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窃桃不为偷
过去农村小孩多,生活异常清苦,时常觉得嘴里无味,总想弄些桃子梨子杏子什么的饱饱口福,自家有更好,自家没有,邻里的亲戚的他乡陌生人家的那树上挂着的,往往会早早进入我们的视野,必欲食之而后快。
农村人讲人情,日子再难,家中有一点好吃的父母总是让我们喊亲戚至友来家中做客或弄好送给他们。摊上这样的差事,如 那人家中有树上挂的熟了就特来劲。一般情况下,人家会弄点树上挂的给我们尝尝。
当正道走不通时,那时的我们也没少走歪道,没办法,那树上挂的太有诱惑力了。
为那树上几个果子我们可是下足了功夫。几个小伙伴合伙干,把人先去踩点,确定主人不在家再行动,行动时得有人望风,以防主人实然回归。上树摘果子任务则有身体灵巧者完成,以求最短时间内获最大收益,风险也最小。
虽计划周密,但有时还是出了问题,计划赶不上变化吗,如主人不从正道回家,或主人家狗狗不知从哪里窜出忠心报主,这都会让我们受很大惊吓。没得办法,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
逃跑时慌不择路,其代价可能惨重,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有将脚崴了的,我最难忘的一次是脚趾被竹尖戳了,那个痛字,至今铭心。
那时小该子多数品行尚可,偷仅限于树上之物,别人家的其它钱财是万万不能动的,那会上升到品行问题,可那时小孩子偷点桃子什么的一般不视为偷,算调皮类,这也是那个时特色。
正因如此,今天我们好多人说起过去偷人家树上物时津津乐道,无丝毫羞耻感。
他们在说着青春记忆,说着说着,不知不觉中,白发又添了一根,眼角的皱纹又多了一道。惟记忆中的果子永远是香甜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