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8-17 13: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淡苒 于 2016-8-17 14:01 编辑
老夫子好!细读早逝的路遥与凄苦的《人生》有所感触。我知识面浅薄,对这本书感悟不深,还在慢慢地品读。
《人生》这本经典小说,阅读很迟,今年正月,一位文友推荐,特地去书店买了一本。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我看一篇文章有个习惯,一篇看完后,结尾一段内容,反反复复看,每句都要用心去揣摩思考,引申言语,连接的寓意和情节描写。
原作结尾品读;
张克南的母亲,得知未来的媳妇亚萍移情别恋,见儿子失恋时精神一蹶不振,一下班,把全部的苦恼发泄在一根榆木树棒上,拿着长柄斧头,一声不吭地劈起了这根榆树棒。他也根本不管劈下来了还是没劈下来,反正只是劈,满头满身大汗,气喘得像拉风箱一样急促,实在累了支持不住,回去仰面躺在床上,头枕着自己的双手,闭着眼一句话也不说。作为母亲实在看不过去,儿子行为颓废不堪,一怒之下,写信揭发了高加林工作是走后门来的。
克南知道真相后,想着高加林一定恨死他,在高加林临走时的那个晚上,怀着一种愧疚和不安的心情,来到高加林的房间。高加林反而来安抚:就是你揭发走后门,也可以理解,首先是我伤害了你,即使报复也是应当的。高加林为了同学的友情,真诚的表白自己的心境,化解了克南内心悬挂的顾虑。还有亚萍得知高加林,回农村是个农民了,当时的现实中状况,亚萍不可能和高加林回农村一起生活。高加林处理得非常果断决绝,说他爱的是村子里的巧珍,亚萍惊讶一瞬间,只能伤痛无望无奈的离开了高加林。
黎明已经静悄悄地来临,县城的灯光先后熄灭 ,大地万物在一种自然柔和的光亮中脱去了夜的黑衣裳,显出了它们各自的面目,高加林望了一眼蓝色雾蔼中的县城,就回过头,拐进大马河川道。早晨的太阳赵要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庄稼和青草的绿叶上,闪耀着亮晶晶的露珠。脚下的土地潮润润的,不起一点黄尘,这是大自然的景物渲染了高加林离开县城和回村子二层场面描写与延续……
高加林在这条路上,心里涌起一种从来没体验过的难受。县城和村子的路程短短的十华里土路,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漫长!这象征着他已经走过的生活道路——短短而曲折!高加林身背负着忧伤和深沉谴责,步步艰难地往着熟悉生养他的村子里走。村子里一群砍柴的孩子,天真无邪的唱起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深深地刺痛了高家林,往村子走的脚步多么的沉重。
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村里人,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了出来,纷纷向他跑来跑来。围在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问短,所有的人言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反而都挺真诚。七嘴八舌的来安慰他。
村子里德高望重七十多岁的德顺爷爷,早早地坐在高粱地埂边等着高加林,因他知道高加林回来,一时适应不了这突然的打击后的失落,顾忌高加林的脑子转不开。老人就用他自己坎坷的人生开导点化引导,一点点开导分析人生生活,有苦就有乐,有失去就有获得,一个男子汉,不怕跌到,就怕跌到下去爬不起来,那就成了死狗了。高加林听着老人的话,有所开窍,身心仿佛压着绝望的大山,一下子轻松了些。老人说起巧珍,泪水夺眶而出,顿时哽咽起来,多好的姑娘,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巧珍得知你失去了一切,不顾姐姐和母亲的反感反对,跑出去,到处求人,想让你回来再去教书。
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老人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起来,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震撼了心灵,渗透了人性的光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