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7273
- 积分
- 174
- 威望
- 3
- 桐币
- 41
- 激情
- 54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9-18

文都秀才

- 积分
- 174
 鲜花( 0)  鸡蛋( 0)
|
让文明之花在文都大地竞相绽放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道德春风处处涌动,善行义举层出不穷,省级文明城市示范市创建热火朝天,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回眸过往,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开展一系列接地气、有活力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精神文明建设之花正在文都大地上历久弥香。
文都大地人文荟萃 价值引领世代相传
漫步在城区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行走在乡村小道、田间院落,宣传栏、文化墙、广告牌、电子显示屏、建筑围挡上,一幅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公益广告如影随形,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接受着“正能量”的熏陶。
傍晚时分,市民广场上绿树成荫、花草丰茂,前来健身跳舞、休闲娱乐的市民们络绎不绝。广场上的LED电子屏上,一幅幅“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不时引来男女老幼驻足观看。走在城区街道上,一些商铺的电子屏上不时插播着“中国梦”公益广告,建筑工地围墙上的一张张喷绘图引人注目……各式各样的宣传牌、电子显示屏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亮色,更在潜移默化中唱响了主旋律、传播着正能量。
为了使习近平总书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的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我市结合实际,围绕环境熏陶下功夫。持续开展了以河道、道路、公园、广场、景区为重点的市容环境大整治,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文都的魅力日渐显现;通过对各类商业广告牌的规范整顿,大幅度提升公益广告设置比例超到30%以上,同时在城区各大广场、大型超市的LED显示屏和所有机关单位、商户的电子屏幕统一插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在窗口单位、学校、社区等处制作张贴宣传画和展板。市民在不断感受环境变化过程中受到了感化、提升了觉悟,文明素养也随之提高。
如今,置身在市区的大街小巷,我们感受到的是浓厚的文明氛围和礼让谦和的城市气韵。
创建工作家喻户晓 文明氛围日益浓厚
文明创建的历程凝聚的是全市人民追求文明的心力,展示的是文都大地创造文明的成果,留下的是全市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设征程上的坚实脚步。
全市依托电视、网站、报纸等平台,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宣传。电视台、报社开设“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桐城”专题专栏,开展文明创建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宣传,大力普及文明知识,让人民群众在提高素质、感受城市变化中,增强参与文明创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开设《曝光台》,刊发言论时评,搞好深度报道、追踪报道,礼赞好人好事,曝光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市文明委编印《桐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手册》、《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等宣传品5万余册,发放到街道、镇区各居民户;《市民公约》、《文明公约》在社区、小区随处可见;各级文明单位利用道德讲堂阵地开展道德宣讲,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中、小学校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内电子屏,宣传“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出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在《桐城报道》、电视台不间断刊播公益广告,各类电子屏滚动字幕达50000余条次,手机短信90多万条次。在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建设工地围挡制作了大量“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全方位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道德实践丰富多彩 市民素质不断提升
“您好,现在是红灯,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等一会儿再过马路!”在市区十字路口,一位文明交通志愿者这样劝导行人。这是我市目前正在开展的“文明交通劝导行动”中的一幕。
文明创建润物无声。在市区随处可见公共汽车上礼貌让座,乘电梯、购物、买票、就餐自觉排队,过马路遵守交通法规等行为,细节文明正融入广大市民的生活之中。
我市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群众参与,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使大家在参与中受到文明意识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为让更多好人善举脱颖而出、广为传播、弘扬正气。我市开评“桐城好人”和“桐城优秀志愿者”,将全市范围内涌现的各类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好人好事,通过从村(居)、基层单位逐级申报,由市委市政府进行表彰,并号召全社会进行学习。
截至9月份,我市共涌现章季兵、李成舟等“中国好人”6人、“安徽好人”和省道德模范13人,全市登记在册的学雷锋志愿者万余人,有组织且定期开展活动的志愿组织40余个。其中“爱如电”、“启明星”、“徽映”、情系爱心联合会、关爱女孩网等志愿服务队等组织长期活跃在基层一线,引领着志愿精神的传播,帮助并服务着广大人民群众。
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唱响了时代主旋律,汇聚了社会正能量,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形成了人人争当好人、个个崇尚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弘扬君子之风 打造君子之城
作为安徽省确定的两个君子文化建设试点县(市)之一,我市充分发挥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桐城文化中的君子文化基因,通过多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把我市倾力打造成君子之城、魅力之都。
从六尺巷精神与当代桐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大力弘扬“诚信和谐、开放包容”的六尺巷君子文化精神。通过对六尺巷片区的复建,集中展示六尺巷“和”文化与桐城士大夫文化,将六尺巷片区打造成“礼让”“包容”“和谐”教育基地,使之成为推介桐城文化的窗口。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君子进行释义、定义,提炼、概括当代君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真正将区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目前,成功冠名国字号的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已经建成并进入展陈阶段,即将投入运营。该馆集桐城派文物陈列、桐城派名人故居、桐城科举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专题文化博物馆,建成后,既是桐城文化的展示中心、桐城派文化的研究中心,又是青少年学生接受君子文化的教育中心。
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君子文化“登堂入室”、“进村入户”,我市充分利用校园、农民文化乐园、君子文化广场等君子文化建设实践基地,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桐城企业家君子文化论坛和君子文化大家谈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君子文化,激励人人争做当代君子。
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崇文重教、修身立德、诚信和谐、自强不息”的“人人向善、人人向上”的道德氛围,特别是诚实经营、敢于担当的为人处事信条,在全市企业界达成共识,有力地清除了社会戾气,弘扬了正气、清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
在弘扬君子文化的同时,我市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市)为抓手,在全市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小区、文明窗口等文明创评活动,在市民群众中组织开展了“文明餐桌”活动、“文明交通行动”、周五义务劳动日活动,引领和带动全社会各行各业积极投身到文明创建活动中来,不断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用众多的载体、不同的形式,引领广大市民成为文明城市的主人。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全市上下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讲秩序、重礼仪;有公德、守诚信;志愿行、齐帮助;学君子、铸灵魂……种种文明创建活动宛如一颗颗火种,汇聚成璀璨的文明之光,释放出无穷活力,照亮桐城大地;一项项文明创建举措宛如一个个音符,谱写成嘹亮的文明之歌,描绘出无限美景,唱响桐城大地。精神文明建设一路走来,“传承、和谐、开放、发展”的桐城精神已经铸就。我们坚信,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桐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和谐美好。 吴文舟 汪凌波
稿件来源: 桐城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