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0|回复: 0

合龙汪氏祠堂旧址——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8-7-20 16: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合龙汪氏祠堂旧址——卒子走遍安庆

合龙汪氏祠堂旧址
——安庆祠堂系列
第155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原安庆市枞阳县横埠镇合龙村汪氏祠堂旧址。图一:远看合龙汪氏祠堂

    汪姓的起源,卒子已经介绍过多次,过去卒子曾介绍过安庆各县市区的汪氏宗祠和祠堂,据清朝学者汪琬《 尧峰文钞》卷一《 汪姓缘起考》 是这样记述的:“吾汪当从姬姓裔为正。又按旧谱,鲁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 左水右王,故名曰汪。其后子孙遂氏之。吾汪氏之得姓, 当从食采为正。图二:合龙汪氏祠堂大门
    盖始则以采地为氏,继则以氏为姓也。”就是说鲁成公庶子生下来时,左、右手上分别写有“水”、“王” 二字,因此取名为汪,其后世子孙以汪为氏,继而以氏为姓。图三:合龙汪氏祠堂门前的一对方形石门墩
    安徽《祁门县志•氏族考》记载得更富传奇色彩:“汪氏得姓始于颍川侯,姓姬名汪,鲁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母夫人姒氏,梦游汶(今山东汶上县,春秋时为鲁国中都邑),观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开,左(手)有水文,右(手)有王文,合成汪字,遂以名之。为鲁上大夫,采邑颍川,因以为姓。”图四:合龙汪氏祠堂券拱门楼屋梁
    位于安徽省原安庆市枞阳县横埠镇合龙村的汪氏祠堂,其位于一个叫石马岭的一个半山坡间,有一座建于清朝中期的汪氏祠堂,这里过去一直住着汪氏的子孙。图五:合龙汪氏祠堂修祠委员会
    合龙村汪氏祠堂,位于枞阳县横埠镇合龙村石马岭庄中部,为清朝抬梁式砖木结构、硬山两坡式建筑,木、石、砖质等构件上均雕刻花草虫鸟、飞禽走兽等图案,形象毕肖,镌雕精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图六:合龙汪氏祠堂大门石框上的莲花纹
 
    卒子曾于2010年前后到访此地,照片拍摄较早,后被有关部门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吸收,并将合龙村汪氏祠堂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七:合龙汪氏祠堂宝瓶石柱础
    据《枞阳县志》记载,合龙汪氏祠堂旧址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后方乡合龙村石马岭庄。祠堂背靠石马岭,面临合龙大畈,与太婆山隔江相望。祠堂原有三进,今存前进和中厅。图八:合龙汪氏祠堂一侧的马头墙
  汪氏祠堂是原安庆市枞阳县内保存比较好的一座砖木结构的清朝建筑,虽多年风雨剥蚀,但仍能显示出明朝建筑风格。图九:合龙汪氏祠堂内的两棵三百年桂花树
    汪氏祠堂宽约二十米,进深约二十多米。分三进,前进与正厅之间有天井。大门两旁有一对石鼓。大门两边原有一副对联:“唐封越国三千户,宋赐江南第一家”。图十:合龙汪氏祠堂后进破损严重
    汪氏祠堂前进全是板壁,隐约可见飞龙、舞凤、花、鸟、虫、鱼的雕刻线条。中天井有两棵古桂花树,是清朝雍正年间所栽,距今约三百余年,现仍枝繁叶茂。图十一:合龙汪氏祠堂内的百年桂花树
    汪氏祠堂中厅有六个单间,其隔墙已全部拆除,可见合抱粗的木圆柱、枋、梁、斗拱等。檐下木雕至今仍有保存,上穿坊、扫脚坊均以竹杆或木杆穿接。祠堂外壁为封火墙,瓦当花纹明显,为植物花纹。屋面“水路”长,凹槽大,雨水流畅。图十二:合龙汪氏祠堂石抱鼓
    合龙汪氏祠堂为汪氏后裔在清朝中期建祠,历时多年完成。后裔中不乏出类拔萃者曰:宗祠,是宗族祭礼聚会的地方,是听取祖训宗规的地方,“子子孙孙歌于斯,哭于斯,聚族于斯”,可取堂名为乐叙,意为“秩叙敦伦,永履和乐”。图十三:合龙汪氏祠堂马头墙角
  
   合龙汪氏祠堂,额枋上斗栱,别具一格。另有经受风霜侵袭的石柱础基座。四椽栿上托平梁。合龙汪氏祠堂三重檐。檐角处有鳌鱼,龙头鱼尾。合龙汪氏祠堂四椽栿对接两侧乳栿,檐柱明间较大。图十四:远看合龙汪氏祠堂
(本篇完)
2018-07-20

楼主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