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79|回复: 2

[博览] 明镜高悬 的由来

[复制链接]

45

主题

2404

回帖

3648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648

我是老兵自我鼓励

鲜花(31) 鸡蛋(3)
发表于 2016-9-16 08: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桐城派开山鼻祖戴名世,才识过人,学高胆大,刚正不阿,声名远扬。他在中青年时期就爱好古文,特别留心明代史事。戴名世思想反清,世称“狂士”。五十七岁时,终得会试第一名,出任翰林院编修。后来,戴名世被冤杀,祸起《南山集》一案。左都御史赵申桥告发《南山集》书中的内容“语多狂悖”,阴谋不得逞时,处处寻找下手机会,欲置戴名世于死地而后快。
       清朝康熙年间,戴名世准备离开家乡孔城砚庄赶赴京城。戴名世的母亲此刻正抱病卧床,她老泪纵横,悲喜交加,心中似有难言的酸楚。
       戴母把儿子戴名世叫到病榻前,双手颤巍巍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啊,你是读书人,总不能老呆在娘的身边。可是,在这世态炎凉之时,让你远离家乡。毕竟母子情长,娘真的舍不得啊!"老人趔趄着身子从枕头底下拿出一面带有自己体温的小小青铜镜。“儿啊,你把这面小镜子随身带着。如果你想娘了,拿出来照一照,立刻可见母爱乡情。用你们读书人的话来说就是,镜,明净清澈,晨可正衣冠,午可正人色。镜本光明,绝无贪影!”
       戴名世跪在母亲面前,潸然泪下。他双手接过这面映入过数不清的家乡情景的小小青铜镜,久久无言,泣不成声。戴名世清楚地记得:父亲英年早逝后,母亲常常对着青铜镜,悄声细语,倾诉衷肠。儿时的一个寒冬清晨,戴名世拿走了母亲的青铜镜,到清水塘边刨冰打雪耍漂漂。他一不小心,将青铜镜抛落清水塘底。那是戴名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挨了母亲的一顿打。母亲硬是罚他潜入冰冻刺骨的清水塘,找回了那面青铜镜。
        戴名世不止一次地吟咏过父亲的小调:
        小镜当圆梦不圆,
        执教对镜染霜雪。
        田荒词孤兔叫绝,
        影正影歪与谁说?
        眼看时候不早了,戴名世重重地给母亲磕了一个响头,顺手取过来一包文稿,恭恭敬敬地默默呈送给母亲。只见文稿的扉页上写着:
        当思吾时莫思吾,
        文思且锁忆娘苦。
        聊借《天问》慰乡情,
        他年寸心纸钱无。
        他含着热泪衷心拜别老母与乡邻,浩然踏上奔赴京城的漫漫征程。


        话说京都的这年盛夏,已经七七四十九天没有下过一滴雨了。这天正午,顿起火风。只见古道上尘土飞扬,京城里天昏地暗。一霎那间,又见狂风陡息,乌云压顶。
       紫禁城里,康熙皇帝被这酷热和变幻异常的天气困扰得坐卧不安,宫女们的拉拉扇怎能消得皇帝心中的闷热?
       康熙皇帝连声喊着:“热啊!风、风--------”于是,宫女们立即加快了拉拉扇。
       “呼--------呼---------”狂风又起,“风,大风起兮云飞扬,敢问刘邦那如康-------”康熙皇帝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唤人传旨!
       不一会儿,只听见“翰林院编修戴名世进宫见驾!”
       且看那戴名世一路风尘,狂狂颠颠,抬头进宫,低头见驾。他虽然喘着粗气,却还是慢条斯理地边擦汗边跪拜参见皇上。
       “起来吧,戴名世。那句‘水托荷叶叶托龟‘,前面应该是’千年龟,轻如灰‘吧?”
       “回皇上,按说这句文字应该是这样,但---------”。
       “啊?你以为是怎样个讲法?”看来,康熙皇帝今儿个兴趣挺好,他想看看戴名世这个旷世奇才把这本来的佳句“但是”到哪里去。    “皇上,文为形,理为本,文括达理。按此范畴,这句’千年龟,轻如灰,水托荷叶叶托龟‘就有点小毛病。皇上,龟之轻为形,水之托为本,臣以为水载舟是不以舟之轻重,更何况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啊!”
       “好了,爱卿。”康熙皇帝打断了戴名世这种慷慨陈词。“你那水舟之论朕早已知晓,不要再钻牛角尖了,朕要你立刻续上下联!”


