过去”,是宋还是明,是清还是民国,不得而知。六十年代是没有这茶馆的,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离这老房子不远的地方确有一个老茶馆,铺面拉得很大,里面也很深。油条炸得忒香,馋得我直流口水;米饺晶莹剔透,咬一口唇齿留香。茶馆里有很多老年的茶客,一壶茶能泡掉一上午的日光。
$ J" u- u8 u3 M4 `% V' |
: d- G: t E( N" |6 a. L; Z
吴大楼茶馆的历史无法考证,我知道它是茶馆,我很幸运;吴大楼茶馆让我知道,它也很幸运。我不知道它的历史,可以根据肚子里的知识想象它的历史。茶馆承载着中国古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据史料载,宋朝的茶馆是中国茶馆的形成与兴盛阶段,《东京华梦录》里就纪录着宋代茶馆的兴盛。在宋朝,“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元丰九域志》,作为长江与巢湖货物集散地的孔城古镇茶馆业自然如雨后春笋,那么吴大楼茶馆有可能为此时兴起,后来延续的。
% s6 q0 o( C* M- r* F
8 ]4 A% C r% w! F1 N/ u2 J9 `
老茶馆内部的情形如何?我也可以展开想象。它地处老街七甲与九甲交汇处。在过去,孔城老街七甲是柴市、猪集,八甲是鱼行、菜市,九甲是茶楼、货运(九甲东头就是码头,为挑夫通道)。老茶馆地处闹市,是卖苦力者、小市民与商人聚集之地,清静高雅不到哪里去。
1 y+ f9 E: T }' P
+ \1 |4 m1 A" u/ j( o4 p5 E
根据我的人生阅历复原旧日的吴大楼茶馆内情形。到楼上的自然应该是商人,谈生意需要清静的环境。
. |% Q Y3 V8 N4 D! l
. O) i" |% W* V' q
楼上不表,就让他们安静地谈生意,单表楼下。
( h4 g" g) `: {7 O7 [
W# N7 c1 L9 a- X7 p( j2 O% C
楼下一定如前天我在网上看到的安徽淮北临焕古镇的老茶馆里一样,异常嘈杂。厅堂里应摆放有七八张颜色很暗的笨重四方桌,每个桌子旁摆放有四张长条板凳,可以坐多人,每个桌子上摆放有一个青花瓷的圆柱体的从上面拎的大茶壶,茶色很浓,味道很酽。
2 _/ R+ a5 G% g0 }6 T
u: d6 O# r0 G( F% [
茶馆是一个小社会,吴大楼茶馆无异于一幅老街市井素描。人以类聚,茶客围桌而坐,各得其乐。挑夫围坐一两桌,茶馆附近就是孔城河码头,货物担到船上或卸到码头上后,疲惫不堪,一身臭汗,三五结伴来到吴大楼茶馆,往四方桌旁一坐,撂上几个铜板,叫上一壶茶,咕上一口,再点上一袋黄烟,咂上一口,那个爽。船主与水手围坐一两桌,船从苏杭或巢湖远道而来,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泡在水里,性子憋坏了,船一靠岸,吆喝着来到吴大楼茶馆,吩咐店小二来一壶茶,上一碟孔城的特产——五香花生米,喝一口,扔一粒,吐一吐长途运输的苦,呱一呱这一趟进口袋的银两,心情爽。附近的小市民也应该围坐一两桌,他们过着虽不富裕但悠闲的生活,泡上一壶茶,就泡上了市井的生活。围桌的应该还有一两桌散客,互不认识,进来为了解渴,只听不说,或多听少说。
# H" I, @. @/ d3 |% \$ @4 \- D
# f* `1 @: g% X
茶馆是休闲娱乐场所,进茶馆的人除了喝茶,呱白,还为了一乐。乐的方式很多,玩纸牌,摇单双,听说书……。旧时说书艺人喜欢往茶馆里去,那里人多,好混口饭吃。相得益彰,有了说书艺人,茶馆里也就有了氛围,有了人气,铜板也就更多。茶里泡着生活,书里叙说着人生。吴大楼茶馆身处闹市,没有说书艺人说不过去(记得我小时候,老街的两个说书瞎子,也都居住在吴大楼茶馆附近)。说书艺人板子一敲,二胡一拉,嘈杂的厅堂就安静下来。
2 Z) b) o3 V& K( o8 b
@+ d: y, v0 o9 [4 Y# @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鲁迅弟弟周作人喝茶讲究格调与品味,文人大都如此。孔城老街三甲有书院,名曰桐乡书院,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年。书院规模很大,先生应该不少,就我所猜,这些先生应该不会到吴大楼茶馆。
% d: F+ q0 T# j1 ^- l8 Z# a
6 ^" \; L( @4 U' w) ]; K. F
桐城派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刘开会不会到吴大楼茶馆呢?可能会。会的原因在于他家就在附近的八甲,路近,喝茶方便,而且经济。吴大楼茶馆是大众化茶馆,有点类似于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茶馆,一壶茶大概只要几文钱即可。而刘开自幼丧父,家庭贫寒,他如果想喝喝茶,或者体验生活,有可能上的就是吴大楼茶馆。
4 U3 f9 d D8 z; X: M& U
) t2 V0 ^* ~$ e! ?
