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8|回复: 0

东正韩公祠碑记石碑——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8-1-26 1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正韩公祠碑记石碑——卒子走遍安庆
东正韩公祠碑记石碑
——安庆碑记系列
第143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东正社居委的一块韩公祠碑记。图一:珍贵的历史地图与明朝圣旨

    韩建,字公懋。辽西(今辽宁省义县西)人。元朝至正九年(1349年),以宗正郎中任安庆路总管,政尚清廉。元朝至正十一年,颍州(今安徽阜阳)、濠州(今安徽凤阳)、六安州(今安徽六安市)、亳州、宿州等地饥民纷纷揭竿举义,淮东淮西郡县多为暴民军占领。元朝至正十二年,天完红巾军占领安庆府宿松、太湖、潜山等县。图二:安庆守将韩建画像想像图
    韩建即本文的韩公,元末驻守安庆将军。红巾军起义之后,四面围攻安庆,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长江流域红巾军首领徐寿辉率部首攻安庆,但其辖地池州失陷,随后挥军转取江州(今九江市),杀死江西行省星吉后,又回攻安庆。图三:由网友提供的安庆各代志书上的韩公墓与祠位置
    驻守安庆的元军突围至池州,驻池州元朝江浙行省卜颜铁木儿决心支援安庆,以钱发给溃散的军兵,涣散的军兵又能死命抵抗,红巾军久攻不下,便撤围安庆,转攻周围县城及汛地,并攻克池州。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红巾军驻池州将军赵普胜率部攻安庆,与驻安庆的淮南行省左丞余阙和郡守韩建大战二十多天,重创元军。图四:由网友提供的韩公祠文献资料与卒子书写“大节堂”想像图
    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年)十月,徐寿辉部将陈友谅、祝寇率军自湖北沔阳沿江东下,“舳舫数百里,镇鼓之声动天地”,在安庆宿松县小孤山激战四昼夜,歼敌大部。图五:重修韩公祠墓碑记(明朝书法、雕刻真绝)
    驻小孤山元军水军元帅胡伯颜率残部败遁安庆,陈友谅率军追至怀宁县山口镇与赵普胜等红巾军会合,将安庆城四面围定。当时江淮东西均为红巾军占领,安庆城已成“孤岛”,为使百姓免遭兵燹之苦,陈友谅给安庆守将余阙写了劝降信,次又派出余阙旧友作为使者进城劝降,而安庆余阙对红巾军的劝降不但置之不理,还将劝降使者打碎牙骨后斩首东门,两军攻城战斗已势不可免。图六:韩建带领驻守安庆的官兵想像图(剧照)
    陈友谅随后召集军事会议,商定自东、西、南三门强攻,迫敌出城后聚歼,此计能够基本控制住守城军民于战火之间。按预定计划,连续攻城两个月,余阙只是据城固防,红巾军只得等待战机。图七:重修韩公祠墓碑记局部
   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正月初七,正值南风,红巾军自山口纵火舟烧毁元军江上联舰,火入南门,安庆城随后被攻破。红巾军进城后,再次要求余阙放下武器,并许以官职,但余阙坚持抵抗到底,元军于巷战中死者以千计,余皆降,安庆守将余阙自刎沉水死,陈友谅令将军赵普胜驻守安庆。图八:元末明初战争频发
  元朝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朱元璋自集庆(今南京市)派遣上将军徐达、佥枢密院事廖永忠、张德胜等进攻安庆的红巾军。廖永忠领水军沿江西上,攻克安庆东门水寨;徐、张领步军自无为陆路夜袭浮山寨并破斩潜山。安庆四面受敌,战情紧迫,但守军赵普胜骁勇善战,守安庆仍能固守无恙。图九:重修韩公祠墓碑记整体与韩建将军雕像想像图
    朱元璋为了拔除陈友谅的前哨堡垒安庆城,便设计陷害赵普胜,暗遣客使到友谅军中挑拨离间。陈友谅中了朱元璋的诡计,他以会师为名,自江洲猝然率军来安庆,捕杀了赵普胜。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朱元璋轻克安庆,留赵伯仲镇守。图十:韩建率领军民抵抗入侵来敌
