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78|回复: 0

[第一时间] 桐城:“六尺巷调解法”化纠纷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25

回帖

174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7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12-18 09:0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是清朝康熙年间因宅基地与邻居吴家发生纠纷,大学士张英收到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请求他利用职权进行干预后的回信。家人收信立即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六尺巷”故事被广为传颂。

  如今,“六尺巷”故事的发生地安徽省桐城市,利用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走出一条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路。由桐城法院创设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把“六尺巷”蕴涵的思想内涵和智慧融合在执法办案中,指导创新诉讼调解多元化解工作,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走进桐城市孔城法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墙上长长的“六尺巷”故事绘图。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就孵化于孔城法庭。孔城法庭法官张诚说,调解就是要维护双方都能接受的权益分配,让双方能够在合理范围内作出让步,“六尺巷”的故事往往一下子就能激活当事人心里潜藏的“礼让”心态。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通过听、辩、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运行调解程序。孔城法庭法官吴问银解读说,听,就是倾听双方当事人陈述,有话在庭上说;辩,就是释法明理,明辨是非;劝,就是参观六尺巷或六尺巷文化墙,聆听六尺巷故事,进行劝导;借,就是借古喻今,借力调解;让,就是强者先让,互谅互让;和,就是解决争议,握手言和。通过“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很多案件以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调撤率达80%以上。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伍彪 李光明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