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94|回复: 0

[第一时间] 桐城市扶贫专干朱根盛:驻村精准帮扶“真把式”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370

回帖

1809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1809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17-10-17 1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朱科长,这中秋节又来看望我们,真是太谢谢了……”家住桐城市黄甲镇汪河村张岭村民组的贫困户毛权民接过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朱根盛带来的月饼和慰问金一再表示感谢。

朱根盛既是汪河村的扶贫专干,又是毛权民的结对帮扶人,平时经常给毛老送米送油,还每月都来走访,唠家常、话脱贫……为的就是让毛老一家能早日脱贫致富。

毛权民是今年的拟脱贫户,妻子张金华前几年因病做了两次大手术,花了不少钱,导致家庭因病致贫。现在张金华仍须常年吃药静养。今年,在朱根盛的精准宣传和贴心帮扶下,毛权民知晓了许多扶贫政策并且应享尽享:“妻子生病享受了‘180’等健康扶贫,孙子上学享受了1000元教育扶贫补贴,发展茶园享受了产业扶贫到户资金补贴和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就连3000棵茶苗都是朱科长所在单位补贴的。细细算来,家里三、四亩茶园收入,再加上各种补贴,今年脱贫肯定没问题!现在的扶贫政策实在是太好了!”说起这些,毛权民和老伴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俩口一再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贫困户非常满意!”

毛权民所在的汪河村属典型的贫困山区、库区,受种种条件制约而成为全市2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贫困人口2043人,像毛权民这样的今年拟脱贫户还有145户498人,他们或因病、因学、或缺耕地、缺劳力……

今年四月底,朱根盛积极响应桐城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离开条件优越的机关单位、克服家庭及生活上种种困难,从市征收办来到条件艰苦的山区贫困村,成为了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名扶贫专干。如今,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朱根盛早已从当初的扶贫“门外汉”成长为脱贫“好把式”。

“朱科长刚到村就一头扎在脱贫攻坚第一线,‘5+2、白加黑’,带着我们村两委一班人走访贫困户,熟悉村情民情,摸清致贫原因,完善基础资料,拟定帮扶措施,因户施策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为我们村脱贫攻坚工作理清了思路、减轻了压力。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致富,群众对此满意度非常高!”该村村委会主任王亚兵深有感触地说。

除了要整理完善脱贫攻坚基础信息资料,让贫困户切实享受到应有的各种扶贫政策。朱根盛还关心关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日常走访中,他发现原红星村(现属汪河村)境内全长4.3公里的主干路因年久失修,坑洼不平,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沿途十多个村民组近千人的出行,村民对此反应强烈。在充分吸纳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后,朱根盛立马与驻村工作队商量,积极与交通部门沟通对接,成功将这条路列入了今年道路畅通工程改造计划,预计年底能完成道路硬化改造,届时,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该村松义村民组位于大山顶上,山高路远,由于高压线路长跨度大,村民生活用电电压低,朱根盛知道后,就联系当地供电所。经过多方努力,供电所答应为该村民组增架一台变压器。有村民向他反映安全饮水工程的蓄水池平时疏于管理影响了水质,朱根盛又积极协调村里组织专人对蓄水池进行了全面清理,村民们又重新喝上了甘甜的山泉水,村民都笑说:“朱科长以来,我们灯会更亮,水更甜了!”在朱根盛心里,只要群众反映的,不管大事小事,都是头等大事,他都记在心上,拎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小伙子能吃苦、能干事、肯钻研,角色转变快,业务知识精,对扶贫政策把握透彻、宣传精准到位,心中想着群众,办事为着群众,充分发挥了扶贫专干的尖兵作用!”作为汪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曹五四对朱根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产业是强村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朱根盛深知:只有以产业带扶贫、扩就业、促增收,才是落实精准扶贫、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关键措施和根本出路。汪河村经济基础差,村集体没有什么收入来源,要想顺利实现“村出列”的脱贫目标,只有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产业。朱根盛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协调各方资源,争取多方支持,为该村新建了45亩村级集体茶园和一座大型茶厂,又协调自己所在单位市征收办,为该村茶厂添置了一台大型制茶机械,为贫困户低价优质制茶提供便利。“茶厂可以每年为全村贫困户减少制茶支出15万多元,同时也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7万元。今年,加上光伏发电等项目创收,‘贫困村’出列也肯定没问题!”看着眼前一大片长势良好的茶园,该村党总支书记毛立新又满怀憧憬:“这片茶园三年后就将产生效益,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应该不成问题!到时,村级集体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增收,形成长久支撑了!”

“下一步,还要鼓励贫困户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贫困户选准特色产业项目,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同时准备将发展起来的村级茶园交给贫困户管理,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低投入、稳收益、零风险”的产业共赢发展特色模式。”对汪河村如期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朱根盛底气很足、信心满满。(潘月琴吴文舟)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