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9|回复: 0

方山龙涧古石桥桥墩——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8-3-27 16: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山龙涧古石桥桥墩——卒子走遍安庆
方山龙涧古石桥桥墩
——安庆古桥系列
第146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最著名的一座古寺通往山脚的一座古桥桥墩遗址。图一:龙涧上游

     大龙山主脉西麓大龙山镇百华村境内,方山山腰处有一古庙、庙基立于龙首之左。大龙山秀嶂叠峙,重峦层出,素有“安庆翡翠”之称。山势自西向东起伏绵亘,山体雄伟,山形逶迤,远望蜿蜒似龙,因而得名龙山。又因其北面也有一座龙山,这样安庆市就有两龙山,于是按面积将南面龙山称“大龙山”,北面龙山称“小龙山”。在大龙山有一处山湾,此处从明朝就有寺庙,后来经过几百年演变,现在已经建成四座寺庙,小小的一个区域为何有众多寺庙?卒子从龙涧一个古石桥桥墩说起。图二:流水从门涧上飞瀑而下
     大龙山四面环水,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接石门湖,北靠菜子湖。其间有“龙山晓黛”、“螺岛晨曦”、“石塘夜月”、“平湖垂纶”、“乌龙吸水”、“翠岛流金”、“船头观日”、“打杵上天堂”等自然景点;有龙山寺、观音寺、中方寺、圆照庵、海潮庵等人文胜地。图三:此处上下约高十多米
     元朝时期,大龙山建有一座小庙,名为龙泉庵。这个龙泉庵从山脚步行上去,约三公里山路。据了解,龙泉庵始创于元朝,龙泉乔灌兼茂,花草并繁,有长松绿柳、秀竹丹枫等针、阔叶乔木。大龙山素有“独不类他山”之美誉,故历代名人墨客到此游览题咏,使之人文自然融为一体,成为皖省旅游佳境。龙泉寺得天独厚,盘踞龙山之首,汇集龙山精髓。周边景致极尽灵秀,四季风光美不胜收。春季繁花似锦,漫山飘香;夏天峰峦滴翠,泉瀑欢鸣;秋时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冬日银装素裹,晶莹剔透。龙泉寺历史悠久、人文蔚跂,风景秀丽,佛佑灵异。骚人游客,观光必至。图四:麻石桥墩     
     龙泉寺据了解始建于元朝。元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大江南北许多地方相继爆发了人民的反元斗争,蒙元王朝迅即土崩瓦解。元亡后,各路起义军互相倾轧,争夺天下。安庆在历代战争中,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元至正十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安庆之战当属安庆军事史上最为激烈的争夺战之一。图五:龙涧(有人称白龙涧、有人称黄龙涧)
    公元一三五八年,陈友谅由黄州领数十万大军顺江东进,意在一举夺取安庆,攻打盘踞在南京的朱元璋部。时受龙凤朝皇帝郭子兴封为吴王的朱元璋亲率大军前往救援,与自称大汉皇帝的陈友谅激战于安庆,结果吴兵被汉兵团团围困。他的手下见金陵的天然屏障,南京的西大门——安庆即将失守,认定京都难保,纷纷逃离,朱元璋自己也做好了战死的准备。六月的一天,陈友谅的大汉军攻进了安庆城,朱元璋率部仓皇撤退,退往有险可据的大龙山。汉军穷追不舍,将朱部杀得四分五裂。图六:麻石桥墩经历四百年风雨
     朱元璋只身逃到大龙山一间破庙,追兵尾随而至,并大声呐喊:“活捉朱元璋,赏银一万两!”朱元璋慌忙中一头钻进破败不堪,布满蛛丝的龙王神龛中,浑身打摆子似地战战兢兢,双手合掌,结结巴巴地祈祷道,随后兵丁走返,当夜又下瓢泼大雨,平地三尺深,山洪爆发。朱元璋用战刀将庙边竹木砍来,用藤条编织一只竹筏,趴在上面,双手拽紧,随着山洪冲下山去,一直漂到大龙山下的长江,翌日,被自己的水军救上船去。图七:麻石桥墩做工优良
