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苒 于 2016-6-17 15:27 编辑
上下楼,要绕过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屋里住着一对年近七旬的老夫妻。瘦弱的大妈,是楼道管理员,每天清晨打开楼道铁门,买菜回来又要打扫两个楼道的卫生,半夜再锁门。而大爷不怎么干活,却老陪在大妈的身边。
那日傍晚,听见门外有人轻轻敲门,开门发现大妈站在门口。我感到很意外:住楼里有些年头,没见过大妈来串门,今天来,估计有什么急事。我忙招呼大妈进屋坐。“不进屋了,说几句话我就走。”大妈显得拘谨。 我伸手拽进大妈坐在客厅沙发上,问大妈有事么?“老伴生病了,给他炖点骨头汤,煤炉子放在一间屋燃烧,怕有煤毒影响老伴康复,煤炉子想放在楼道转弯处。本楼住户的人,我都得说一下。”“我说行啦,只要不妨碍大家走路,这有什么不行的呢。” 听我这么说,大妈有些不好意思,随后我问了下大爷的病情。大妈的眼眶马上湿润了:“查出来是胃癌,在县医院里化疗。得了这么苦的病,饭量大减,吃不了多少,瘦成皮包骨头,哎,要是我能为他减轻点病疼多好……”大妈眼里的泪花在打转。 大妈走后,我的心里沉沉的。这对老夫妻的日子过得真够清贫的,仅一个儿子,还常年在外地打工,春节才回来一次。老夫妻俩的生活费,就指望本楼的住户每月几十元的管理费。好在大妈还有点小手艺,在家楼下不远处街道口,摆放几样简单的补鞋工具——一个机头,一个小木箱,两条小凳子——大妈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挣点零钱补贴家用。爷爷身体好的时候,就帮大妈守着时有时无的鞋摊位。 楼里人,走到楼道转弯处,就能闻到炖肉的香味。有人逗趣地叫嚷着;“大妈罐子里肉端走了哦。”大妈笑眯眯地说:“这楼里的人心眼好,不会端的。” 在大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大爷脸上的气色平和些,走起路来渐渐有了精神。大妈还经常找来街道的老邻居,陪着大爷玩玩扑克。楼层里的人,时常听见小屋里传出老人开朗笑声。 也许是我父母去世得早,敬仰父辈们的和睦相处,那种朴实善良无私的温情,感染着我,我的心里暖暖的。 那天早班,公交车停站,上来一位老奶奶,搀扶着一位颤巍巍的大爷。大爷偏胖,艰难地上了车——看样子像是脑血栓,迈腿艰难。老奶奶扶着大爷坐稳,自己坐在我让出的位子。大爷抬起头,感激地看了我一眼,又扭头慈爱地看着老奶奶,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 我有时在想,什么是幸福?看到这两对老人,我找到了最好的答案:相濡以沫,相依相伴,不管哪个人遭受不幸,都不离不弃,关心体贴,哪怕就是一个搀扶,一声温柔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都足以让对方温暖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