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156|回复: 5

[社会广角] 文化传承,故事传递 ——记安师大数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复制链接]

1027

主题

1434

回帖

3774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774
QQ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6-8-29 11: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苇过江 于 2016-8-29 18:03 编辑

文/江舟、吴钧、宋涵(安徽师范大学)

  和煦的阳光洒落在布瓦上,北大街的青石地板上响起啪嗒啪嗒的脚步声。这条古香古色的长廊,黑色的碎石、红色的砖瓦被水泥不规则的铺在地面上,尘封了那段屡变星霜的岁月。8月18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到达桐城,正式开始了“寻找传统文化印记,说出你的故事”的旅程。

图片1.png


  在桐城,流行一个典故:清朝有一位桐城籍的宰相,叫张英。有天他收到一封家书,说家里因宅基问题和邻居发生纠纷,希望他出面解决。张英回书给家人让地三尺,此举感动邻居,亦让地三尺,于是院墙间便有六尺长的巷道,这就是位于桐城市西环城路的宰相府的六尺巷,它是连接西后街和百子堂的通道,长100米、宽2米,巷口立有牌坊,上刻“礼让”二字;巷尾有一道石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张英宰相礼让邻里的故事。

图片2.png


  项橐七岁,便知春秋礼法;孔融四岁,即通谦让之道。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但对于现代社会,倡导谦逊礼让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所在。来到六尺巷,感受历史,体会礼让六尺的动人故事,寻访路人,讲述平凡岁月的流年故事。用镜头记录斑驳砖墙上岁月的痕迹,用脚步去丈量六尺小巷,用心去感受礼让文化的传统印记。

拜谒文庙,体悟文都风范

  石坊冲天,飞檐凌空,尽显文采豪放。如果说六尺巷寄托着“礼让”,文庙则是桐城作为 “文都”的标志。文庙门楼有镂空木雕、浮雕60多处,汉白玉墙上刻有“孔子生平故事”、“渔樵耕读”、“魁星点斗”等图案,无处不是巧夺天工之作。

图片3.png


  待队员们走进庙门,趟过状元桥,便进入了气势恢宏的大成殿。队员们积极与馆内人员交谈,并且在他们的讲述下对传统文化以及桐城派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成殿正中供奉着孔子金身,旁有子羽、子贡等孔子得意弟子的雕像。大成殿以西是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纪念馆,东边是桐城派作家书法纪念馆。队员们不仅积极与讲解人员交谈了解这些文化,也跟沿途的参观人员交心访谈。大成殿后有一小径,可通往桐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从新石器到宋瓷,从李公麟的画到方以智的书,从雍正御赐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的虎铜印到乾隆御题碧玉铭文板指,多件稀世珍宝琳琅满目。
图片4.png


荣休院内,倾听红色故事

  俗话说: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仍然不能忘记那些为今日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人们。拜访荣休院,慰问从战场上归来的老兵,倾听他们讲述当年的峥嵘岁月,则是我们晚辈对他们最好的尊敬。

图片5.png


  我们第一个拜访的是刘爷爷,他今年已有87岁的高龄,在轮椅上度过半载的他,每天与相濡以沫的老伴打桥牌消磨时光。刘爷爷说,他22岁入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百团大战中子弹击中了脑干,落下后遗症;又在朝鲜战场被榴弹炸伤了腰,落下终身残疾。他挽起袖子,褐色的伤疤刻在手臂上,宛如一枚枚生锈的军章。

图片6.png


  谈及他面对枪口是否害怕时,刘爷爷激动地说:“怕,当然怕,但是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心里只想着要为他们报仇,战场上风云诡变,已经来不及害怕。”随后我们又陆续拜访了几位老兵,每当谈及当年的故事,他们的眼里都闪烁着泪花,壮烈又动人的故事也同样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他们都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远远放于自己之上的,这样伟大的情怀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铭记于心的。

老年公寓,青春与岁月共舞

  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说六尺巷和文庙以其历史的厚重感染着我们,那么队伍在桐城市老年公寓进行的志愿服务,则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在桐城接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

图片7.png


  队长带着男生做义务劳动,帮助清理食堂门口的杂草,只见两位男生右手戴着棉手套,左手拿着编织袋,奋力地拉扯着咬在石缝里的每一株杂草,他们的额头上青筋暴起,脸涨得通红,豆大的汗珠扑打在青石板上,却没有一丝懈怠。副队长与几名女生则和老人聊天,听老人们述说他们难忘的故事,有几名从朝鲜战场上归来的老兵,在提及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时,竟激动的热泪盈眶。队员们还为老人们清理窗槽,把各楼层窗槽内的脏物清理得干干净净,有护理员阿姨说楼下的垃圾堆囤积多日,队员们便热心帮忙,用垃圾袋一袋袋地将垃圾运到了合理的位置。虽然天气较热,但每个人内心都是满足的。


图片8.png


  8月26日,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再见了,桐城,愿龙眠河下的文化底蕴流淌不息,愿六尺巷的白玉牌坊懿德流芳,愿余家湾内的净土莲社洪钟长鸣,“文坛出了桐城派,梨园徽班把昆曲赶下马,一纸家书礼传天下,张姚二姓占却半部缙绅”,中国文都,永世流芳。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1

主题

1523

回帖

185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857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6-8-29 15: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文化传承。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77

主题

2154

回帖

4568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456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8-29 16: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第一个拜访的是刘爷爷,他今年已有78岁的高龄,在轮椅上度过半载的他,每天与相濡以沫的老伴打桥牌消磨时光。刘爷爷说,他22岁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百团大战中子弹击中了脑干,落下后遗症;又在朝鲜战场被榴弹炸伤了腰,落下终身残疾。他挽起袖子,褐色的伤疤刻在手臂上,宛如一枚枚生锈的军章。
以上内容有误吧,78岁是1938年出生,22岁入伍已经是1960年了。

点评

经核实,刘爷爷87岁,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感谢提醒!  发表于 2016-8-29 18:04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6 收起 理由
一苇过江 + 6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206

主题

3054

回帖

9305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9305
QQ
鲜花(25) 鸡蛋(3)
发表于 2016-8-29 16: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8

回帖

44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9-22 20: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666666666666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