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80|回复: 0

[市民心声] 暴雨过后,温情满怀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回帖

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7-13 09: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父母是嬉子湖镇松山村的基层工作者,父亲是乡村医生,母亲是计生专干。自从我离家去天津上大学以后,超过两天不与家人联系,老妈就会打电话询问我的近况。她自己曾说,她每天上班路上的工作就是翻看我的朋友圈是否有新动态。
       这样挂念我的老妈,在今年六月底却与我少了联系。
1414489855757.jpg


暴雨来临,异乡人情更切

       6月28日,我往家里打电话,还没说几句话,老妈就称正在忙挂了电话。电话这头的我盯着电话看了好久,有点发愣——跟我打电话向来都要聊二十分钟以上的老妈今天怎么这么干脆地挂了电话?
       6月30日是我的生日,很多同学给我送来祝福,我脸上笑着,心里却疑虑着。往常一早就会打来电话祝福我的老爸老妈,一个都没有动静。我一直等到晚上,还是没有接到家里的电话,焦急、怨愤的感情交织而来,袭击着我的神经。那时,我突然明白,不是在家的他们依赖我,而是在外的我依赖着他们。异乡的我在那个明月高挂的夜晚久久难以入睡。
       第二天早上醒来,看到老爸老妈给我发来的祝福短信,心里一下子就轻松了。正准备打电话回家,却被朋友圈的动态惊到——“众志成城,抗洪救灾!”这条刷屏了的朋友圈,就这样钻进我的脑海里,思索到前几天老妈说家里已经连着下了半月的雨,所有的事情刹那连成了线。
       我翻开新闻,桐城的降雨量在一夜之间从全国第十蹿上了第一。看着龙眠河暴怒的身影,我的心有些颤抖。那群生活在嬉子湖畔的我的亲人们,怎么样了?
       思虑至此,我拿起电话就给老爸打了过去。还没等我说话,老爸匆匆说了一句“家里暴雨,我这边正忙。”也就挂了电话。
       随后的几天里,我每天关注着新闻,却无奈离家太远,看不到家里最全面的状态。被洪水冲毁的老屋、被淹没的房子,还有那些奋战在一线的人,都让我担心不已。
  7月4日晚10点,老爸给我打来电话。“家里还好,现在灾民都被安置在双店小学,你妈妈每天在那边照顾灾民,我在卫生室和那边的临时医疗点两边倒,情况已经在转好了,雨势也已经缓和了,你不用担心,好好考试。”
  我还准备说些什么,却在意识到老爸的疲惫之后挂了电话。第二天,我给奶奶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实际情况,奶奶的一句“家里的雨还是那样大”让我的心再次揪了起来。无法马上回家投入抗洪一线的窘境让我又是沮丧又是急切。我只能将原本15日的火车改签到了9日晚上。
  7月6日晚9点,我接到了暴雨过后老妈打来的第一个电话,她说:“苏家咀和六汪那边受灾严重,大部分民宅都被淹掉了。无处落脚的灾民被安置在了双店小学,我每天在这边帮忙。”
  听着老妈话里的倦意,我知道,那一个“帮忙”又岂止是“帮忙”而已呢?

暴雨过境,基层人肩更宽

       7月9日晚,我坐上回家的火车,睡在有些嘈杂的车厢内,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我突然有些惆怅——回家以后,我能做些什么呢?
       走出合肥站的时候,看着与以往不同的出站口,还有已经被封的广场。我似乎还能看到前几日暴雨袭来之际的场景。


mmexport1468338342224.jpg


       坐上大巴走上前往桐城的高速的时候,一向嗜睡的我睁大着眼睛看着窗外的一草一木,企盼着能从这时隔几日的现状里看看曾经的险势。高速大都建在地势高的地方,我能看到的只是遥远的坑地里,一道道荡漾的水光。
       我仔细看着一块又一块路标牌,确定着离家的路程。终于在12点多的时候到达了桐城高速路口,此时的高速路口已看不出被暴雨侵袭的痕迹。
       路上,老爸告诉我那个暴雨的晚上,市区道路上的水将车子都淹没。双港镇那边受灾严重,第一天政府就让群众都撤离了。
       我看着老爸心有余悸的表情,可以推测那晚究竟有多凶险,却感受不到那份惊心动魄了。
       走进嬉子湖镇,我就更直观地感受到这次暴雨的破坏力,路旁田野里的庄稼已经消失不见,只能看到偶尔几株晃动的苗尖。村民们种的树苗也都被洪水吞没,没了勃勃的生机。经过喜河的时候,水漫上道路,车子从水里趟过,车旁溅起的水花与曾经在湖上游艇溅起的水花别无二致。
       回到松山村卫生室,我放下行李就前往了双店小学——现在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灾民集中安置点。走近学校,我就发现了紧闭的铁门,看到熟悉的小学老师,才得以进门。那时我还不解为何要将门看得这么严。
       校园里的氛围倒不是我想象中的凝重,三三两两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摇着蒲扇,似乎在聊着什么。我四下寻找着老妈的身影,最终确定了目标——综合办公室。
       综合办公室占地不小,但一个个围坐在办公室里的人却显得这空间有那么一些拥挤。我看到了伏在案首的老妈,还有围坐在桌旁熟悉的、不熟悉的身影。经老妈介绍,我才知道,这个安置点安置了双店村和松山村两村的受灾群众,最多时达145人。而在座的有镇、村两级的驻点领导,还有学校的老师。他们一直在安置点坚守着,组织安排着灾民们的日常生活。


