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42|回复: 0

[第一时间] 桐城:高山云雾出好茶 小镇做好脱贫“茶文章”

[复制链接]

3206

主题

3054

回帖

9305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9305
QQ
鲜花(25) 鸡蛋(3)
发表于 2018-4-6 11: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广网安庆4月5日消息(记者徐鹏)在桐城市西北群山深处,坐落着全市海拔最高的村——黄甲镇杨头村,这也是高端茶叶“桐城小花”的核心产区。然而,过去这里山多地少,村里没资源没产业,交通不便利,茶农收入很低;随着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这座小山村拥有了优质茶叶基地2500多亩,村民们户均年收入翻了两番,茶产业已成为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QQ图片20180406115054.jpg
黄甲镇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央广网徐鹏 摄)
  杨头村平均海拔800多米。4月上旬,这里空气温润中,光照适宜,云雾缭绕,葱郁的茶树生长在土壤肥沃的半山腰上。
  一踏进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茶香瞬间扑鼻而来,刚刚加工好的这季新茶,有序地摆放在袋中。央广网记者看到,烘干的机器茶叶不停地工作着,几名工人在茶叶烘干冷却后,再进行装袋。
  别看这里的面积不大,却凝聚着杨头村人脱贫致富艰辛历程的缩影。“过去一家一户茶园管理和加工都很松散,茶叶品质难以控制好,茶叶市场占有率不行。”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忠平说,“合作社成立发展到现在,已拥有450多平方的标准化钢构厂房和多套成型的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有优质茶叶基地2500多亩,其中1000亩连续获得有机茶认证。”
  央广网记者了解到,为保证茶叶品质,合作社在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标准化采摘、品牌推介等方面,充分做好了统筹工作。同时,统一采购茶叶专用肥、饼肥,以及社员收集的农家肥用于茶园施肥,坚持人工除草,严禁使用化肥和除草剂。引导社员把好茶叶采摘关,杜绝老叶、黄叶、茶果、梗蒂,多出头茶,提高茶叶附加值。
  据王忠平透露,合作社社员110户,其中有70多户贫困户,目前已经全部脱贫。在此之前,当地村民户均年收入仅有6千元,现在户均年收入已达到2万多元。据他介绍,杨头村可采茶园一共有3000多亩,如今的有机高档茶叶(极品)的售价能达到每斤2000多元。
QQ图片20180406115057.jpg
黄甲镇向阳村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央广网徐鹏 摄)
  作为一个纯山区镇,黄甲镇在脱贫攻坚战中,打出以产业为抓手,培育龙头企业、激发自身动能的“组合拳”,除了做好“茶文章”外,还建设扶贫车间带动就业,带领农民逐步走上致富“特色路”。
  “工厂现有18人,主要出口舞台服装。员工都来自本村,大多原本在家要照顾老人没办法出远门务工,现在在这每月工资能有3000多元。”在向阳村服装加工扶贫车间,黄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潘东香告诉央广网记者,向阳村采用“公司+车闹+贫困户”的生产模式,与服装公司合作,将服装加工的缝纫工序搬到车间内,导有就业意愿的村民到车间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目前,在黄甲镇这样的扶贫车间越来越多,全镇8个村已全部建设有扶贫车间。潘东香说,通过这种工作方式,老百姓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面貌也更好了。”
  央广网记者了解到,桐城市黄甲镇下辖的8个行政村全部为贫困村。该镇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641户,共9136人。近年来,黄甲镇以产业为抓手,培育龙头企业、激发自身动能,在脱贫攻坚战中走出了一条特色脱贫路,目前8个村已全部脱贫出列。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