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7月15日以来,桐城市出现大范围35度以上的持续高温酷热天气,7月22日开始已连续3天超过37度,最高气温达39度。市气象部门加强监测研判及预警,与农业、水利等部门沟通协调,开展高温天气对相关行业的影响评估。市卫计委强化组织领导,加大高温中暑的健康宣传力度,做好急救药品储备。市民政局开展“夏季送清凉”救助活动,为流浪乞讨、流动遇困的生活无着人员提供救助服务,发放降暑救助物资;对各镇敬老院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监管,落实各养老机构高温天气防暑降温措施。市农委印发紧急通知,指导做好水稻、畜牧业、渔业应对措施,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提高抗灾技术的到户率和到位率。市林业局启动高温天气应对预案,修订完善市镇两级森林火灾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市国土局针对合安高铁、206国道、S465省道及一批重点工程,测绘工作人员利用早晚时段赴外业测量,同时配备防暑降温药品,保障高温天气作业安全。市安监局成立高温天气安全专项督查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率队检查重点领域,加强危化企业做好高温季节防火灾、防泄漏燃爆、防中暑中毒“三防”措施。市供电公司针对不断攀升的用电负荷,实行公司领导带班制,调控中心、各供电所、各设备运维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成立23支保供电抢修队。市城管局增加主干道机械化清扫和冲刷频次,减少环卫工人温下作业;向一线城管执法、环卫作业人员发放防暑用品,城区均设立环卫工人休息点、爱心驿站。市住建局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做两头、歇中间”的方式,避免高温时期露天作业。市领导率队开展为建筑施工一线送“清凉”活动,为建筑工人送上毛巾、矿泉水等消暑品。交警、运管等部门针对高温天气期间采取错时工作,将警力重点布置在早、晚、凌晨高峰时段,深入各道路严查涉牌涉证、酒后驾驶、“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加强民警和交通协管员防暑降温和防病保健知识的教育,配备防暑降温必备品,提升炎热天气下交通管控能力。(高鲁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