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3|回复: 0

[散文] 《爱与田园的画家——米勒》(上)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8-16 1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与田园的画家——米勒》(上)


                                                              (一)

翻阅《爱与田园的画家——米勒》/何政广 主  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世界名画家全集),

我在网上看了一点关于米勒的电视节目。先是看了“浙江影视集团”翻译的韩文版的约四十分钟的米勒专题片,再看了台湾蒋勋先生的《品读西洋美术史(33讲)》中介绍米勒专题片。

蒋勋先生首先说,大陆和台湾、韩国及日本的游客,到法国奥塞博物馆,总是要急切地找米勒的画,发现很难找到——在亚洲国家如此有名的米勒,在法国几乎都被人忽略……这是因为亚洲人的农业记忆还没有消失……

电视片中一张米勒的自画像,让我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内心无比紧张和焦虑不安,甚至带点愤怒的文艺和农民混合的青年形象,在我看到的画家中,似乎是第一个如此直白也把表情写在脸上的青年人……这特别的另类,我想象的米勒,是一个憨厚的满脸疙瘩和皱纹的老农,即中国农民式面孔……

蒋勋讲的米勒故事,颠覆了我过去对米勒的印象。米勒是诺曼底地区农民家长大,因学习优秀,送巴黎读书,后娶了一个城市的女子,过上了城里的生活;直到第一个妻子因病去世,米勒才到巴黎郊区定居下来,当上了农民,并作画;与一个农村女子同居,生了九个孩子,可到去世前一年才正式结婚……米勒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一直生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内心的挣扎之中,但最后还是以描述农村生活为终生的事业……

米勒的画《晚钟》《拾穗》,曾给大学时代的我极深的印象,这是青年时代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幅西方国家油画画面之一……那地平线上夕阳余晖中的稻田,两个年青农夫夫妇,在余辉中的上半身的身体轮廓上有一轮金线,忏诚的身影……那种宗教气息和人间气息浓厚混合在一起,将我们带入了一种无限质朴的意境之中;拾穗田野里亲切感也给我很深的印象……

因为我是在农村环境长大,对这样诗意化的乡村一瞬间画面,自然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我第一次知道米勒,是通过美国人亨利·托马斯夫妇写的《大画家传》,那本书中关于米勒的故事写得极有诗意,我印象作者用文字描写米勒那幅《晚钟》画面特别有激情。八十年代中期,我在上海工作时,还特的买了一本米勒的薄薄的画册……

没想到米勒在现代法国竟然如此被冷落……毕竟现代法国,绝大多数人脱离农村环境百年以上,而亚洲国家仍在农业文明中,或刚刚步入工业化二三十年,米勒的画面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鸣箱……

人最易在描述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伟大的艺术作品中,获得美感与感动……看了韩国的米勒电视片,米勒在诺曼底的出生地房子在二战时被炮弹炸毁,只剩一片碎石,也没有人去修复;而《钟》中的那个少女模特儿,活到了九十九岁,电视片中呈现了她九十六七岁的照片,她依然是那样的苗条身材和挺拔……

只是法国近现代出色的画家成群成片,米勒只是他们中并不特别突出的一位,但对东亚的各国多是仍在农业文明的背景中,米勒的画面最易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米勒或许成为他们觉得最亲切亲近的西洋画家……

这本画册的自画家,比电视中自画像神情正常得多,碳素画,大胡子,三十来岁,经典的可预期的还算英俊的青年艺术家形象,侧身,目光似乎是看着观众的胸部,其实是什么都没有看,只是在发呆……

米勒十八岁才进师傅画室学画。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西方国家这些大画家,很多人很早就有绘画天赋的冲动,但很多人都是十七八岁才开始真正学画画,其他艺术如音乐、舞蹈都不可以这样;只有作家,才可以三十岁四十岁开始学习写作……

《忙里偷闲地制干草香》(1848年),这是画家三十四岁时的作品,在干草垛边几个农妇,站着,坐着,躺着的,画面右角2/3x2/3画面是隔河相望草地,牛群,阳光,天空——农村长大的人,看到这样的画面,真会感到无比的亲切……即使我是中国农村长大的,农妇装饰着装完全不一样……这样的画面,对现代中国城市长大的孩子会十分陌生,很难说他们是否会有美感的共鸣……

《拿簸箕的男人》(1848年),这样画面对中国五十岁以上有农村经历的人,就会觉得特别亲切……这是美的相对性,这画面人物脏衣服,脏拖鞋,脏脚,在谷仓里拿着簸箕上下颠簸谷子,城里人会说真难看;有过这样生活经历的人,就会觉得无比亲切……

这或许是米勒画面的局限性……

虽然今天我相当地觉得有些累,晚上仍想要将米勒这本画册中的文字看完……我终于在书中看到了罗曼·罗兰写的并不是很长的《米勒传》,再次惊艳于罗曼·罗兰对米勒的生平、绘画及周围朋友们诗意的评论,尤其对于他对评论米勒的人们评论的评论。

