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够把小城很柔和的串在一起的,是龙眠河。龙眠河贯通古今,让小城与山水日夜对接,人们既能感受到眼前的灵动水润,也不难想象不远处的巍峨刚毅。
她是一首诗,让它三尺又何妨?她是一幅画,龙眠春晓就是这幅画的名称。
龙眠河水在流动,那是家乡的音符,于是我写了《小城的声音》,试图给这些音符作些文字的注解,虽冰心一片,但文字不一定到位。<在桐城另一家网站>
我热爱家乡,喜欢摆弄一点文字,情感尚充沛,具备小文人的某些特质。不过受夲身专业及职业影响,我与一般文人尚有一定区别<非贬损他人>,情感张驰有度,看问题较客观、全面、理性<自认为,或许别人比我做的更好>,就龙眠河而言,我在赞美之余<摄影,夏日颂嘉湖>,也作了一点冷思考。
高考之后,我对龙眠河作了全面实地考察,驱车一直赶往源头尽处,对龙眠河不同河段搞了几个经典性拍摄,意在反映龙眠河全貌<见摄影 龙眠河段景连拍>,表达笔者心中对龙眠河的喜与忧。
喜大家报的多,写的多<热爱家乡,情有可原>,状的一面很少有人触及。这是溺爱。
自彩虹桥至紫来桥这一段,重污染,河面不堪入目。<这几天下雨可能好一点>
这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摆正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我讲多了,在河边洗衣服、洗拖把还洗什么的大妈、大婶、大姑娘、小媳好,还有家庭主男对我反感,她们中有我不少熟人。
另外,我无意中还会得罪怀着对家乡无比热爱正在抒情的文人们。
何苦呢!惹那么多怨恨。打住,打住。
 
纯属闲扯,如有冒犯,万万见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