  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夏,陈友谅于南京采石矶杀徐寿辉,自称帝。翌年七月派大将张定边夺回安庆,朱元璋的佥院赵伯仲、安庆知府谭若季弃城逃跑。八月,朱元璋亲统大军水陆并进,攻击安庆,当时有陈友谅部将张志雄,英勇善战,原从赵普胜共守安庆,对赵普胜的冤杀非常不满,遂降了朱元璋,并“尽献其取安庆之策”,城随后又被攻破。图十一:重修韩公祠墓碑记局部
    元末明初,安庆地区反复被各路大军征战,尸骨遍野。十里不见人烟、百里难见村落。安庆地区陷入长期的动荡之中。据《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记载,元朝后期安庆宗正郎中(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韩建之守安庆。图十二:战乱来袭兵荒马乱,需要能人稳定军心
    元朝末期,安庆总管府的大厅余阙为表彰总管韩建守御安庆城的功绩命其厅名为大节堂并作大节堂记。余阙(1303-1358字),字廷心,一字天心,元朝庐州(今合肥市)人,先世为唐兀氏居河西武威元统(1333-1335年)进士累官监察御史至正十二年(1352年)出守安庆任都元帅淮南行省左丞与天完红巾军各部相拒七年,被陈友谅所围次年城破自杀沉于城西清水塘。从这段文字记载,可以了解到,当年安庆守将余阙为当时安庆守将韩建立有大节堂碑记。图十三:重修韩公祠墓碑记局部(乾隆二十四年立)
    当年,韩建任宗正郎中,驻守安庆。其政清净,有敌军来攻打的,常常不能取胜。韩建在安庆为官三年,周边被敌军攻打多达六次之多,好在受到百姓拥护,能够将敌军打败。韩建当年所采取的办法有,巩固安庆城防,杀死一些不听将令的士官,安庆城百姓由于常年兵荒马乱健壮的兵丁并不多见。这时的安庆城有城却无防守,周边起义军常常过来攻打,安庆城反复在攻打和被攻破城之间。图十四:各路大军常常攻打安庆地区
    元末明朝初,安庆城郡所治属有六个县,西至于怀宁县,再过去就是潜山县,再过去就是太湖县。这些地方有些百姓虽然有身体素质,但基本没有什么文化,没有思想,所以打起仗来,基本一打就散。武而安庆东至于池州,又东至于姑孰,这些地方的百姓就相对有一些有思想的谋士,他们不以死伤为祸,能够帮助将帅参谋战局。图十五:重修韩公祠墓碑记局部
  元末时,韩建作为安庆的郡守,由于“其政清净”、“击贼”时“部署寮吏为战守如恒日”等等卓越的功绩,余阙抵安庆时,为表彰韩建之功,自提“大节堂”,并作《大节堂记》,后以此名建大节祠,现祠已不存,地址位于大王庙街大王庙小学内,卒子小时候曾在这里上过三年的小学。图十六:元末明朝初期的火炮与将服
    大王庙小学建在大节祠堂旧址上,原名为大节祠小学,文革期间曾更名为向阳小学。因学校依大王庙街而建,文革结束后,又更名为大王庙小学,沿用至今。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同安局地址设于“大节祠”内。该局以送诊施药、办义塾为主,直至抗日战争停办。图十七:重修韩公祠墓碑记局部
    韩建督军守安庆期间,同各路起义军历经大小百余战,先后击退各路起义军对安庆的十一次大规模围攻。后来天完红巾军全师围攻安庆,战船蔽江,连接数百里。韩建督率守城军苦战,为保住安庆城池,朝廷录功加封其为中奉大夫,秩从三品。不久,陈友谅军攻破安庆城,韩建卧病被执,骂不绝口,被用门板抬去,不知所终。明朝成化年间,从知府徐杰提议,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安庆知府胡缵宗访得其遗骸埋于康济门外江岸,遂于小南门江畔建墓和祠。明朝正德后,先后在鸳鸯栅、西门外、鸭儿塘等处建有韩公祠。图十八:将来安庆能够为守安庆将军再次重建韩公祠墓时,希望能够立上石俑(想像图)
(本篇完)
2018-01-25

楼主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