这近些年相当长时间,我看的多是普通笔者的文字,尤其维普网上国内的评论画家们的论文,大部分时候,我不太满意他们文笔,以至于觉得无法直接引用他们的文字,不得不自己改写或重写……

米勒的画中画进了他的一种宗教思想,如同米开朗其罗的雕塑,不同的是,米勒是通过风景画般的环境设计了那种他感受到的大自然,他特别喜欢用黄昏的夕阳余晖下的天空和田野作背景,事实上,这也是人类对乡村景色印象最深的一刻……

当我看到米勒自己写的文字和简略自传性后,我突然对前面看到的罗曼·罗兰的文字又产生了不满,甚至是厌烦的感觉——罗曼·罗兰引用画家自述中太多的文字了……问题是,不这样,又怎么写出真实的米勒呢?

不过,罗曼·罗兰讲的有一点是有趣的:英美的观众,比法国艺术界更早地热爱上米勒的画——或许是米勒的画面与美国农村和英国农庄生活环境,及英美对平凡人赞美的理念更为接近……美国人亨利·托马斯的《大画家传》中,就是把米勒推到了世界上二十个大画家的排名榜上,若是法国人写这本书,或许米勒就不会榜上有名了……

米勒的几幅名画中,《拾穗》《晚钟》,或许反映的是人类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像泥土一样平凡,最终还是会消失在泥土中……

一年前,我看到了米勒的另一幅画《春》,当时没有想到米勒还会画出大自然那样生机勃勃的景象,那幅画其实是被人们忽略了的西方最美的和最有诗意的一幅伟大的风景画,其实并不在《拾穗》《晚钟》之下,问题是西方伟大的风景画太多了,而《拾穗》《晚钟》却是唯一……

米勒一生仅画八十幅作品……但他却是孜孜不倦的生了九个孩子,那么穷,却要拼命生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的天主教的教义不能节育思想的过失,还是当年法国没有节育的技术……

中国人总爱称米勒为“农民画家”,这会造成极大的误解——米勒一直在农村长大,二十岁才去正式学画,后半生在巴黎郊区巴比松村当农民兼画家,主要是画农民——但米勒本人,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从小受过初等教育,一辈子手不释卷,放在任何时代,他都绝对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大知识分子,真正的农民是画不出《拾穗》《晚钟》……

令人感慨的是,他去世前一年,发出了与他崇拜的米开朗其罗曾发出的类似或同样的感慨:“到了此时,才顿然彻悟自然与艺术之奥秘,但却要撒手西归,不禁叹惜生命的短暂与无奈。”。

中国人过去说,老不读《三国演义》,我不得不说,这两个多月读这一系列大画家画册,我有生第一次感到人生剩下的时间,几乎是屈指可数,时光在飞逝……这些绘画界的传奇天才们,虽然有的高寿,不少都是三十多岁就英年早逝,可是留下了我们人类感叹不已的伟大作品……可我自己呢,我还有狗急跳墙,奋力最后一博的机会吗……

米勒的画中,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微笑——人生就是苦旅;这一点同米开朗基罗一样……

读这些过去时代的伟大画家们传略,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与他们相当大的多数人,经历一次又一次人生的苦难……

苦难是大部分画家的经历……天才们又是过分敏感的一小群人,他们的才华,变成发泄苦难的火山口……火山喷发的景色是很壮观,但那是地球内部压力巨大的爆发,我们在景仰火山爆发的壮丽景象,我们也愿意接受火山所承受的压力和山崩地裂地摧吗……

米勒是想象力有限的天才,他只能画他看到的世界,但他却将他感受到和看到的世界,深邃地在画布上表现出来,从而在世界的艺术之林中,拥有自己的独特的一小片天地……

同样米勒一样,我也是一个对虚拟现实缺乏想象力的人,我只会写自己眼睛看到的真实的故事和世界。

从大学时代起,我一直想写一部伟大的小说,即使写不了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那样场面宏大的故事,写一部莱蒙托夫式的《当代英雄》也行……但是,我真的完全写不下去,我无法进入另一个人的内心……

我现在仍渴望自己能够花十年时间,写一部帕斯捷尔纳克式《日瓦戈医生》那样的单独一个人,在中国现代巨大的历史变迁中的一生的故事……中国现代历史提供了如此巨大的舞台……

陈忠实先生做过尝试,太窄……莫言的小说,更是一个小小角落……奇怪现代中国人,没有人做这样反映中国历史的尝试……金庸武打小说式的尝试,当然是旁门左道……

愿上天有一天,能突然赐予我这种能力和灵感……

这或许要创新精神,扬长避短。只是我现在还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人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无法产生巨大戏剧性的故事……

这套画册伟大画家们用各种方法描绘这个世界,但愿读完这一百本画册后,这些天才将会在某一天,突然启发我用自己擅长的能力,写一部独特风格和叙述手法的非传统的伟大小说……


