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1|回复: 0

磨塘世则学校旧址——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8-1-9 11: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磨塘世则学校旧址——卒子走遍安庆
磨塘世则学校旧址
——安庆近代革命系列
第142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马庙镇磨塘村的世则学校旧址。图一:怀宁丁柱中与其著作《巴斯德传》


世则学校旧址位于怀宁县马庙镇磨塘村,是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交丁柱中先生于民国期间(1930年)创办的。丁柱中,上世纪二十年代留法归来,追随陶行知先生,先后在南京晓庄师范、上海自然学园共事达七、八年之久,大力普及乡村教育,世则学校就是在这种思想引导下建立的。 为劳苦农民子弟开门,普及劳苦大众教育,这是陶先生的一生夙愿,也是世则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规定:除交书本费外,其余不收任何费用。从1930年至1952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该校从小到大,先后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世则所走的路就是中国农村教育改造之路,世则的精神就是陶行知倡导的“自立立人”精神。该校也成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怀宁教育园地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许。图二:世则学校外墙


上个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黄金十年,又称南京十年、十年建设,是指1927-1937年间建都于南京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执政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华民国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边疆民族政策等施政各方面皆取得了一定成就,整体为近代中国较高水平。图三:丁柱中年少像与陶行知名句


安庆的世则学校,也是那个时期创建的,该校校名牌匾,和学校大门两边写着十个大字:“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大门头上横书“教学做”三个大字,充分体现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大门的屏风上悬挂着陶先生的手写体《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将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礼堂后端的讲演台上方,高悬着陶先生亲笔题写的“自立立人”四个大字的巨型匾额。走廊的各个柱子上都挂着精制的长方形木牌,兰底白字,都写着治学做人的警句格言,多半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导。规模相当的图书博物馆,藏书数千册。其中很多是丁先生与陶先生等在上海创办《儿童科学通讯》时编著的儿童科学丛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学生爱读。还有许多植物标本,有些是师生们采制的。至今,有一部分还保留在枫林镇永红小学。图四:世则学校匾额


当时,世则学校开设的课程有: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常识、音乐、体育、图画、劳作、外语。高年级语文课还教一些文言文。学校重视书法教学。教师丁茂平写得一手好魏体字,学生请他写帖临摹,毕业时都有一定的书法功底。为普及教育,启迪民智,还创办了农民夜校,广泛吸取成年农民上夜校。学校提供灯油和学习用具,不收一文钱。学校自编“农民识字课本”,由教师和高年级住宿生担任教课任务。学校还为附近白天不能上学的穷人家的孩子开设夜读班,教他们念书、写字、算算术。白天课余,“小先生们”还把字块、词块、算术卡片送到田间和“牛背上”,帮助那些穷孩子学习。学校对夜校和夜读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定期考核,好的给予奖励,差的帮助赶上。据说,当时世则学校附近的成年人,不识字的几乎没有。图五:世则学校四方图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五月二十七日,日寇侵扰怀宁高河,人心惶恐,师生不安,学校被迫暂时解散。民国二十八年,学校恢复,学生增至六十余人。当年丁柱中逝世,丁承之继任校长。民国三十四年学校更名为“高河乡中心国民学校”,有八个班,学生231人,教员10人;民国三十七年增至10个班,学生400多人,教师15人。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教师一律保职,学校正常教学。1951年,高河区政府进驻学校,占用了全部校舍。区中心小学迁至丁家老破楼,世则学校停办。1984年,经县政府批准,在原校址恢复了“世则小学”。1996年,学校搬到约二公里外的磨塘村部,改名“磨塘小学”。原来校园及校舍闲置,至今仍比较完好地保存在那儿。图六:丁柱中与世则学校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图七:丁柱中与陶行知


丁柱中(1899年~1940年),丁家栗树嘴(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马庙镇磨塘岭村)人,著名教育家、科普作家、翻译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行者。1912年留学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归国后,追随陶行知先生教育救国、科教兴国的理想,先后在南京晓庄师范执教,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和各种工学团,以晓庄精神搞“科学下嫁运动”。著有大量科普读物和翻译世界著名科学家传略。在家乡创办世则学校。抗日战争期间,任怀宁县抗日动员委员会指导员,杀敌除奸。不幸因病英年早逝,终年41岁。丁柱中自幼聪敏好学,性格刚直。7岁上私塾,民国六年(1917年)秋,录取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成绩优异。十一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震旦是法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法语为必修课程。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法籍教授用法语和他会话,为他吐词流利而十分惊异。十二年秋,保送法国里昂留学,攻读电机工程。十六年学成回国。回国前法籍同窗女友请他赴“定婚宴”,意在结为伉俪,他故国情长,婉言谢去。十八年,经好友操震球介绍,到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任物理教师。图八:丁柱中画像与宣传墙


1919年3月,晓庄师生为反对英、日舰队侵入长江和支援南京下关工厂工人反帝大罢工,多次参加示威游行。1920年,丁柱中回到安庆怀宁老家,运用丁氏祠产(族产),创办世则小学,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园地。世则小学在民国二十年至1951年的二十年中,成绩卓著,闻名遐迩,为普及乡村教育做出重要贡献,也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图九:世则学校内设图片


陶行知二十年归国后,为科学救国计,于1921年在南京与丁柱中合办“自然学园”和“儿童科学通讯学校”,以晓庄精神,搞“科学下嫁运动”。经六年时间,出版《儿童科学活叶指导》、《大众科学丛书》等书。丁柱中为编辑出版负责人。丁柱中本人翻译了VaIIery—Radot著的法籍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巴斯德传》,于民国25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约三十万字,是怀宁县大部头译著的开宗。图十:陶行知像


丁柱中1899年出生于怀宁县高河埠丁家栗树嘴村。少时天资聪颖,且勤奋好学。上世纪二十年代,国人受新式教育本来就很少,留洋镀金归来的“海归”更是凤毛麟角,炙手可热,归国后大多在国民政府担任高官或在知名大学任教,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有诙谐的描述。而丁柱中回国第一站却去了南京郊外的晓庄乡村师范。图十一:世则学校大院


1927年,在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的郊外晓庄,一片农田之中有几排泥巴竹排稻草搭建起来的茅棚,上面贴着“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字样,茅棚里住着一群或西装革履,或长衫旗袍的年轻人,他们有时在茅棚里上课,谈笑,有时跟随附近的农民下田干农活,教他们识字。这就是蜚声中外的南京晓庄乡村师范,是留美归国的陶行知先生所创办。我祖父归国后的第一站就落脚在这里,担任晓庄师范无线电教师。图十二:民国期间能使用罗马柱比较少见


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定都南京之后,全国局势虽大体平静,但各地新旧军阀仍然蠢蠢欲动,内战一触即发。知识界经五四运动洗礼,逐渐抛弃儒家旧文化,接受以科学民主为主流的新文化,但在“中国向何处去”的方向性问题上,当时的知识分子分歧颇多,学说林立,有如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其中以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教育救国”为一大流派,聚集了大量教育科技界的优秀人才,又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最为瞩目。图十三:世则学校屋内


丁柱中从南京回到怀宁,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立即筹募资金在老家栗树嘴村创办了实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世则小学”。世则小学从1930年到1952年,为家乡培养了数千名毕业生。文革之后,怀宁县政府几度拨款维修。卒子见到世则学校时,转过荒草断壁,陶行知手书“自立立人”四个大字悬挂在校舍门厅之上。陶行知的导师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他的教育思想来源于杜威。种子不死,自可成林。图十四:除了丁柱中,还有更多丁氏义举


(本篇完)

2018-01-09


楼主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