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52|回复: 1

【培训心得】汲取养分,缔造幸福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3190

回帖

58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29

版主嘉宾会员

鲜花(89) 鸡蛋(1)
发表于 2018-10-7 16: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河星光 于 2018-10-7 17:01 编辑

培训心得:
汲取养分,缔造幸福
——骨干班主任暨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总结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或进步,都需要一段打造或历练的过程。班主任虽算世界上最小的官,却关乎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比任何人都任重道远,尤其需要不断成长和与时共进。因此可以说:骨干班主任暨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培训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非常必要的。在我看来,这次培训会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长见识
   通过心理专家林少玉的通俗解读,我们知道了:很多看上去的个人问题,实际上却可能关乎家庭,不只跟孩子一个人有关;也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不能只着眼孩子,而忽视他身后的家庭。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只是线性因果:以前爱玩游戏,现在偏离学习,而是循环互为因果,与家人,与整个家庭环境,都是互相影响和促进因而发展至现在这样子的。也就是说,学生家庭的成长因素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原始基础。
   后来的一些老师还有所展开,比如提出这样一些看法:要想改变孩子,最好先改变他的父母;比如提及孩子的个人问题,还与更多的系统问题有关,除了家庭,还有学校,还有社区。
   实际上,有一个概念就与人群是相对应的:关系。每个人都不是一个纯粹的个体,而是处在一定关系中的人。作为班主任,看上去似乎就是面对学生,实际上,要想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就还得走进学生家庭,走到更广阔的社会中去,好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这时,这个环节就很重要了:“沟通”。
   金陵中学的苏华老师在谈到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列出了很多的沟通技巧,就让我发现:“沟通”作为一门学问,就像一幢建筑,有基础,有主体,也有顶端。基础是:共情、同感;主体由“提问技巧”与“回答技巧”构成,而顶端,指的就是沟通的目标,即能做到有“沟”还有“通”,而不是“沟而不通”。
   
   二、可借鉴
   很多一线教师的大胆尝试,积极创新,难以全盘复制,但不难借鉴模仿。
   像名师吴爱军在班级教育活动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在同学之间,在师生之间,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在班集体与学生心灵之间,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做起来并不难、但一直做就很有意义的各种活动,像集体生日、旅行游戏、台历制作、毕业典礼、节日祝福、朗诵辩论,等等等等。
   我也曾有过尝试:因课余时间在班上看到,男生喜欢转动书本,女生爱弄点手工,我就在班上开展的“转书折纸”大奖赛;因课文涉及花花草草,我将课堂移至课后的山岗,让学生就坐在草地上,伴着花香看书,随着清风听课,和着鸟语跟着同学讨论……可为什么吴老师今天成了名师,而我却恰恰相反,像个失败者呢?
   仔细一想,不难发现,我跟吴老师就差了这两个方面:一是没注意奠基,二是没钻研拓展。
   在奠基方面,吴老师从家访开始,他首先将家访定位于班级工作的起点,然后循序渐进开展各项工作,在各科成绩不成问题之后,他弄出各种活动,就算锦上添花了。而我呢,可能与运气有关,也可能就是能力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班上的软肋,难以强硬,于是,我开展的那些活动,就成了插在花瓶中的花,再艳丽再芬芳,也难开得长久,更别指望它还能一开再开。在活动这一块,吴老师像个大导演,他有明确的活动方向,也有能力扫平各路障碍,还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家长、甚至同事,使得这活动就如一场场焰火晚会,是智慧的大集结,既有规模和气势,又有震撼力和影响力,还让它显示出了延续与推广的价值,因而有机会由乌鸡变凤凰,还被冠以美称:良性循环。
   像我所开展的活动,多半是我个人灵光一闪的结果,过程也往往像蜻蜓点水,惊鸿一瞥,算不上精细,更别谈到位,尤其是没能促进成绩提升,在大众眼里,就是花里胡哨不实用了。
   显然,只有让孩子有了像样的学习成绩,我的那些大胆尝试,才有可能像吴老师所发起的那些活动,成泥土里的花草,郁郁葱葱,并生生不息。
   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借力家长就尤为重要。德育带头人刘文秋就提供了很多的沟通形式,值得我借鉴与参考。
   比如家长会,我们要是精心布置教室,创设良好环境,营造积极气氛;要是在资料准备上,找出精致大气算亮点的来分享展示,再补充表彰、互动、总结发言、学习建议甚至结束合影这些环节,注意突出对家长的尊重,又刻意添加一些趣味,那家长会的作用,就很有可能像一桌美味,会格外令人回味。
   家访方面呢?要是在之前多作准备,让这次走访显得郑重,严谨,带有使命感与责任意识,再在家访交流中,充分彰显悲悯情怀,那所滋生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也必然不同寻常。当然,要使家访能持续给力,家访后的汇报交流、跟踪提升,也密不可分。
   倘若最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数,我从分数的泥潭里得以脱身,那就要算向培训班的老师借力成功了。

   三、受启发
   苏华老师可不仅是个一线老师,对心理学也有较深研究。她给我们的启示非常多。
   比如她提到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在生理需要已普遍得以满足的当今社会,作为班主任,得特别关注的是中间的三大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就比安全需要复杂或隐蔽,很容易被人忽略或漠视,要算是对班主任最为直接的一项挑战了。至于人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那是老师力不能及的,我们班主任也无需提前去为之烦恼。
   比如跟学生沟通方面,以平等和谐为基础,我们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还不多,需要警醒。至于那种“先跟后带”的教育方法,对于老龄化严重的老师队伍来说,往往是无法合拍的,因为老教师想跟也不如如何去跟,只能淡化“跟”继续去“带”,而使得“带”显得格外生硬,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甚至还会滋生浓烈的副作用。显然,能去理解学生,并跟上学生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我们才能找出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从而瞅对地方,有的放矢,合理有力,真正将之带出困境或绝地。
   王庆梅老师的建设幸福班集体的“吉祥三宝”:师爱、理念、活动,就启发到我;也许,班级管理上,不能靠其中的一两项“宝贝”去打天下,而需要这三者团结协作,相辅相成。
   汪丛蓉这位多年活跃在教育一线的老师提出:“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班主任”,也启发了我: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落伍者于这个时代,落伍于自己的学生,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同样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甚至不断更新认识。像过去的教学主要针对的是知识,而现在呢?就得由知识波及到文化了。因为知识本身就像粗粮,吃进胃里还需要消化,而文化就像养分了,天然地具有长盛不衰地育人效果。

   五天的骨干班主任暨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活动已然结束,但它的意义和影响还会继续飘远弥散。就拿我来说,我已有了明显成长,既对之前的失利多了坦然,又对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多了信心;我也发现了自己需要改进或提高的地方,并不再惶惑,因为我也知道该如何去做。
   我还相信:当新学期开始,我就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家校共育等一系列的教育工作,从而调动起学生,调动起家长,调动起身边的授课老师,向既定目标合力前行,同时让我们的学生能在学习中求取幸福,让我们教师也能在教学中收获幸福。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树一样默默生长,花一样胡思乱想

187

主题

7086

回帖

1万

积分

桐网进士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909
QQ
鲜花(46) 鸡蛋(6)
发表于 2018-10-7 18: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做过银行合同工、国企职员,目前也是从事教师岗位,在辅导班。
往事已过去,未来犹可追。
不惧平地起,就怕岁月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