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51|回复: 0

[第一时间] 桐城 多元经济 乡村振兴“助跑器”

[复制链接]

3206

主题

3054

回帖

9305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9305
QQ
鲜花(25) 鸡蛋(3)
发表于 2018-2-28 10: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陆 飞 本报通讯员李江舟 “要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现存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提乡村经济要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桐城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发展新理念,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整合资源,创新举措,优化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供了机会,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思路,为农民致富开辟新途径——
  2月4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出炉,“要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现存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近年来,桐城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发展新理念,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整合资源,创新举措,优化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供了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
  桐城市先后创建了双新、范岗两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在印刷包装之乡的新渡、双新,在制刷之乡的范岗选择了两个孵化基地,辐射的创业人才多,特色产业鲜明,富余劳动力密集,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将更加明显。同时紧抓落实相关扶持奖励政策,提供健全的园区公共服务,以利于初始创业者轻装入园、轻松创业。截至目前,两个园区已吸引农民工创业企业30余家,带动周边乡村转移就业人员800余人。
  要发展多元化经济,关键在发展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桐城市还大规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路径,提高就业质量。2017年年初出台《桐城市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确定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模式,当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900名,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600名、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300名。
  在桐城市雪花池家庭农场,返乡创业的汪启航从流转土地种植粮油起步,逐步向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和营销、休闲体验式农业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发展,并自建“农夫商城”O2O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建成160个村级服务网点,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带动村民就业,年助农增收350万元。公司采用“农场+基地+农民+公司”的模式,发展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休闲观光,呈现出从传统农业经营到三产融合发展的新特征。
  企业进村入户,乡村发展百花齐放
  “离家近,能顾家还能挣钱,我现在是试用期,每个月保底工资1500元,两个月后按件计算,听说熟练工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呢。”在桐城市黄甲镇向阳村扶贫车间,村民汪桂云一边熟练地操作着电动缝纫机一边乐呵呵地说到。
  宽敞明亮的厂房里,一排排电子缝纫机发出哒哒的轻响,一块块零散的布料在村民们的巧手下变成了时尚的服装。据了解,向阳村地处山区,距离城区较远,务工极其不便,能在家门口就业做到挣钱持家两不误是很多人的心愿。今年来,黄甲镇采用“公司+车间+村民”的生产模式,与服装公司合作,提供车间厂房,将服装加工的缝纫工序搬到车间内,引导有就业意愿的村民到车间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这是桐城市吸引企业入村,提供就业岗位,引导村民就地就业的一个缩影。”桐城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周朝进介绍到,近年来,桐城市学习先进发达地区成功经验,打破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为企业入村、项目落地提供条件,结合产业脱贫相关政策,推动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在乡村落地,目前,全市26个重点扶贫村全部配有扶贫车间,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平台。
  与此同时,桐城市还大力扶持居家就业,发展多元化就业途径,让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村民都能安稳就业。在“塑料之乡”双港镇,随处可见的家庭工厂和手工作坊,一台机器一个人,坐在家里不出门,工作时间自己定,只要做好货,一个电话就有厂家上门送收货。
&#8195;&#8195;“技能培训只是开始,资金扶持才是农民转型发展的”定心丸“,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桐城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到,2017年市财政局与农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桐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奖补资金管理细则>的通知》,明确培训资金使用范围,做到及时、按比例、分段、全额拨付,有效管控培训资金。国元保险汇同桐城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江淮村镇银行为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粮油、畜牧、电商等产业,提供贷款保险业务49笔,扶持职业农民49人,贷款总额达2790万元。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