       在办公室里,我还见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我的小学妹胡嘉敏。她是三峡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回家以后听说灾情就主动来到安置点当志愿者,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照顾灾民,宣传防疫知识,还主动与灾民们交谈,亲切问候。
       不多时,就有一位老人来到办公室做出门登记。看着一页页的出入记录,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大门紧锁,出入要有签字通行证。
       随后,老妈告诉我,她是松山村灾民安置点的负责人,负责灾民们出入的安全,灾民的出入必须有详尽的记录。我看着已经厚厚的一叠出入记录本,难以想象那工作有多繁杂。
       接下来的两天我就深入体会到了这一点。受老爸老妈与志愿者们的影响,我也积极加入了安置点的志愿工作。坐在办公室里,亲眼见到每二十分钟来一位灾民登记出门的情况,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管理工作的难度。一有空闲,老妈就在制作空白“通行证”,但是这样还是赶不上“通行证”消耗的速度。
       安置点的临时医疗点也设立在办公室内,双店村卫生室主任朱秋俊医生全天候值班,负责安置点的医疗卫生工作。她的丈夫王海鸥作为一名志愿者也是全天候在安置点工作,服务灾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加入安置点志愿服务的前一天,他们刚刚小学毕业的儿子王耀就已经来到安置点成为一位小小志愿者。

201607081424561002_pZuwo9Lz_600x800.jpg


       傍晚,安置点的管理人员全员出动,在胡先春书记和盛朝春主任的带领下进入各个宿舍巡查慰问。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跟上他们走进了灾民们的宿舍。
       每一间宿舍的门上都有贴寝室室长以及成员名单,屋内是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床铺,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有些不能行动的老年人卧床,胡书记和盛主任会亲切慰问,及时了解灾民的情况,以便满足灾民的需求。一旁的志愿者胡嘉敏帮忙记录着每一间寝室,每一位成员的状况。看到这一幕,我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灾后温情的一刻。


306332851154076374.jpg


       当天,嬉子湖镇妇联巾帼志愿者队的两名志愿者王立新和胡春梅也来到了安置点,她们在宿舍巡查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帮助老人整理宿舍卫生,带给老人们最诚挚的关怀。
       看到这样的一幕幕,我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大——安置点的工作做到如此不可谓不细致,那么为什么我在学校时却从未发现过相关报道?
       双店村大学生村官朱丽芳姐姐给我解答了这一困惑:双店小学安置点是整个嬉子湖镇最大的灾民集中安置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奋力地做好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没有多余的人手进行详尽的宣传报道。
       听到这样的解释,我又是理解,又是感到心酸。在此之前,我就听说过有关安置点的不实谣言,可是仅仅我半天之内看到的工作就已如此细致周到,又何来“克扣物资”之说呢?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全村干群尽心竭力地做好防汛抗洪和灾后重建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宣传。
       随后,我自愿申请成为宣传小组的一员,用我所学知识将安置点的工作如实报道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里的人,这里的事。时至7月12日晚,我才在安置点志愿服务48小时不到,却被一篇又一篇通讯稿背后的人与事所感动。
       收集了一些材料以后,我才知道,那个瘦瘦弱弱,笑起来很甜美的朱丽芳姐姐,每天清晨踏着路面的积水赶在灾民早起之前安排一天的工作,又在夜色深沉时趟着积水回家。在空闲时间给孤岛上的群众送饭,与他们交谈,询问近况。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她还帮其他人分担工作。哪怕身患感冒,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20160711094102101_oJZT6isW_600x800.jpg


       我想象不到她瘦弱的身体里到底蕴藏着多少的力量,更想象不到在那些个暴雨侵袭的日夜里,她用她小小的肩膀扛起了多大的重担。她的眼睛里闪烁着的,叫希望。
       第二天,安置点的老人看到我与老妈一同来到安置点,纷纷询问我是不是她的女儿。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好几个老人拉住我的手,亲切地抚摸,还不停地念叨着:“哎呀,张医生和谈主任的女儿,真是好啊。”
       几位奶奶一直重复着“真是好,真是好”,我知道,不是我好,而是我的爸妈好。
       我回家的这几天里,还未吃过老妈做的一顿饭,她每天清晨就去了安置点,踏着夜色而归。我几次想让她早点回家多陪陪我,却发现说不出口。她无法舍下灾民不顾,就像我无法对我看到的这些不动容。好几次看到她八十几斤的身躯扛起了五十多斤重的喷雾器,好几次看到她前一秒累得倚靠在椅背上却在下一秒灾民来登记的时候挺直脊梁,带给我的不仅是感动,是心疼,也是自豪。

温情满怀,爱心人意更重

       这场洪水带给嬉子湖镇村民的是灾难,也是感动。
       在校期间,我就看到老爸的朋友圈发送的爱心人士赈灾的情况。回家后,更是在安置点和镇政府里看到了堆积如山的救灾物资。那堆积起来的,不是物资,是每一位爱心人士的情意。
       安置点的管理人员每天定时发放物资,灾民们领物资的时候,口中都不停念叨着感谢爱心人士,感谢政府。除了送来赈灾物资,还有很多爱心人士都在持续跟进灾民情况,力求尽最大的力量帮助灾民。
       仅仅两日,震撼一重接一重,感动一重接一重,我能做的就是在一次次感动过后写下我心中所感,用拙劣的文字写下那些语言不足以描绘的画面。
  我还在被感动着,我还在被震撼着,我还在记录着。


20160711094058100_3hgOoCPT_600x450.jpg

(PS:部分图片是从桐城网的新闻稿上摘下来的,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私信我。受权限限制,还有很多感人图片不能上传。)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