       “轰隆-----”,一声闷雷,像是炸在殿里,康熙皇帝吃惊不已。他朝窗外一看,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戴名世醉了!他欣喜若狂,不可遏制地骤步迈出殿外:“哈哈!有救了!雨洒堂灰蹦。不,来,来一场倾盆泼面。哈哈------”他双手捧雨上身裸淋。
       真是冤家路窄,左都御史赵申乔把雨中的戴名世看得一清二楚。他箭步来到康熙面前,参拜礼毕。戴名世这才飘逸般转回殿内,只听“铛”的一声,一面小镜落地。随着一道闪电,青铜镜被镀得铮亮。
        “此乃何器?”君臣惊慌不已。大家都知道拜见皇上是不能带个什么硬家伙的。康熙的诗兴被扫得一干二净,敢笑刘邦!千万别来了项庄舞剑!戴名世好个一介狂徒!
        “启奏皇上,戴名世罪可当斩!”冷眼旁观的赵申乔一向恼恨戴名世,因为戴名世刚正不阿,早把赵申乔的许多不轨行为如科场作弊、贪污受贿等等记入文稿之内。赵申乔恼恨戴名世狂才自傲,把戴名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认为这是报复戴名世的极好机会。
        “哦------”康熙皇帝在龙榻上长长地“哦”了一声。赵申乔继续参道:“皇上,戴名世含沙射影,蓄意诽谤朝政。他今日狂妄之极,恶毒诽谤皇上您啊!他竟然还持短剑--------”
       “赵大人,何来短剑啊?这只不过是一面小小的青铜镜而已!“戴名世捡起小镜走到赵申乔面前。就在这时,突然电闪雷鸣,镜上的雷光把赵申乔刺得眼花缭乱,心神不灵。
       “镜子!”康熙也倒吸了一口气。刚才金銮殿上那剑拔弩张之势也缓下三分。康熙皇帝又发话了:“戴名世,你看那句下联该怎么对呀?”
       “皇上,臣已经对上了。哈哈哈哈------”久旱逢甘霖,在疾风暴雨的今天,戴名世的心境特别好,他大步流星地向康熙皇帝递上青铜镜。
       “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我看戴名世是在羞辱天颜啦!”赵申乔必欲置戴名世于死地而后快。
       "此话怎讲?"
       “为臣不敢讲-------”赵申乔诡诈地乜斜了皇上一眼。
       “朕恕你无罪,讲!”康熙睁圆双眼,大声喝道。
       “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戴名世是在讥笑您啊!什么‘雨打堂灰蹦’,他是在骂您麻子;他递给您镜子,也是在骂您: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啦,皇上!”
       赵申乔为泄私愤,一口气竟列出戴名世的数条罪状。戴名世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他从来不把赵申乔放在眼里,压根儿也没想到这位只会搜刮民脂民膏的莽夫居然巧舌如簧到丧心病狂的地步。霎时,戴名世转身用学究式的目光投向康熙:“皇上,我答对了。您说是不是?我对上了,您说是不是?”
       “哐当!”康熙条件反射似的砸掉自觉羞辱的青铜镜,同时,只觉得天旋地转,脸上发热,眼睛发花,他有气无力地从牙缝中迸出一个字:“斩!”
      忠臣戴名世冤屈地走了,奸臣赵申乔洋洋得意,满面春风。《南山集》冤案,落下了多少颗人头且不在话下。
      后来,康熙皇帝每每诗兴大发之时,脑海里总是想悟出那一日戴名世幽示默答的那句下联,却又总是找不着思绪。


       某一年,康熙皇帝南巡路过安徽桐城,偶然来到戴名世的家乡孔城老街。他看到这里家家户户都把青铜镜挂在门墙上,忽而又隐隐听见悠悠的童声:
       “一面镜,质似金,官正清明明似镜。”
       “镜,镜,镜,雷光镜,照妖镜------”
       “呃-------”康熙皇帝好像是悟出了什么。他回到了南下的龙舟,拿起一把扇子,欣然命笔:
       千年龟轻如灰,水托荷叶叶托龟;
       一面镜质似金,官正清明明似镜。
       接着,康熙皇帝又在一张纸上写下“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后来,官府衙门里的公堂上总是高挂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恐怕就是源于此吧!
(来源网络)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45

主题

2404

回帖

3648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648

我是老兵自我鼓励

鲜花(31)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09: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曰:

    在旧时衙门的公堂上,常挂有“明镜高悬”的匾额,其意在于标榜公正无私,断案精详。追溯它的来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汉朝刘歆著《西京杂记》记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刘邦进入秦都咸阳宫,看到无数珍宝中有一块方镜,宽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宫人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此镜照宫人,胆张心动者杀之。因此镜出自秦地,故又称此为“秦镜”,又因此镜功能奇特,故人们又用来比喻那些明辨是非、判案公正的法官。
    后来,不论是清官,还是贪官、混官、糊涂官,为了标榜自己“清正廉洁”、“公正廉明”,全都在公堂上挂起了“秦镜高悬”的匾额,再后来逐渐变成更为通俗的“明镜高悬”了,直至清末。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45