  至正二十三年,即一三六三年四月,陈友谅乘朱元璋率主力往救安丰,江南空虚之机,以号称六十万的大军于十一日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得讯后,于七月初六,亲率舟师号称二十万往救洪都。两军会战于鄱阳湖上,朱元璋军采用火攻,陈友谅兵败身亡,主力伤亡殆尽(参见《读史方舆纪要》和《明史》载“鄱阳湖之战”)。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攻克武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大汉政权灭亡(参见《明史》“武昌之战”)。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即皇帝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派员前往安庆府督促修建大龙山龙王庙,敕封庙神为“天井顺济龙王”,并将其与马皇后亲生爱女册封为“安庆公主”。可见朱皇帝对大龙山龙王庙的敬畏之心。图八:大龙山龙涧石桥周边
  大龙山风景区有景点二百多处,其中人文景观三十五处,大多麇集于龙山寺周边,因此该寺人文蔚然,古迹密布,成为旅游者必至的文化景点达十几处之多。在龙泉,又称龙湫,即清朝咸丰所题的“天井龙湫”。上游不足一公里有一处龙涧,位于龙王庙后山不足一公里处,涧深无底,传说下通长江。涧的四周石壁峭立,高四丈多,石罅中长有秀竹古松;龙涧的北面高峰耸立,其间涌泉飞瀑,终年奔流不息。显示出勃勃生机。图九:大龙山山径间还保留着石桥的构件
  再向上约一公里就是著名的龙泉庵,现不存。根据《怀宁县志》记载:该庵建于宋元时期,历经几个朝代,明、清朝最为旺盛。那时,规模宏大,僧尼多至上千人,是信徒香客和文人墨客必到之处。其中不少武僧,他们身怀绝技,武艺高强。据说,日寇进攻安庆时,他们与日寇血战,痛歼鬼子,最后全部壮烈牺牲。龙泉庵与龙涧之间,方圆十里之内自然风光千姿百态,特色景点星罗棋布,其峰峻、岩险、岭崇、壑深、洞幽、石怪,溪流清澈,泉水叮咚,瀑布奔泻,林涛滚滚,奇花异草,珍稀动物,真是钟灵毓秀,美不胜收;一经游赏,终身难忘。图十:麻石桥墩
    龙门桥,是建于大龙山龙池寺与龙泉庵之间的一座古石桥,明朝嘉靖年间有义士联合大龙山镇村民众人修此桥,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有义士都曾修过此桥。现桥拱已不存,或被拉到山下,或被铺路在山间。现存世是清朝乾隆年间大龙山一带居士通过化缘筹资又重修此桥,此桥为单孔麻石石拱桥。现桥面已不存,独留石桥墩。图十一:麻石桥面构件散落在山径间
    明朝时期,安庆各地均有义士善举,捐建石、木桥举不胜举。明朝嘉靖年间有义士联合众人修此桥,桥墩为大龙山本地产麻石砌成,整齐化一,桥头原立石碑,现不存。但桥庙尚存,桥庙里有怀宁县正堂的褒奖“万古流芳”等字样。原来,大龙山此石桥一座,系通往五横、杨桥等地必经之路,大龙山有本地义士等重建善桥之由,修葺卜庶。此石桥桥墩为单孔,跨径五米,长约十米,宽约二米。均由麻条石垒成。图十二:明朝麻石桥墩
桥墩用大型石料砌成,桥墩上面按桥面宽和条石厚凿成槽,使桥面和桥墩连成一体。所有建桥用的石料都经过精细加工,对缝严密,桥墩与桥面之间均用楔形铁块销索,整个桥成为一体。此桥修成后大大方便了府、县传驿和人民的往来,被称为“龙门桥”。图十三:明朝麻石桥墩
(本篇完)
2018-03-27

楼主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