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004
- 积分
- 52476
- 威望
- 101303
- 桐币
- 55062
- 激情
- 10618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659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6-2
管理员
桐城网 / 樊茂
- 积分
- 52476
鲜花( 129) 鸡蛋( 5)
|
叠嶂飞泉云炫彩,嶙峋怪石腾烟岚
——春游三道岩闲记
桐城地处江淮要冲,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境内多有古战场遗迹与传说。三道岩在桐西古陶冲境内,今属青草镇,古为三道关口,传为三国东吴陆逊屯兵之处。是一块未开发的原生态景区,近年来她的美渐为世人所识,常有文人雅士、户外运动者慕名探访,多有美文以记之。
岁在丁酉,时值早春,在胡子(胡卫斌,我们笑称他“三道岩主”,因他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宣传推介三道岩)的导引下,桐城网“走进三道岩,体验原生态”之旅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再次起航。三道岩尽得山水之趣,山有水而灵动,水因山而得势。山名王屋山,先民多以家族聚居,并以族姓为地名,辟如胡湾、蔡畈,此地有“王氏先茔”古石刻,有曾因兵毁的千年古刹王屋寺(今已修缮)。
考虑安全问题,大巴车停在新修复的王屋寺前广场,我们沿三湾河溯溪而上,踏着古栈道向山里进发。胡子不时在一些重要的分叉路口停下来遥指远峰,给我们介绍:那是铜锣尖、那是鼓山、那是军屯河、再翻过那道青山屏嶂便是潜山地界……
天气阴云,山笼罩在一片雾气之中,更显得虚幻而神秘。胡子告诉我们,这里是古战场,历朝多有屯兵,当年东吴陆逊兵出三道岩,败曹休于石亭。刘邓大军也由此挺进大别山,村中年龄稍长的老人能清楚的记得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自军屯河而下,由此过境七天七夜连绵不绝,走的就是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古栈道,一时金戈铁马战鼓喧天犹在耳畔。
三道岩的入口自王屋水电站始,在入口的小村旁,一块清光绪年间桐西三安铺乡间的禁采山林碑。通往三道岩的是一条天然峡谷,名卧龙大峡谷,雨季还未到,河床几近干涸,只少量清流沽沽而下,不时泛起晶莹的珠花,稍激者击于石上“如鸣佩环”。顺河道踩石而上,两岸青山尚未绿透,间有粉的映山红,或有奇花异草皆珍稀物种,空气清新不由让人深深地呼吸,奢侈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整个河床全石质,行不远,有“卧龙槽”横亘在河道中间,状若龙型,胡子指着两圆孔说:“此为龙角。”我视其形圆,似人工开凿而实为天然形成,甚感奇异。一石条卡于槽中,上有“龙眠处”字样,为今人欲刻字正其名,因受劝阻而不为。
我们置身于卧龙峡的怀抱,不时为发现的新奇景观所惊叹,或张臂欢呼,或捧泉迎风而扬……复前行,道路更加徒峭难行,不时被一弯积水阻隔,众人只能前牵后扶,沿巨石侧壁或有可踏足处小心行进。
据考证大峡谷的下游深邃跌宕的古河床里有中生代恐龙活动的记录。今恐龙化石已为河水冲刷罄尽,但化石床仍清晰可见,龙床边巧夺天工的龙椅及清可见底的龙池令人惊叹不已。
最为险要处,下有深潭,中有瀑布流下,虽值枯水季,仍见水流不止,岩石多有青苔,湿滑泛黑。好在近年来有热心人士在岩上注入铁钉、铁链,为攀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即便如此,女士、小孩与力弱者仍感攀登不易,大家你推我拽,在惊呼与呐喊中,一个一个都成功登上。虽累而大家又为征服这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屏障深感自豪,或席地而坐补充能量,或三五成群自拍留念,或有叮嘱注意安全、不要留下生活垃圾者……
岩有三道关,一关更比一关险,第三道关落差最大,丰水季时,水从上游军屯河倾泻而下,携雷霆之势喷薄而出。此时虽无水,但巨石阵间的流沙痕迹,可以想象水流时的磅礴气势,仿佛还能听到那雷鸣般的瀑声。仰首望去,远峰尤在雾中藏,从侧壁攀岩而上,有小径直通三道关,力怯者自此打道而回,而勇者直至峰顶,俯瞰岩下谷间来时路,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正所谓: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临三岩真英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