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25|回复: 0

[桐城崛起] 桐城市“一村一品” 种出“脱贫果”

[复制链接]

2407

主题

1000

回帖

5065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5065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18-6-1 16: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期以来,贫困村大都缺乏增收脱贫的主导产业。桐城市黄甲镇属纯山区镇,平均海拔660米,下辖8个村。全镇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641户9136人,去年底贫困人口只剩下60户128人,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9%以内。记者调研发现,该镇大力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模式,即各类基地(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模式,形成“一村一品”,从而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脱贫道路。
“基地+贫困户”,实现“三变生四金”,拓宽增收渠道
漫山遍野的茶园,一眼望不到边,蔚蓝的天空和绿色的茶园融为一体……记者眼前的景色,让人无法想象三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座荒山。
在小山头上,黄甲镇石窑村白茶基地负责人金少清告诉记者,这片规划1万亩的白茶基地里,已经建成500亩白茶,涉及流转租用25户村民的山林,户均租金超过1000元,带动86人在基地就业,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村集体利用道路入股,年分红2.5万元。
“发展壮大产业扶贫,必须发挥自身优势。 ”该镇党委书记王凯红说,把生态环保寓于产业发展之中,走出一条以“绿色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的新路。
2016年,我省开始推广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黄甲镇抢抓机遇,坚持差异化发展,通过建设扶贫基地,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除8个村都有茶叶基地外,每村还着力打造1~2个特色产业基地,如石窑村还有白茶基地、高山蔬菜基地,黄铺村还有苗木花卉基地和薄壳山核桃基地等,这些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全镇90%的贫困群众增收。
山区的基地如同城郊的园区,吸引不少青壮年村民返乡就业。在王凯红看来,有了基地的支撑,每个村可以通过把农户的山林、土地适度规模集中,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贫困户也可进入基地务工获得稳定收入。
“我干不了活,但家里的土地入股,每年参与分红860元。 ”说这话的是黄铺村低保户黄大权。原来,该村引进一家公司流转山场,种植油茶和薄壳山核桃,租用82户贫困户土地,对一些缺乏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五保户家庭用土地或应给予的扶贫资金进行入股,年终给他们分红,让他们长期受益。
结合“三变”改革,黄甲镇创新“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机制,实现了“一地生四金”,即组织引导群众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扶贫资金入基地“变股金”,贫困群众就地务工“挣薪金”,盘活土地等资源入股“分现金”,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
产业有“龙头”,推行“四跟四走”,化解贫困户参与难
“以前村里没有合作社,卖不上价,一般只采头茶。现在有了合作社,购置了炒茶设备,每斤茶叶可以多卖50元。 ”5月10日,记者在黄铺村碰到脱贫户黄良玉,他站在炒茶机旁陈述合作社的好。
如今,由于黄甲镇各村都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像黄良玉一样,村民既可以采春茶,也乐意摘夏茶。黄铺村村支书王立勇说,合作社是村民发展产业的“引路人”,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也解决了销路等“老大难”。
黄甲镇因地制宜,统筹实施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油茶、苗木花卉、手工业、乡村游等七大特色扶贫产业,已经形成以“桐城小花”茶产业为引领的扶贫产业格局。
杨头村是黄甲镇最偏远的村,这里也是“桐城小花”的核心产区。然而,过去村里没“龙头”,交通又不便,茶农收入很低,直到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成立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杨头村负责人说,合作社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模式,解决了贫困户卖茶难的问题,户均实现纯收入1.5万元,桐城小花茶叶在深圳、北京两地市场供不应求。
产业“龙头带”,脱贫“跑得快”。在黄甲镇,“龙头”带动作用效果显著:全镇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32个,带动贫困户约1500户5210人,人均增收达1000元。
记者观察到,贫困地区着力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对培育扶贫产业尤为关键。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建立稳定的脱贫增收联结关系。
黄甲镇闯出一条利益联结新路,这条道路改普惠式扶贫为差异化扶持;改“给钱给物”、打卡到户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对此,王凯红认为,要鼓励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与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市场化运作,给予一定补助,推行“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模式,解决贫困户如何参与产业扶贫的难题。
激发自主发展活力,提升内生动力,让贫困户稳定脱贫
“家门口能挣钱就是好! ”在向阳村扶贫车间,贫困户胡秀梅正在操纵着缝纫机织腰带。这个扶贫车间由政府注入扶贫专项基金建设厂房,与引进的服装公司合作,就地发展来料加工业,引导有就业意愿的村民到车间工作。
要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必须激发贫困户自主发展活力,提升内生动力。为此,黄甲镇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开展“培训1人、就业1人、脱贫1户”的扶贫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能创业、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1次以上技能培训,学会至少1项实用技能,实现1人长期就业。黄甲镇镇长潘东香介绍,去年全年共培训贫困户1200余人次,发放各类技能合格证书800余份,切实增强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能力。
杨头村脱贫户桂祖芳深刻地感受到了培训的重要性。他家茶园少,两个孩子同时上大学,经济压力大。他告诉记者:“以前在山里挖了少量的石斛种植,但是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帮扶干部带我到霍山学习种植石斛技术,现在每年仅此项就增收2万多元。 ”
为帮助村民农闲时找活干,8个村分别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收集各类劳务用工信息,及时向村民公布,义务服务贫困户就业。目前,全镇到桐城市及周边城市就业贫困人口达3000多人,主要从事打桩、装潢、建筑等行业。
贫困户发展产业需要“扶上马,送一程”。黄甲镇创新扶持方式,由镇政府牵头,各村建立“以奖代补”扶贫基金,资金来源是镇财政每个村安排一点,村集体挤一点,帮扶单位拿一点,全部由镇财政监管,按照“谁有积极性谁优先”“没有积极性不扶持”的原则发放。
“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既脱贫又致富。 ”王凯红介绍,贫困户提出产业发展申请,经审核验收合格后,按标准计算补助款,直接打到贫困户的“一卡通”账户上,确保扶贫基金真正用在产业发展上。(夏海军)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