主题

2404

回帖

3648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648

我是老兵自我鼓励

鲜花(31) 鸡蛋(3)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09: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轶事典故编辑


     在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包公小时候被二嫂陷害掉入井中,得到一面镜子,滴上鲜血能照出世间魑魅魍魉之人,这就是后来的开封府三宝之一的阴阳镜,包大人就凭这块宝境,夜断阴,日断阳,明察秋毫,查清了无数疑案,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传说包公临死时,怕后任贪赃枉法、残害良民,就命人把宝镜悄悄悬挂在开封府的正堂之上,才放心地闭上眼睛。百姓中流传一首民谣:
包青天,坐南街,
铁面无私执王法。
龙虎狗,三口铡,
百姓高兴奸人怕。
      
     不知过了多少朝代,有个叫钱如命的家伙,花了五千两银子活动了个开封知府,打算干个三年两载,发一笔横财。他一上任,就遇上开封庄的弟兄俩为争家产打官司,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升堂问案。钱如命深知“财神爷”也是铁公鸡、琉璃猫,不敲是不肯出血的。他不问青红皂白,一拍惊堂木,怒喝道:“为了蝇头小利,忘却手足之情,来人呀,各打四十大板!”弟兄俩苦苦求饶。钱如命沉吟着说:“看你们怪可怜的,四十大板权且寄下,给你们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就看你们两个谁通情达理了!”说罢吩咐退堂。
       哥哥回家一想,钱知府话中有话。他悟出其中奥秒,连夜从后门溜进府衙拜见钱如命,递上一张帖子说:“小人的冤枉全部写在状纸上,请大人过目!”钱如命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三百两银子的银票,不由捋着胡须笑了。第二天一升堂,钱如命就对弟弟怒喝道:“嘟,你目无兄长,贪婪成性,是个不打不开窍的东西!”他抽出竹签扬了扬,可又不往下扔。弟弟吓得仰面朝天,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忽然看见大堂之上悬挂着一面明镜,上面映出哥哥给知府送银票的情景。他恍然大悟,连忙叫道:“大人,请再给我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钱如命一听有门,说:“你要及早醒悟,免得受皮肉苦!”便指袖退堂。当晚,弟弟也以申诉为名,送去五百两银子。再升堂时,钱如命又对着哥哥瞪起眼睛,声色俱厉地说:“你身为兄长带头惹事,看来这顿板子是非打不可了!”哥哥心想,怎么一夜之间知府就变了腔调,他无意间抬头一看,宝镜里弟弟送钱给知府的事映的一清二楚。他连忙俯首叩头:“小人一时糊涂,也请给我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
就这样,你今天八百,我明天一千,弟兄两个展开了拉锯战。钱如命看看油水榨得差不多了,便决定结案。为了显示他的公正廉明,招来“财神爷”上门,特地告示老百姓可以到衙内观看审案。这天府衙内外,人头攒动。大堂之上,钱如命板着一本正经的面孔,缓缓说道:“兄弟之间要以情义为重啊!房产一人一半,安居乐业,勿再滋事。本府宽厚为怀,不再追究,下堂去吧!”弟兄俩闹得倾家荡产,才明白上了当,齐声喊道:“大人,这官司俺不打了,快把银子退给我们吧!”钱如命想不到他们竟然当场揭底,脸上顿时变了颜色:“胡说八道,血口喷人。本府洁身自好,一尘不染,谁收过你们的银子?”兄弟俩往上一指说:“明镜高悬,铁证如山!”众人都把目光集中到大堂上面,只见宝镜又把弟兄俩送银子,钱如命贪污受贿之事重演了一遍,顿时大堂内外炸了锅。钱如命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也离座抬头观看,当他看到宝镜揭穿了他的鬼把戏,自己原形毕露时,不由胆战心惊,浑身发软,“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不省人事人。这件丑闻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全城,无人不痛骂钱如命。
      钱如命又惊又怕,从此卧床不起。那面宝境时刻在他眼前晃动,把他在开封府的丑行和劣迹一幕幕地重演出来。他闭上眼,就看见包黑子怒视着他,王朝、马汉抬着虎头铡要来铡他。他惊恐万状,不管见了什么人,就从床上爬起来,跪地求饶:“包大人,饶了我吧……”一天早上,百姓们在衙前发现钱如命披头散发,赤身露体,已经断了气。
“死包公铡了活知府”,全城百姓人心大快,到处传唱一首歌谣:
开封府,宝镜照,
是人是鬼见分晓。
阎罗殿,黑老包,
贪官污吏不轻饶。
        后来各个衙门的大堂上高挂明镜高悬的牌匾,以示官员判案公正廉明,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办事公正无私。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