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1427
- 积分
- 9305
- 威望
- 6259
- 桐币
- 72
- 激情
- 23852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304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1-13

桐网贡士
 
- 积分
- 9305

 鲜花( 25)  鸡蛋( 3)
|
《安庆日报》 城乡公交应全市普及
20多年来,笔者每年都要去桐城做清明,见证了桐城城乡交通的巨大变化,亲身感受到如今的便捷,因此多少也能分析出这种变化的原因。在我看来,这里有三条经验:其一,桐城相关职能部门坚持“公交优先”意识,他们深知,公交车比起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要低碳环保,无论是城区还是城乡之间,都必须优先发展公交,用公交解决城乡居民的出行问题;其二,他们坚持公交具有公益性质,公交运营不能以赚钱为目的,政府为这种公共服务兜底,给予财政补贴责无旁贷,只有这样让城乡间的公交廉价,让绝大多数市民得到实惠;其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妥善处置了原有的不规范的营运车辆,分流安置了相关从业者,化解了开通城乡公交后带来的各种矛盾。正是有了这三条经验,使“桐城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行速度很快,短短两三年就覆盖了全市,并且在城区各个方向建成了调度站,使该市公交大变样,说这是“桐城样板”毫不为过,这种“样板”值得大书一笔。
就在同一天的安庆日报上,还有一条好消息,即起于安庆客运中心站、止于怀宁高河镇的安庆火车西站的公交“快1线”正式开通,加上之前的安庆到大渡口的大桥专线、安庆到枞阳的公交“快6线”以及城区到海口的511路公交车,使安庆城区与周边的县、镇都有了公交相通。可以肯定,这些线路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各地群众出行,同样可以肯定,其中也有类似桐城的经验,只不过由于是跨地域,其中过程更复杂艰难一些。
如今,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普及率日益提高,但不能取代“公交优先”;我市(含桐城)在城乡公交一体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没有骄傲的理由,我市地域广阔,乡镇众多,这些年建设了许多美丽乡村,乡间道路也不断变长、变宽和上等级,这种情况都要求城乡公交进一步延伸、优化,让全市人民出行更便捷、更廉价、更安全、更环保。所以,各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学习和借鉴“桐城样板”,桐城当地也应该继续强化服务、完善设施,共同让“公交优先”在全市普及,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从2014年8月,第一条由市区至孔城镇的城乡公交线路正式开通,到2016年率先在安庆市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桐城市以城区为中心通达各镇的“半小时通勤圈”全面建成,每天运行近300个班次,日均运送乘客2万多人次。(见1月19日安庆日报《视点》版《“城乡公交一体化”桐城样本》一文) (玉 森)
稿件来源: 《安庆日报》2017年2月10日05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