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刘成彦,是安徽省桐城市范岗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村官不是官,村民无小事,自任职以来我就倍感责任重大。我所在的新联村是省级贫困村,扶贫工作使我身上的责任和压力更重。
习主席在两会期间曾多次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自中央至地方,各级政府都在为打赢这场硬仗而奋斗。村级作为最基层政府机构,村官就是战斗在一线的战士,要上战场,直面敌人,啃硬骨头。村官扶贫不能停留在纸上,要从埋头案牍之中深入到田间地头,询真情,扶真贫。多少次我们脚踏黄泥,披星戴月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走在村组道路上,只为去贫困户家中询问近况,宣传政策。
作为21户贫困户的包保人,我不仅是帮扶单位和这些贫困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又是贫困户的直接帮扶人。每一户的家庭情况,通过前期的多次走访我早已烂熟于心。然后根据他们的家庭情况,与帮扶单位共同商量为他们制定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如:产业扶贫、转移就业、危房改造等。通过这些帮扶措施的落实,21户贫困户中有15户已实现如期脱贫,脱贫不脱政策,针对这些脱贫户我们还会定期进行回访,了解近况,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返贫现象,剩余6户今年也脱贫在望。
精准扶贫的“精准”二字就体现在因户施策的措施上,根据走访了解的贫困户家庭实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尤为重要。我包保的贫困户中,有一户叫李家付,是新联村小店组人。他常年帮人看守鱼塘,考虑到他可以采取入股的形式参与鱼塘承包,还可以利用鱼塘养鸭养鹅,是典型的产业扶贫的发展对象。我上门询问了他本人的意愿后,通过与帮扶单位协调,帮他出资入股,并送去60只鸭苗,这能让李家付拿到村级补贴和产业扶贫资金共计2800元的补助,待年底鱼塘分红加上60只鸭出栏,今年可以增加一万多元的收入;汪门组贫困户徐宏元,家中两个老人已是耄耋之年,育有一子是精神残疾,家中三人均无劳动能力,村里给三个人都申办了五保。这一户虽然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户,但因为家庭情况特殊,我经常去他家中,看望看望老人。我发现他家的土坯房有多处开裂,有的地方甚至漏雨,达不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今年4月我帮他申请了危房改造,修缮房屋资金不足的部分利用村扶贫专项基金帮其补足。因为雨季将近,我每天去督促工匠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5月中旬已经完工,房屋修缮一新。现在每次去,老人都会热络的拉着我陪他坐在长凳上唠家常。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好,政策好啊!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要漂亮的打赢这次战役,细致走访,摸清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是前提;了解政策,把握工作方向是基本;落实措施,助推贫困户脱贫是关键;定期回访及时解决返贫现象是必须。这些都还需要我们扑下身子,铆足劲头,扎扎实实苦干,干群齐奔致富路。
来源:中安在线安庆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