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8243
- 积分
- 3774
- 威望
- 25
- 桐币
- 473
- 激情
- 682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31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10-28
荣誉会员
 
- 积分
- 3774

 鲜花( 13)  鸡蛋( 0)
|
刘江茂指导职工生产
今年34岁的刘江茂(左二),是桐城市新渡镇杨树店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她从小就养成勤奋、独立、坚强的性格。由于家境贫寒,她只念完了初中。便外出拜师学习裁缝手艺,18岁时就在东莞一家港资制衣裳企业,从普通员工逐步做到业务主管。
在此期间,刘江茂时刻关注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年春节回故乡,她都给村上的穷乡亲捐上一百、二百的过年费,大约万余元。新渡镇是举国闻名的“塑料之乡”,她早有念头,想回家乡办厂优先聘用贫困户务工,让乡邻们在家门口就能致富。怀揣着梦想,肩负着责任。2007年7月,她辞去薪金丰厚的外企主管,自筹资金10万元,在故乡镇区租房办起一个小塑料制品厂。由于缺乏生产、管理与营销经验。小厂营利微薄,只够温饱而已。
2011年3月,刘江茂的小塑料厂迎春花开,她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桐城市人社局开展的民生工程——就业技能培训。课堂上,她认真听教授讲解创业理论并细心作笔记;实践课,她不厌其烦地考察、询问创业成功的经验与做法。为期10天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刘江茂熟练地掌握了企业生产、管理与销售等先进策略。由于有了全新的企业发展理念,厂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利润不断攀升。刘江茂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员工,改革工资分配方案,给员工以人性化的关怀,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她厂里,员工平均月工资5000元,高于同类行业。
刘江茂说:“我们不能光朝钱看。没有国家这项民生工程好政策,在家门口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我这个小厂恐怕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我得为乡亲们做点事,为家乡做点贡献。让乡亲们都走上致富之路,是我多年的一个梦想啊!”
由于刘江茂的善心与义举,客商更加佩服她的人品,更多的客户主动和她洽谈业务,都愿意把订单交给她来完成。现在她的厂里生意蒸蒸日上,订单纷至沓来。经过10年的辛苦打拼,“滚雪球”式扩大生产规模。刘江茂现在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各类塑料制品设备14台,年营业额2000万元,利税200万元。并优先聘用16位贫困户子女务工。
“回故乡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我很满足。但我更要感谢国家就业技能培训这项民生工程,是它给我插上腾飞的翅膀。有人说我是‘武大郎开店——专招矮子’。我就是要将就业扶贫政策精准‘滴灌’‘穷根’。”这是刘江茂的肺腑之言。
临别时,刘江茂问过去的“就业技能培训”这项民生工程今年继续实施,已改称“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可当真?我说是的。她得知我是民生工程报道员,认得的人多,求我帮忙让她再参加一次“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以求继续深造。回乡创业对扶贫带来的社会效应不容小觑。我见刘江茂一脸的喜悦与诚恳,欣然答应下来!(孙传银 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