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2|回复: 0

石关大功包(龙眠山风水源头)

[复制链接]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9-7-8 1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关大功包(龙眠山风水源头)
——安庆风景系列
第1808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石关大功包。本文感谢岳西县石关乡瓦窑岗农家乐刘叔。

    明清两朝,长达五百余年,桐城一邑,其实是桐城与枞阳两县人口之和、地域之和。桐城地广富庶,不仅文风昌盛,且冠盖满天下。桐城在这五百年间,人才横出,与周边县邑自然也就有了风水口水之争。
  明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何如宠,位极人臣,何氏一门,名显当世。
    明朝成化年间,桐城人方向由进士授户部给事中,他率官上疏弹劾中官陈祖生等十数人强占湖田罪状,朝廷派员勘察,案情未上报,陈祖生与人合谋陷害方向,将他谪贬至云南多罗县任驿丞。一时朝论四起,为方向鸣不平,由此方向廉正公直之声动天下。
    明朝左光斗科举取得了进士功名,授內阁中书。他在龙眠山建茅舍数椽,名曰:“寒知阁”,可见他志存高远,襟抱远大,严持高洁不染之操守。下图为桐城余双红制作的山脉图,其实他的观点还不完全正确。
  清朝桐城更有张、姚二姓在朝廷居官最多,当时名登仕籍者有张廷璐、姚孔鈵等数十员,更有张英、张廷玉等名臣。方苞是”桐城派”开山鼻祖,文重百代。桐城桂林方到十七世方观承、方观永兄弟这一辈,直入廷臣,由内阁中书,累至陕甘、直隶总督。方观承在浙巡抚任上,将海塘引水出中小亶分流。
    以上两朝的名臣只是桐城五百年来的官员冰山一角,仅清朝桐城各级官员多达六百多人。常听枞阳人说,桐城出名,枞阳出人。意思是桐城的官员中一大部分是枞阳人。在与桐城山水相连的潜山,自然也会将风水系在自身,明朝末期至清朝再至民国时期,桐城高官,包括左光斗、张英、张廷玉等人都有相关记载桐城风水源头是大功包之说。
     卒子在实地走访安庆各地时,针对不同县市的说法,得到相互印证,桐城龙眠山源头是大功包。带着对大功包无数的期待,周末卒子到访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的大功包与小功包,历史上这里是潜山县石关地域。
     龙眠山风水源头位于岳西县石关乡,属于大别山山脉,这条山脉延伸到桐城。大功包与旁边的小功包是大龙山主山脉,高度约为一千三百米左右,它旁边的铜安寨仅一沟之隔。下图为铜安寨,寨墙清晰能见。
    龙眠山蜿蜒俊逸,傍偎大别山,其主脉贯穿岳西县、潜山市(县级市)至桐城市(县级市)境内,龙眠山的源头在大功包,为大别山的主峰山永,高约1300余米,为龙眠山的龙头,山脉东去,直至龙尾投子山,绵延数公里,四肢旁绕,龙眠山像是龙在睡眠一样的山,所以叫做龙眠山。
    大功山包位于岳西县石关乡铜安寨一侧,海拔1300余米,卒子在岳西县石关乡瓦窑岗农家乐刘叔带领下走进了大山包。大功包与一条山脉的低几十米的山包一并称为大功包、小功包。这里是江淮分水岭,一侧的水源流入淮河;另一侧的水源经皖水流入皖河,再到长江。
        
     大功包与小功包,其实是形名锅底的山头,山顶上没有巨石,长满了树木。大功包与低一点的小功包据说很有来历。
     大功,亦称“大红”。是次于“齐衰”的丧服,使用粗熟麻布制做。小功,亦称“上红”。是次于“大功”的丧服。使用稍粗熟麻布制成。但大功包、小功包与丧服有没有关联,就不得而知了。或许,这里原叫“大公包”?“大拱包”?“大恭包”?还是“大弓包”?但可以肯定的大功包、小功包名称是来自明朝某个时期,这也与岳西县主簿镇有着关联。
    大功与小功,其实是明朝与清朝二朝官员对风水的讲究,通过博学广识,认为桐城的龙眠山源头在大功包与小功包这条山岗,水源通过大功包与小功包流入潜山彭河再入龙眠河。大功包的故事,实际是三县当官人对风水源头的讲究,按现代人的观点,这里本身就是江淮分水岭,大别山主山脉,这条山脉一直延伸到安庆各县。安庆本是一家人,各县同根又同源。
(本篇完)


楼主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