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桐城市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动摇,紧紧围绕“五五二”工程,积极抢占人才高地,引进、培育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有力地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政策融才。制定《关于实施“文都英才”五大行动计划、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的意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引进“高精尖”特殊紧缺人才。对落户桐城的高端人才和企业,由市四大班子领导直接联系,并享受在产业发展、融资上市、政治安排、配偶就业和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人才政策支持。先后从一、二线城市引进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21人。
合作引才。由党委和政府搭台,抢抓央企混改机遇,推进本土企业与央企“结亲”,加速企业转型发展,目前中建材、中交建、中核集团、中国中车等14家央企已与该市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积极打造产学研协同组织,鼓励支持新兴学科领域成立学会,现已建立4个专家工作站,有力促进了科技型企业、科研平台、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和团队进入该市。
平台铸才。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将熟悉经济、作风扎实、群众认可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到重要岗位,将富有干事激情、潜力较大的年轻干部安排到经济发展一线。2017年在开发区率先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拔了4类岗位31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名市属国有企业副总经理;深入推进合肥都市圈干部人才交流与合作,选拔10名年轻科级干部赴合肥市包河区挂职锻炼。
本土育才。紧紧围绕工业立市、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工作,在做好引才的同时,更注重本土人才培育。依托市、镇、企业三级红领学院,定期邀请省内外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知名企业高管,对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实行订单式培训,培训企业党组织书记、优秀企业出资人、新生代经营管理人员180名,新型职业农民900余名,企业技术职工2000余人。微威胶件李斌商等5人入选第六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名录。(李江舟 刘根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