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51|回复: 2

[寻宗问祖] 桐西支束氏寻宗

[复制链接]

38

主题

151

回帖

38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80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8-10-20 22: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束氏家族源远流长。
今人尊西汉时期太子太傅疏广为得姓始祖,往上追溯源及春秋田氏。
南阳疏束氏婺源老谱中载:“予南阳疏束氏之得姓也,系出齐田氏。”说的是春秋时期齐平公相国田成子(桓公),独揽大权,三传至太公和(田和),遂正式代齐,列于周室,史称“田齐”。
一说田单为疏氏受姓始祖。战国时期,燕国的乐毅攻齐,连下齐国七十余城,仅存苣州、即墨二城。后即墨的田单用“火牛阵”破敌,七十余城皆收回。众人公推为王,单公曰:“太子法章自在苣州,吾疏族,安敢自立?”单之后人遂以疏为姓氏。
《南阳疏束氏宗谱四修谱序》由桐城派三祖之一 姚鼐所作,文中提到:“疏束氏,溯自山东峄县(峄县即今山东枣庄市峄城),宦籍婺源,元季由婺迁桐,历三百余年。”
峄县即始祖疏广故里。
疏广,《资治通鉴》卷二十五   汉记十七    中宗孝宗皇帝上之下    节选:地节三年,夏,四月,戊申,立子奭为皇太子,以丙吉为太傅,太中大夫疏广为少傅。六月,辛丑,丙吉为御史大夫,疏广为太子太傅,广兄子受为少傅。
元康三年,夏,四月。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太傅疏广谓少傅疏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仕宦至两千石,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几日,父子惧移病,上疏乞骸骨。上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故人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辆。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广、受归乡里,日令其家卖金共具,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或劝广以其金为子孙颇立产业者,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炉,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尔。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
《辞海》 疏广词条: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人,字仲翁。少好学,善《春秋》。家居教授,远方的人都前来就学。征为博士。宣帝时,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亦任少傅。 在任五年,皆称病还乡。后世用来作为“功遂身退”的典故。
今山东枣庄市峄城东峨山镇,有二疏雕像,“二疏城”  “散金台”遗址,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公知足知止,急流勇退,是历代官宦名流所不能及的;积善积德,散金济贫更是寻常不能为的美德。
王莽篡汉以后,因疏广曾是太子的老师,又与王莽是乡邻,疏广的曾孙孟达(杰夫公),官至尚书令,东观著作学士。担心家人受到迫害,就举家避难到沙鹿山南的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束馆镇),行程千里有余。疏踈同为异体字,遂去掉踈的足字边,改疏为束,为志不忘祖的本意,此为束姓之由来。
西晋时期孟达公的后人束晳(著名文学家),系广公二十世孙,官尚书郎,其族人多南迁(今大名无一人姓束),其聚居之地应在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故老谱书名均标为“南阳疏束氏宗谱”,沿用至今。
束姓后代由南阳而遍及全国。
安徽枞阳桐城一带束姓,元末由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迁来,已历二十余代。
迁桐东始祖文二公为疏束氏六十二世祖,于元末兵乱时期,只身背母携妹,颠沛流离来到桐城东乡(今枞阳县)柳峰之阳白杨里,白荡湖滨的边家山(今枞阳县项铺镇边山村),定居下来,后代繁衍至枞阳多个乡镇及桐城部分地区。
文二公生子一兴祖公,兴祖公生四子,良一、良二、良三、良四。良一、良三、良四公仍居故土。清末年间,桐东束姓(枞阳区域)感念祖上功德,恢复疏姓。
独良二公复徙桐西寺庄沟保鹿儿城(宗谱如是说),迄今数百余年,为束姓桐西支始祖。
鹿儿城遗址在今天的桐城市金神镇金鹿村,是元朝末年,江西鄱阳湖人黄荣六,在此屯兵抗元而修筑的一个土城,占地6.06平方公里,今四周城垣倾塌,整个轮廓清晰可见,断续连绵达1.5公里,为元末明初沿江地区规模最大颇为壮观的一座土夯城(来源于网络)。我祖良二公与鹿儿城有何瓜葛,现无任何史料可查。
良二公生子二,志道公、道通公。
良二公长子志道公传七世而止。
现良二公传人皆为良二公幼子道通公后人。
桐西《乐善堂》束姓族人以文二公次孙良二公为一世祖,字辈为五言诗句:“良志仲伯正,炳尚敬大嘉,国世宗盛永,清静福寿长,忠孝传家远,荣华自显扬。”
据闻,良二公后人遍及望城、石河、杨闸、苏庄、三元、金神、包圩。更远的有岳西、霍山、甚至陕西商洛。
迄今为止,桐东(枞阳)于2005年元月由疏荻公主编出版六修谱第一部,两年后增补第二部,2009 年5月增编出版第三部。
《南阳疏束氏宗谱》五修谱,是光绪八年桐东桐西合修而成(枞阳疏荻公处有五修谱)。其后桐西支于民国年间(1924年)曾单独六修宗谱,可惜现桐城境内没有发现一本六修谱,仅岳西发现一本残谱。
期间桐西支束姓族人如范岗束长河,岳西束中坪,持续多年,走访多地,多方寻找民国谱线索无果。
望看到此帖的我良二公后人,能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期望能在渺茫之中找到民国六修谱。如果有民国谱在手,(从民国至今不到一百年时间),桐西支再次修谱会顺利很多。否则等现今古稀老人过世以后,中间的断代衔接将会更加的艰难。

资料来源:
《资治通鉴》  《辞海》   《疏广文化研究》一至六辑      《知足堂》三至四辑

mmexport1524621881556.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40

主题

1633

回帖

6750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6750
QQ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8-10-24 19: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末图片是枞阳边山吗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38

主题

151

回帖

38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80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00: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00 发表于 2018-10-24 19:50
楼主文末图片是枞阳边山吗

是的,边山村束家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