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17|回复: 2

[第一时间] 一种流淌着的民俗文化——读《桐城谚语集锦》

[复制链接]

3206

主题

3054

回帖

9305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9305
QQ
鲜花(25) 鸡蛋(3)
发表于 2016-5-24 13: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明阅读·书评·文化视角】
  作者:韩进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桐城矗立于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点上,其文化价值的时代性、开放性、局限性,都袒露在历史变革的风口浪尖,任由时光洗涤,形成大雅大俗两条文化清流,其大雅早已登堂入室,如桐城诗文贵为上宾,其大俗仍然隐匿民间,由桐城谚语可见一斑。
《桐城谚语集锦》 王章豹 编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桐城谚语如散落民间的文化瑰宝,是流淌着的民俗文化,口耳相授,代代相传,不仅体现了桐城人的诗性智慧,更有一种价值引领与行为规范的劝勉作用。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由王章豹教授历时三载,搜集抢救约3万条,并择其精华辑成《桐城谚语集锦》,分文教、礼俗、民生、家庭、劝诫、讽颂、事理、工商、农事、气象、歇后语等11篇46类8040条,更对60%的谚语进行考据释义,又附有120多幅照片和《桐城方言注释》,洋洋50万字,由此打开了桐城文化最独特的窗口,让人了解到桐城文化的丰富性、人民性、包容性,其中体现出的“爱之魂、孝之道、书之香、诗之性”,应该得到关注。
  桐城文化始于唐代,成名于宋代,崛起于明代,鼎盛于清代,成为清代的正统文化,其突出特点是主流意识强,有着一脉相承的爱国爱家情感。如清代文学家姚莹所言:“视天下国家之事,皆如己事”,也有革命家吴芝瑛拍案而起,“大哉中国岂无人,一怒能叫四海惊”,更有“方东树立论禁鸦片——忧国忧民”。即便远离故土、侨居巴黎的画家潘玉良,也以诗明志,“身处繁华界,心系故国情,何日飞故里,不做寄篱人”。在桐城人的情感里,爱国爱家是统一的,这就是桐城人爱的哲学,也是桐城文化之魂。
  桐城人认为,孝是感恩之心,“吃饭不忘牛辛苦,养儿方知父母恩”“远处求神,不如孝敬上人”;孝是和谐之源,“家严儿学好,子孝父心宽”“疼着别人子,自己才有儿”;孝有轻重之分,“国事重于家事,国孝大于家孝”。桐城人对读书有着更为深刻广泛的体味,“山要绿化,人要文化”“庄稼爱粪香,读书爱书香”“穷不丢书,富不丢猪”“保家莫如择友,求名最好读书”。在桐城人的人生观里,“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就是清代桐城派为何能传承六七代,统治200余年,桐城文化至今仍然有着影响力的文化之根、历史之源。
  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桐城文化,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的主流价值观,某种意义上,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同时孕育着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胚芽。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谚语,以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贴近大众的通俗性,不仅在传承传统文化与吸纳先进文化方面架起了一座桥梁,更经过自我革新,实现了自我发展,如今自成溪流,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鲜活的生命力,融进了当代生活。
  (作者系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QQ图片20160524131009.jp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4

主题

1508

回帖

4092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4092
QQ
鲜花(16) 鸡蛋(0)
发表于 2016-5-24 13: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写得怎么样。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40

主题

132

回帖

725

积分

桐网工作组

Rank: 8Rank: 8

积分
72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5-24 15: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董啊。。。。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