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5|回复: 0

[第一时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市农委致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复制链接]

3206

主题

3054

回帖

9305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9305
QQ
鲜花(25) 鸡蛋(3)
发表于 2018-3-27 1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市农委致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QQ图片20180327101502.jpg


QQ图片20180327101452.jpg
  2017年 各项工作再创辉煌

 2017年,市农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成功主办三场省级以上行业现场交流与研讨会,先后荣获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全国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全国畜牧技术推广示范站”、“全省农委系统先进单位”、“全省种子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全省农业环境监测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坚持主业不松懈,主要农产品持续增产。全市粮食总产达到42.5万吨,增长18.4%。春茶总产470吨,增产22%。商品菜播种面积8900亩,同比增加1000余亩,总产量1.85万吨。肉蛋总产9.8万吨,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2%。

  坚持改革不松懈,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圆满收官,成果数据率先通过省级和农业部质检。农村“三变”改革启动,全市15个试点村和26个重点贫困村同步开展,涌现了龙山村学堂组、石窑村和兴农油茶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典型。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45.3万亩,流转率达到72%。完成禁养区39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

  坚持发展不松懈,现代农业初具规模。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强项目整合,实施19个示范项目,建成一批现代农业发展示范点,示范区特色亮点初步彰显。组织实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完成11个快检室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不断提升。900名新型职业农民获得培训。坚持服务不松懈,各类主体生机勃发。全市拥有家庭农场5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0个,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示范社1个,新增安庆市示范家庭农场7家、示范社19个。全市拥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0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商标达到200多件,拥有绿色食品46个、无公害农产品23个、有机农产品20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桐城大米、桐城小花茶叶、桐城水芹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雪花池家庭农场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全市农产品加工值达到162亿元,增长13.6%。

  2018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市农委将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新优势,和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产业、生产、经营与服务体系,夯实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发展的基础。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联合体数量稳居安庆市第一,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稳居安庆市前列,在全省有位次,新增一批“三品一标”农产品,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预期目标42万吨,肉蛋总产10万吨,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动植物疫情。

  着力抓好质量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各项科技措施的推广力度,加速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认真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检疫工作,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加强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开展合作共建蔬菜基地建设工作。认真实施田间工程项目、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源头治理,落实主体责任,抓实宣传引导。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加强农产品监督抽检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品质提升。加强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环节监管,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着力打造农业品牌。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以上,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新格局。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推进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农产品质量品牌升级工程,“三品一标”农产品覆盖率达到60%。扩大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组织好桐城展团参加名优农产品交易会。

  着力抓好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耕地流转率达到72%以上;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家、示范家庭农场2家,安庆市示级示范合作社5家、示范家庭农场3家。加快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新增省级以上服务主体3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采取措施吸引、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着力抓好三产融合发展。做优一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优质专用粮食比重,品牌粮食生产达到15万亩。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整体水平,推动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推进三产融合示范点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引导产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新增亿元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5%以上;做活农村第三产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流通企业,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流通服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全力助推鸿润集团大宗羽绒收储和交易平台建设,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1-2个功能齐全、具备示范带动的田园综合体。提升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互联化+现代农业;创新融合机制。打造产业融合领军型企业,发展多类型产业融合方式,培育一批集专用品种、原料基地、加工转化、现代物流、便捷营销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产业融合先导区。

  着力抓好农村改革。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巩固集体所有权、保护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逐步完善“三权”关系。充分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效能和作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建设、完善和运用。建设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落实市场建设和市场运行财政补贴,鼓励和引导各类农村产权进场交易;启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厘清农村集体“三资”情况,为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奠定基础;扎实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完成全市试点村改革任务,提炼先进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三项民生工程。完成6个快检室建设,完成新型职业农民900人的培训任务;搞好农业面源治理。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和农业部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加大病虫害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综合防治工作力度,建设水稻、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坚持还田为主,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开展“油-稻轮作”种植模式面源污染长期监测,实施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继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72处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构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抓好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整合,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整体水平。争创桐城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持续抓好招商引资和精准扶贫。突出产业招商,认真做好第六招商团办公室工作。开展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组织重点贫困村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组织实施好产业扶贫到户项目。 (李必好 陈先 何传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