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文都老夫子 于 2016-9-10 16:04 编辑
唐代诗人杜甫与李白是挚友,对李白最是了解,他的《饮中八仙歌》刻画了同一时代的八大饮者形象。其中,李白堪称八仙之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在杜甫眼中,李白诗酒一体,共荣共存,酒成了诗的催化剂,李白喝下的是一杯杯美酒,呤诵出的却是一篇篇绝世之作。
李白酒喝高了,长安市上酒家眠,倒也无伤大雅。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君是酒中仙,冒犯的可不是一般权贵,它挑战的是皇权,李白做得了酒中仙,但人中臣是做不成了。大诗人李白才气酒气傲气三合一,注定了他的一生与诗文有缘,与官场无份。
李白嗜酒如命: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不要爱惜钱财,诗人的豪放旷达在这一刻有了充分表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好马、好衣服统统拿去换酒,这位豪放的诗人身旁应该还有一位豁达的妻子。
对于嗜酒的人而言,吃无所谓,穿无所谓,但没有酒是万万不行的。
过去的农村很穷,好多地方都盛行鸡屁股经济。一般人家日常开销,要靠几个鸡蛋运转。但就是在那种艰苦条件下,一些喜欢喝酒的人还是要积攒下一些鸡蛋,去小店换点粮食酒。记得那时的粮食酒(可能就是桐城老酒)8角1一斤,我们称之为8角1,一个鸡蛋大概5分钱,大约16个鸡蛋换一斤8角1。
这些普通人费好大劲弄一点酒喝一喝,当然不是为写传世佳作,他们没有李白才气,也没有大诗人的雅兴。在紧张的劳作之余喝点酒主要是提提神解解乏,为平淡的生活添点乐。另外,人穷也要做人,桐城人特好面子,来了贵客缺了酒不行。
现在呢?下次再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