茶馆是体现中国市井文化的地方。“细品清香趣更清,屡尝浓酽情愈浓”临焕的茶馆有对联。孔城老街的二甲在清末民国时有一个老茶馆,名字很雅致,叫“满江村茶楼”,内里也有一副对联,“近水远来高朋满座,湖光山色顾客登楼”,很雅致。吴大楼茶馆,从名字看,就很俗,俗得到位。到吴大楼茶馆的茶客大都没什么文化,他们没几个认识字,茶馆名字起得文乎文乎的,不应景,由此判断吴大楼茶馆是没有对联的。对联没有,猎猎飘扬的杏黄色茶幌子应该是有的,茶馆的主顾不仅有本地人,而且有外来客。“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孔城老街通达长江,来到吴大楼茶馆的茶客上有渝汉,下有苏杭。茶馆老板与伙计笑脸相迎,为的是对茶馆有好印象。
. I5 P! R1 I j4 f
% X4 z* V# E3 M6 W
物是人非,今非昔比,许许多多的老事物、老物件都走入历史,吴大楼茶馆也同样如此。站立吴大楼茶馆前,看着紧锁的木门,我不住地嗟叹。思维幻化,我感觉穿过了历史的门缝,走进了吴大楼茶馆,走进了旧日的市井生活,走进了被时光尘封的老街历史。
3 ]' I" W) s3 ?* u/ f" o
4 o+ ?$ v" |& A9 {3 R: d5 I7 A
吴大楼茶馆泡出的是一壶孔城老街历史的酽茶。
0 w. n' k/ N4 s% x% R+ z5 w
$ n9 S4 [4 m7 m* i, o
作者:吴春富
( P Z4 J5 h& A8 Z5 d3 N* y* Z8 {
楼主新帖
西郊公园正对面三室两厅出租
[
房屋租售
]
黄岗村基干民兵冒雨前行,投身防汛抢险
[
桐城在线
]
《现实版烈火英雄》市民家中起火 民警奋勇冲进火场
[
桐城在线
]
夏天防暑降温小常识
[
健康养生
]
桐城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查处一起拒不停止无证排污案
[
桐城在线
]
不做非公经济发展的“旁观者” ——走进安徽省桐城市检察院
[
桐城在线
]
桐城市“五个聚焦”提升财政运行质量
[
桐城在线
]
虾蟹和酸奶同吃会中毒?真相揭秘
[
健康养生
]
桐城市积极开展节能宣传进企业进医院进机关活动
[
桐城在线
]
你知道吗?夏天常做这几件事易使体重增加
[
健康养生
]
吃蟹黄容易致癌吗? 安徽食药监拆穿螃蟹食用"七大谣言"
[
桐城在线
]
桐城法院审结一起两瓶茅台酒引发的赡养官司
[
桐城在线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回复
鲜花(
1
)
鸡蛋(
0
)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桐油侃吧
桐油活动
文都墨痕
Copyright © 1999-2023
桐城网 · 论坛
(http://bbs.itongcheng.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皖ICP备14018241号-2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114号
法律顾问:
尹斌、耿仁飞律师
网站咨询(信息举报):0556-6080123 微信公众号:wwwtongche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