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3-31 20:2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面梭影 于 2017-3-31 20:28 编辑
楼主提到的通婚问题。我曾经在新疆乌鲁木齐的昌吉,以及库尔勒地区的塔什店山区生活过一年,发现维汉通婚确实非常少,维族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性,极少与汉人通婚。当然也有极个别的,我记得一个叫赛米的维族朋友,他的父母就是维汉通婚,赛米很阳光很帅气,有时候我会跟他开玩笑说我要有你一半帅就好了,肯定迷死一帮子小姑娘,赛米洋洋得意的说混血儿都是很帅的。其实我认为通常意义上的混血儿一般都是分国界的,像维汉通婚的下一代,在新疆当地被称之为“二转子”。
在宁夏地区,回汉通婚却是很普遍的,通常都是回女嫁给了汉男。楼主有一点说的很对,回汉通婚,汉人必须遵从回民的民族风俗,也就是在清真寺入教,入教就是宣誓信仰真主教,不改民族。结婚后成立的新家庭要遵从女方的习俗,包括不吃猪肉,狗肉等。但是这仅仅说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极少有汉人在思想上被教义约束。
回汉通婚后的下一代,在民族划分上,可以随父母中的任何一方,一般都是写回族,因为回族在宁夏地区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我一个宁夏的朋友,他母亲就是回民,他的民族划分也是回民,他本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我问他当初高考考了多少分,他说考了520分。这种差距显而易见,在我们内地,哈工大基本上和北大清华齐名的,没个620肯定进不去。至于其他的大学,比如宁夏大学,也是国内同类大学的一本,但是宁夏的回民孩子只要450分就可以上。
可以说宁夏回族自治区如今的很多回民,已经不是纯正意义上的回民,他们的血液流淌着我们汉人的一部分。在饮食习惯上,原本古兰经是杜绝教徒抽烟喝酒的,但现在抽烟喝酒的回民也越来越普遍。十多年前,在清真餐厅用餐,汉人也是不可以在店内抽烟喝酒,但是现在很多伊斯兰清真店,吴忠回民餐饮店内的酒柜上,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白酒和啤酒供客人挑选。可以说回民汉化的进程一直在不断的加快。
除了饮食习惯,在民族节日上,过去,回族只唯一遵从他们自己的节日,一个是封斋(封斋,简单的说,是指一个月内,每天只吃一餐,一般都是晚上或者早上,太阳起山到落山之间不可以用餐,当然,特殊体质的除外,比如老弱病者),斋月过后,就是隆重的宰牲节,每家每户都要宰牛杀羊,即使条件再艰苦的人家至少也得杀一只鸡,大户人家宰牛杀羊,通常会免费分一些给贫困的家庭,大家都是感恩互助,共同感受宰牲节的氛围,以及带来的幸福快乐。
除了宰牲节,还有一个更加隆重的节日———古尔邦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在古尔邦节里,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要回家团聚。
过去,回族是不过春节的,即使除夕夜,在他们看来跟平常的日子也没有什么不同。但如今,回民也加入了我们汉族春节的狂欢,载歌载舞,拜年祝福。
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大迁徙,大融合的缓慢过程,我们不妨在遵从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上,把一切交给时间去磨合去沉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