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扫扬尘》
儿时过年,腊月二十四一过,大人就开始忙了,忙年货、忙清洗、忙家里扫扬尘。奶奶说:“家扫干净,穿的干净,人心情好,过年那才喜庆。”
那日,赶上个好天气,母亲早早喊我们起床,扯开一床床被褥,把被里和被面放进大木盆里,用温水融化洗衣粉泡上半天,然后在塘边石板上使劲搓,泡沫跟棒槌起落,污水哗哗地随水流……母亲接着再洗家里所有人的外套内衣,就是奶奶头戴的黑绒帽,也要洗的,洗好了,晒干了,衣服都叠起来,规规整整地放进箱子里。拆洗的被褥也晒干了,被褥被母亲飞针走线地缝合起来,既软乎又暖和,闻着,还散发出阳光般的味道。
奶奶也不闲着,把碗柜里,坛坛罐罐,大盘小蝶,瓜子拼盘,全拿出来,烧一大锅热水,洗净沥干,再放回原处。弟弟在一旁,时不时地点燃个小鞭炮。奶奶手不闲,嘴也不闲地哼着歌;“过新年,新年到,放鞭炮,鞭炮蹦蹦跳,新年真热闹!“我和弟弟听着听着也跟着唱了起来。
家里家外那些脏活累活,当然是父亲去做的。奶奶说:“首先把烟囱道里的烟灰,打扫打扫,烟道畅通,烧锅火旺,日子顺畅。”父亲头戴个草帽,拿个竹丝扎成扫把,蹬上梯子,爬上屋顶,扫把插进烟囱道里,一番旋转,烟灰扑筛筛地从锅洞口往下掉,烟囱打扫干净了,接着父亲踩上板凳,举起扫把,房梁、门框、墙壁、窗子一遍遍地清扫,直到透出亮光来。然后再用锄头掏鸡舍、猪圈,厕所,粪土清除后,猪圈湿草,再次换上干稻草。奶奶察看了一篇,满脸笑呵地说:”老祖宗要是回来过年,如果看见了屋里屋外收拾得清爽干净,也会高兴的,暗夸这儿孙不懒很勤快!“
年近了,父亲骑自行车带着弟弟进城泡澡。那年月没有淋浴,更没有桑拿了,只有一池子热水,任由人们尽情享受泡澡。乡下女人不大进城泡澡的。父亲和弟弟傍晚到家。弟弟洗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光滑,父亲满面红光,蛮精神的。接着父亲从帆布包里,拿出葵瓜子、多味瓜子、傻子瓜子、芝麻糖、冬瓜糖,还有洗澡罩子。晚上,母亲烧了一大盆热水,把洗澡罩绳子挂在屋梁上铁丝挂钩上,让我坐在大盆里,把洗澡罩子围起,顷刻,罩内热气腾腾。奶奶拿来毛巾香皂,坐在澡盆边,边搓洗边说:“身上脏,洗光光,清爽爽,过新年,好成长。”尽管我的皮肤,被搓的有些疼,却也润滑舒服。
过年大人和小孩都要剃发的。那时候的剃头师傅,专业上门理发,平时理发不收钱,到了腊月里才来收一年的剃头钱。剃头师傅来了,父亲拿个椅子,放在门口香樟树下,喊来弟弟剃头。弟弟头好剃,剃头师傅的推子,从头底下打转转,往头顶上走,不大会儿,小平头就出来了。父亲剃发慢些,除了刮胡子,耳筢子在耳朵里旋挖着,父亲眯着眼,微微地笑,似乎一年的疲劳,烦恼就在那一刻全然消失了……
回顾,乡下那些扫扬尘的习俗,虽说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但年年过年,一如既往,清扫家里的尘灰,即便天天打扫的,也还要彻底地清扫清扫。“除旧尘,迎新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