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8
- 积分
- 56
- 威望
- 1
- 桐币
- 12
- 激情
- 13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7-22
文都童生
- 积分
- 56
鲜花( 0) 鸡蛋( 0)
|
文 / 黄向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清明时节,已故九年的奶奶的音容笑貌在我脑海中却越发清晰。
我小时候,农村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但我从奶奶身上却未看到丝毫。听妈妈说我出生时奶奶挨家挨户散糖果,逢人就说:添孙女也高兴!儿时,我体质弱三天两头感冒发烧,印象中在床边陪伴时间最长的是奶奶,不是给我剥瓜子,就是用水瓶盖盛一小盖自制的山芋条子(山芋蒸熟、切条、晒干、油炸),瓜子薯条在八十年代是罕见的零食,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着。
我上高中后,学校离家远,为了省路费,两三个礼拜才回一次家,返校时奶奶经常从口袋里摸索出十元、二十元……塞给我,说在校不能苦着,一周也打两餐肉吃吃。学校的馒头好吃,每每回家的那个周末我都买几个馒头回去给奶奶。上大学后的一个寒假,拿到挣的第一笔家教工资后就去超市给奶奶买了一床超市里最好的电热毯,回家后发现爸爸已给奶奶买过了,正失落时,奶奶孩子似的笑不拢嘴地让爸爸把床上的电热毯换成我买的,说孙女买的肯定更暖和……
奶奶一生勤俭、善良、怜悯弱小,有着一颗菩萨心肠。要饭的乞讨的经过我家都会满意地离去。那时生产队里村里有个叫大寨的年轻人很小失去父母,长年在外漂荡,回来常落脚我家,喊奶奶大妈。奶奶每次都拿家里最好的饭菜招待。后来,大寨精神失常,有次从外面回村后不走了,大伙好心为他在生产队牛棚旁建了一间小屋给他。几乎人人都躲着,几个上年纪的村民偶尔送点吃喝,奶奶几乎天天送饭,直到一年多后大寨去世。
小时候,家里人多田地也多,爷爷、爸爸妈妈、姑姑叔叔上班的上班,干农活的干农活。家务活、菜地都是奶奶一个人揽下,每天奶奶都第一个起床,晚上也是最后一个上床休息。周而复始,不知疲惫。渐渐地,日子越来越好了,叔叔姑姑都成家了,哥哥和我也上了大学、工作了。奶奶不用那么劳累了,但仍然闲不住,看见我洗碗硬把我拖走,她洗。可天有不测风云,在奶奶七十二岁时被查出肝不好——肝腹水。爸爸带她寻医问药,吃了好几年的中药,一年至少上百副。印象中妈妈几乎每天都在给奶奶煎药。后来奶奶食欲不好,妈妈就熬米糊。期间几次病重时爸爸和叔叔姑姑们送奶奶住院治疗,轮流护理……最终奶奶还是没熬过去,七十八岁那年,奶奶在我们的不舍中去了天堂。
今天又是清明节,奶奶,我想您了,您的孙女长大了,您还记得我的样子吗?但愿天堂里没有病痛。
(作者黄向梅,系桐城市第八中学英语老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