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二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某些人称为三无科学家。
可就是这位三无科学家,于2015年12月10登上了令人仰幕的诺贝尔获奖者演讲台,以2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者身份向世人讲述着一个关于青蒿素的故事,讲述着东方一个关于中医药的传奇。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受中国古籍影响,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研究成果挽救了无数感染疟疾病人生命,使疟疾死亡率下降了一半(过去15年)。鉴于其中医研究对人类健康的重大贡献,诺奖委员会把奖奖殊荣授予了屠呦呦,屠呦呦成为中国本土科学家首位获得者。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不要用建国后三十年否定改开后三十年,也不要用改开后三十年否定建国后三十年。屠呦呦获诺奖进一步印证了习主席讲活英明正确。青蒿素的研究于1962年立项,1972年研究成果定型,是名副其实的毛泽东时代的产物。这位今年85岁有良知的科学家,在获奖感言中特意引用于毛泽东评论中医的言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
这位女科学家异常朴素,朴素到博士、留洋、院士皆无,领奖时不穿西装,不打领带,演讲时满口中文不带一点洋腔。
这位女科学家太厚道了,这么多年,取得成功时还记得毛泽东!
让我们向这位既朴素又厚道的伟大科学家致敬!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