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安徽省委组织部发布一则干部任前公示,其中,现任合肥市委常委、巢湖市委书记胡启生,男,46岁,拟任铜陵市委副书记并提名为铜陵市政府市长人选。
胡启生
安徽桐城人,1971年5月生,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拥有北京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2015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此次公示通过后,胡启生将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70后”地级市市长之一。
曾被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1993年7月开始,胡启生在安徽省芜湖市人事局工作,历任政策法规科、局办秘书,办公室副主任。1998年9月,其在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现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攻读“比较政治学”专业博士学位。
自2000年1月起,胡启生成为北京大学与国家行政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1年7月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胡启生到安徽省委办公厅综合室工作,同年10月任助理调研员,2004年任省委办公厅综合室副主任。
2005年1月开始,胡启生任中共滁州市委副秘书长(正县),曾兼任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市青联副主席。2007年2月,其任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共合肥市蜀山区委常委、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2007年8月,胡启生升任中共合肥市包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2011年12月,胡启生任中共合肥市包河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12年12月,胡启生任中共合肥市包河区委书记。2015年7月后,胡启生曾任合肥市委常委、巢湖市委书记等职。
据媒体报道称,胡启生出生于1971年,不仅拥有北京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在2015年还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曾当全市厕所“总所长”上《人民日报》
今年3月,安徽巢湖全市厕所“总所长”上了《人民日报》。
据悉,巢湖市为了整治厕所配置不足、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成立了“厕所整治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总所长”,城管局中层以上干部分别联系一座公厕,并先后投入1800万元对市区内的8座公厕和56座旱厕进行改造。
“按照住建部公厕建设分布标准,巢湖城区28万人口应配置约100座公厕,但实际上缺口很大。”巢湖市委书记胡启生说,公厕是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的必备公共设施,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据媒体报道,这场由市委书记、“总所长”胡启生发起的“厕所革命”,在巢湖已历时近两年。2015年7月,胡启生由合肥包河区委书记调任巢湖市委书记。上任之初,胡启生发现巢湖的厕所存在“公厕少、设施老旧、卫生质量差,分布不均,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一个旅游城市,街面上竟然找不到厕所,当地百姓和外地游客想方便怎么办?”胡启生到任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厕所,他带领职能部门,一起研究全市厕所的地点、样式,并多次察看厕所建造。
胡启生发起的这场“厕所革命”,口号是“让老百姓如厕有家的感觉!”据悉,他首先“开刀”的,是全市的公务员。从制度上,合肥市专门出台文件,将旅游厕所建设纳入市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并建立了奖惩机制,由管理部门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
从行动上,胡启生则发动了全市所有机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厕所“清洁行动”。去年11月,各单位由领导干部带头、全体职工参加,手持拖把、抹布,清理厕所地面、墙面、水池的污渍。同时,有的单位还制作了电子宣传单,通过工作交流平台让全体职工传阅。
除了身体力行,机关单位的内部厕所也变成了面向老百姓的公厕。按照要求,巢湖市区里具备条件的21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厕所,全部实行了免费对外开放,还在路边设置引导标识,标准是“确保人们在500米的距离内能就近如厕”。
来源:大白新闻、北京日报、澎湃新闻、中安在线、新京报、中国经济网、凤凰安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