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桐城——灵山秀水,春意唐湾
' E1 C% O( m% l$ u& i——3月19日桐城网唐湾采风随行游记
0 s1 i' }4 _$ d2 P# S 在桐城有这样一群热爱生活、热爱乡土的网友,常常清晨背上行囊装备,寻找桐城那些遗落在人间的原生美;常常迎着山道,越过荆棘,朝着深山前行。当晨曦唤醒黎明,我们十余人再次相约,前往灵山秀水,春意唐湾。
# }" E9 h6 k$ b1 F
5 j/ u" U. }: r Y6 r% p1 _6 G
( I6 C5 i7 y6 m _; P 唐湾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大山里的每个角落都透着最原生态的美。有人说人类是从深山走向平原的,亦或如此,我一进大山便有一种亲切的归乡感,迎着春风,看山花烂漫柳绿桃红。
\( t* O* q I% P% |$ q
9 O4 ^2 e8 i8 \; K% t" E7 \& N3 i7 r$ k `! {9 H- B' }
* Q% W/ \7 S' @ 山道依然崎岖,但路面修整得非常好,自驾游便捷而舒畅。久在城市中的我们大口的呼吸着满含负离子的空气,一路欢歌笑语,远远的看见“唐湾欢迎您”的标志,这便是我们到达唐湾第一站——观景台,下有安徽金星集团曾经捐助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的标志,观景台边上有棵枫香祈福树,树龄有200余年,在唐湾一直传说树有神灵,这棵便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祈福树,树一直守护着这里的山民安康的生活,至今还有不少村民时常在树下焚香祈愿。观景台与祈福树相邻,面朝唐湾镇区,这是唐湾镇最佳的风景观赏点,从观景台远眺,良田沃野尽收眼底,远处便是阡陌纵横的八卦田园,屋舍俨然,青山合抱,绿树依依,好一幅色泽丰盈、绚彩绮丽的泼墨油画,好一块风水宝地,同行者赞叹不以,纷纷在此处合影留念。
+ q9 m4 h& [! F9 c* X3 L) Y1 D2 u' f
, \6 D9 M5 x0 d" e: u4 r1 ^9 `8 x& U6 v8 _- a3 A
我们在唐湾农技站齐汪林站长引领下,参观了最具民族特色的古民居群,上排门古村落位于唐湾镇唐湾村湾前、湾里、湾西、河高村民组,镇区西北,前临桐潜公路,面积20000余平方米。据当地宗谱记载和建筑形制、风格推断,唐湾古村落在明代已具雏形,至清代渐成规模,民国时有所扩建。唐湾古村落房屋、院落、弄廊、沟渠等建筑布局相宜,空间紧凑且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古村落四面环山,依地势由低向高逐层构筑,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木构架基本形式为穿斗式或抬梁式,檐墙和槛墙均以长35、宽20、厚10厘米的青砖错缝平砌围护承重,建筑内部以编泥墙或板壁相隔,建筑局部点缀雕饰和彩绘,院落大都以鹅卵石人字形铺墁,门楼地面以方砖斜铺,室内以土夯筑,檐下排水沟渠回环曲折与暗渠相通,檐前弄廊纵横交错,迂回有致,将每个独立建筑相连,体现山区居民聚族而居又独立成户的特点。
, X! r7 S# \ h" y8 u4 U& X" `
/ F& V+ h6 Q# @+ `& k$ l) [8 \+ C# b4 i
3 ~" Y- w. G5 V" P2 n- ]
红旗洞导水渠在唐湾镇南50米,南北走向,洞呈弧型,穿山而过,长70余米。红旗洞为农业学大寨时的时代产物,但至今仍发挥水利作用,同时也成了一个游人观光的景点。红旗洞下的转水湾是一个非常封闭的自然村庄,四面环山,一水相通,其中阡陌纵横,屋舍俨然,颇似陶渊明世外桃源,更有陶氏后裔定居。9 w% s1 ^3 d0 k R( D
5 l, w; ?" a2 d2 F% }$ |4 _, \ K% K j) {7 k! x* y
; q2 E# l+ M8 c# t- ^% l/ j( c+ i+ O2 T6 P
9 t" B8 T- d$ o# y' H! h, ]' L) T& ?/ z: p; Q
百丈崖,在镇西长岭村,面积11.5平方公里,崖宽160米,落差310米。沿路至一桥,有“百丈崖”标识,桥下冲地梯田成型,拾桥上谷底卵石而上,行不远,便见一道天然屏障跃于眼前,雨季还没到来,崖顶细水如珠帘散落而下,击于石上似珠落玉盘,叮咚作响。齐汪林站长告诉我们,到丰水季节,崖顶飞流直下,水流上端为水柱,中段变飞玉,下端化水雾,落地汇作涓涓清泉,形成无数子瀑布,气势更加恢宏,蔚为壮观。景区林木苍翠,花繁叶茂,环境清幽,四时有不同特色美景。在长岭村还有猫耳石、鸡冠石、西冲河、三芝庵五常庙、张氏古祠、泛螺寨太平天国古战场等景点。) ~( {' G4 n8 d$ D2 F
# j6 B( P' k/ [2 A" N0 z5 S/ P1 ?- O; `0 o6 f3 s
9 \( t. Z* M4 c. P/ q2 E$ O; j, k. e6 a# `9 c: C5 u# }
唐湾苗尖,据村民组长朱晓琴介绍:苗尖居民祖上移民自婺源,整个村落皆吴姓,村中有一古祠堂形制的建筑,正门有“宝婺增辉”牌匾,为“同治五年孟春月”(公元1866年)所制,距今150余年,落款依稀可辨:“赐进士出身,嘉庆年政大夫工部”等字样。建筑四面环山,地势由南向北逐渐抬升,风格朴实典雅,庄重大方。据说多年前此中住有三十余户人家,日息相通,晨炊相连,但今已破损严重,急待修复。穿堂绕室,从侧道上东南山坡,朱晓琴组长兴奋的告诉我们:看,五棵松。但见五棵合抱粗松树,环成一圈,形如迎客松,前有祭台,千年古松已被淳朴山民神化,据传此处聚集五路神仙保佑着村民世代平安幸福。
, j6 n) @- I, u, _+ l$ X' n- @
2 M% k0 @. M) G. H5 g0 k6 f. C6 ]9 }/ l; v, ?
( U" l# Z& Q% @" e" _4 _! B( m* S' {7 K8 \' I. R x2 {9 I
唐湾自然风光宜人,人文资源丰富,不必说保存完整的古村落;不必说泛螺寨如笔指蓝天;不必说北冲河九曲回环;不必说狮子回头三道坝的自然天成;不必说杨树白云观、棋盘石的魅人传说;更不必说星罗棋布的名人故迹……但见那云乡雾海之间,繁花点点,红的杜鹃、粉的樱桃,三叠泉如玉手扣弦声悦于耳,置身其境不禁陶醉,感叹山中自有桃花园,此处便是水云间。$ {. p/ F' X! R, Z8 ?6 ~- R; D$ l
0 t# n, |6 M3 t1 S
2 F( k# U* [# p) b; j
' h+ L$ z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