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2|回复: 0

[散文] 芳华

[复制链接]

6

主题

7

回帖

2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1
QQ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8-7-18 20: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芳华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是领悟。领悟=领会+感悟。
        2000的时候,怀揣着文学梦。文学梦的起源是什么。在当时,也许是寂寞,在豫西南广袤的乡村里,经历了搬着凳子去上学、驮着小麦去学校门口的食堂换一日三餐、夏收秋收季节的勤工检学、两个人一个床铺(1.5米宽)的温暖、超大型自行车度的尴尬,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只有播放磁带式的随身听,实际上条件算是不错了,没必要矫情。对于生命寂寞的一种抗争,应该是当初热爱文学的一种根源。文学(现在看来过于高估,充其量也就是一些诗词和小说),因为廉价和低成本的获取。实际上是一种以最低的成本获取生命丰富的一种方式。
        2005年左右,我几乎用同样的方式,完成了我能找到的所有书籍(包括教科书)里边的诗词、经典段落的背诵,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失落感,在选择文科和理科的时候,并未按照自己的“初心”(如果因为在生命的寂寞中对文学的选择也算是的话),反而选择了理科。今日看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里边娓娓讲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突然领悟了一些,比如,文言文中的“文”和“言”是什么意思,当初的历史老师和语文老师都未曾说过,也许,他们本身对此也并不十分了解。比如,1000年的淅川人和现在的淅川人说话一样吗?说话的发音一样吗?比如,孔子20岁的时候,他说话的口音,和现在一个普通的20岁的山东曲阜的青年一样吗?答案是:“一样(或许有些许的不同)”这便是领悟。如果,没有梁文道的点拨,我如今也无法领悟。如果,没有胡适在《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没有26岁的胡适的批判、反思、提出问题的精神,中国的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之间,革了文言文几千年的“命”。
        2018年,100年前,1918年。青年还是那些青年。据古谈今。我认为:“历史,暂新的历史,一定是青年人创造的,那些富有创造力,有责任,有担当,有气魄的青年人,一定要不辱使命,完成历史赋予青春的一种责任感”,此为“芳华”。
        探寻,是一种自发的追求。通俗的来讲,就是不断的去寻找。寻找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最本质的回答。最正确的选择。必先经历一些痛苦的过程,曲折的过程,感悟的过程便是零敲碎打的追寻,一天一点的积累,一步一步的攀登。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江面梭影  在2018-7-20 08:37  送朵鲜花  并说:很给力,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