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83|回复: 0

[第一时间] 桐城“五大计划”助1.46万人顺利脱贫

[复制链接]

3206

主题

3054

回帖

9305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9305
QQ
鲜花(25) 鸡蛋(3)
发表于 2017-2-7 12: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桐城“五大计划”助1.46万人顺利脱贫        安庆日报报道 “有了桐城农商银行5万元的贷款支持,我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今年市场行情不错,我准备把生猪存栏量增加到100头。”伍常林自信满满地说道。
家住桐城市黄甲镇水岭村的伍常林,是当地首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由于一直“缺资金”,他的养猪技术无用武之地,家庭收入也仅够维持日常开销。“多亏了市里实施增收计划,5万元钱很快打到我的一卡通上”,他向结对帮扶干部承诺:“有这笔贷款垫脚,今年底我家就能脱贫!”
2016年,桐城市紧紧围绕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绕“扶”、“建”、“救”、“保”四大路径,实施“增收、就业、基础设施改善、救助、兜底”五大计划,推动项目实施,14692人顺利脱贫,超额完成省定年度脱贫任务。
实施增收计划,发展富民产业。该市将产业扶贫放在首位,多渠道扶持贫困户和贫困村增收脱贫。该市重点在贫困山区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继续实施“人均一亩茶”工程。按照“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总体思路发展茶园共达4.5万亩以上,并在山区贫困村共建成茶叶加工厂18个,其中新建及设备更新共7个。该市林业局已在26个贫困村创建特色林产品生产基地1000亩。发展乡村旅游业,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发展经果林、采摘园、水上观光等旅游项目。推进光伏产业,在全市26个重点贫困村各建一座8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实施小额信贷扶贫工程,扶持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截至2016年12月,桐城农商银行已授信3564户建档立卡的小额贷款对象户,为182户共投放贷款711万元。
实施就业计划,增强创富能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这样的例子在贫困地区比比皆是。该市整合各方力量,借助技能培训、岗位帮扶,帮助贫困劳动力立业立身。去年,该市人社局制定下发了贫困人口就业培训实施意见,目前已完成就业培训200人、创业培训3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个。该市总工会制定了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已培训400名农民工。该市妇联举办了农村妇女脱贫攻坚实用技术培训班,354名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走上了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月嫂等就业岗位,有的成为一方致富带头人。市残联采取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等手段,促进了60户残疾人家庭增收。该市市委统战部、工商联启动了“百企帮百村”行动,让更多的企业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帮助他们通过稳定就业脱贫。
实施基础设施改善计划,优化发展环境。去年,该市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现已完成新建、改建村级水泥路683.2公里。全市农饮水工程向贫困地区倾斜,投资359.4万元,完成30处集中供水工程,已解决11个山区贫困村7188人(其中贫困人口2383人)饮用水问题。该市还投资1220万元,改造提升10个重点贫困村的电网;投入资金1520.4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282户;在唐湾、黄甲、青草、龙眠四个镇(街道)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6年共有49户179人实现安居乐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贫困地区的后发优势进一步增强,优质资源对市内外投资商的吸引力显著提升。24个招商项目当年落户或正在对接。
实施救助计划,阻断因病因学致贫。该市突出重点人群,实行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在完成贫困户因病致贫返贫调查之后,该市实施了医疗救助计划,取消农村五保和城乡低保对象医疗救助起付线,五保户在政策范围内的实行全额救助,低保对象在政策范围内的救助比例已达到70%;建立了五保人员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有效解决五保人员住院陪护费用。教育扶贫建立了从学前到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大学的“一条龙”帮扶机制,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全面落实,中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费,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帮助近500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该市团市委和情系爱心联合会共救助贫困家庭青少年313名,集中助养10名特困青少年。各项救助措施,有力保障了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
实施兜底计划,确保“失能人群不掉队”。该市民政局等相关单位从精神残疾人员收治、低保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方面制定工作清单,明确了兜底措施,为全市五保户及重点优抚对象全额代缴参合费用,为A类和B类低保对象代缴一半参合费用,为C类低保对象代缴10元参合费用,为全市五保户、低保户每月按户补助水电气等费用。低保标准提高到4968元/人年,实现了应保尽保;五保供养标准相应提高,分散供养财政补助3600元/人年,集中供养财政补助4800元/人年,全市7250户五保户全年供养资金全部发放到位。落实精神残疾人救治救助政策和孤儿生活保障工作,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管理进行补贴,为精神残疾人每年发放生活补助,确保他们生病有医疗、生活有着落。该市还充分利用福彩公益金、慈善救助资金等渠道,筹措救助资金,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的作用,2016年用于临时救助经费已达1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部分贫困家庭的燃眉之急。
今年,该市脱贫攻坚工作的“五大计划”仍将走向深入和完善,藉以完成26个贫困村出列、1.4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本文来源: 新华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