吴砺

2019.8.16

                              (二)


附录一:《爱与田园的画家——米勒》摘录:

“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一位伟大的田园画家。批评家朱里亚,卡莱德在他撰写的巨著《米勒艺术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画出他当时那个时代一般平民的心理和思想,表现了近代思,是位高贵而不朽的人性画家。他农民出身,一生描绘农夫的田园生活,笔触亲切而感人。

罗曼·罗兰曾撰写一本《米勒传} (The Popular Library of Art丛书之一,1902 年在伦敦出版)。当时罗曼,罗兰正在撰写“伟人传”系列,1903 年出版《贝多芬传》,1907年出版《米开朗基罗的生涯》。他把米勒也列为英雄之一,因为他认为米勒具有忍耐、爱、勇气与信念,从事艺术,深具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他从1840 年至逝世的三十多年间,所作的油画约仅八十幅,而且多数是,小幅。这并非他对创作缺少热情和精力,而是他重于思考,每作一画经常重复思考,这可从他留下的许多素描草稿看出,如《拾穗》一画他就作过许多不同的画稿(请参阅本书插图)。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并不在于作品之多寡,只要能有几幅作品在美术史上留名,也就足以永垂不朽。米勒就是如此,《播种者》、《晚钟》和《拾穗》就是他在美术史上名垂不朽的杰作。

米勒作画以人物为主,灵感源泉来自日常生活的自然情境与《圣经)故事。由于对宗教的信仰,常使他的作品在乎凡画面上流露出崇高庄严的精神/e,他的艺术一直在表现生活与感情,作画不仅是造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的传达,这是米勒艺术的精髓,所以他的画思想集中,构图坚实,描写单纯化,而且具古典主义的象征性。在另一方面他的画可说是生活与艺术的交流,他以对人生的感受,形之于绘画作品中。艺术,要从生活与精神两方面去体验(I)

本书收录米勒绘画及素描,几乎包括其一生的全部作品。米勒看到农村生活的艰苦,并深入到农民的内心深处,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但他也画出农村生活的另一面一充满希望和生命律动的温馨光景。透过他的大量素描和精练的油画,我们清楚地体认到米勒的真诚、纯朴,1 米勒的艺术语言含蓄而深沉,饱含人生哲理。P000

“要如何才能赚到房租呢?此外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就是一日三餐都让孩子们吃饱。”这就是米勒在1857 年写的信,收信人是他的好友阿弗列德·桑雪,这一年他完成了名作《拾穗》。

“我们一家只剩下两三天的薪粮,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收入的希望。我的妻子下个月就要生产,可是我身边却空:一物。”这是米勒在1859 年冬所写的一段日记,这一年他又完成了名作<晚钟》。

今天米勒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即使有人忘掉他的名,也会记住他的不朽名画《拾穗》、《晚钟A和《牧羊女》。然而在米勒六十年的画家生涯中,却完全像上面所引用的书信和日记一样,大部分岁月是生活在不断的贫穷煎熬蔽中。我们一想就可以知道,  贫穷对米勒的威胁还不止于此,饥寒和疾病,经常给他的家庭带来恐怖与不安,  有时死神甚至就等待在他家门口。但是对这位艺术家来说,  除/广肉体的病痛和死亡之外,还有一件更为可怕的事,  那就是创造力的枯竭和精神的堕落。这种真正的恐惧深深侵入他的内心,  使他甚至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显露出艺术家的这种病。当然,造成这种病态的原因,并非完全出于贫困。P003

他与1848 年革命时的大多数法国美术家一洋,对民众寄以手足一般的同情,这使他更接近了民众。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米勒与那些画家之中的佼佼者,除了高尔培以外,没有一个承诺了民众的要求。柯罗过着宁静安逸的生活,不问尘事,厌恶革命。他提倡“艺术即是爱”,  而且完全脱离政治圈的生活。迪奥,卢梭渴望孤独的生活,藐视政治上与艺术上的党派,他说:“这些与艺术有何关系?艺术只能出自世外过着简朴的生活,探究自然的神秘,然后找到对自己,甚至对后世几代都是有益于人类的答案的人。”米勒不仅是一位风景画家,更是位彻底写实的农民画家, 1867 年 4月23日他写着:“我是农夫中的农夫。”他和柯罗都如此想:  “美术l的使命就是爱的使命,  不是憎恨的使命。美术在描写穷人的痛苦时,绝不以刺激对富裕阶层的嫉妒为目的。”他对富人不但丝毫不怀敌意,  反而寄予无限怜悯。他虽热爱田园,但不因此疏忽了农夫的缺陷。他不但不描写农夫为进步而做反抗的姿态,反而说要描写“根本无法想像这些看来似乎被自己束缚的人。  会想到变为自己以外的别人。”他不相信进步,假如相信的话,仅是技术上的进步,与社会上或者是精神上的进步是毫无关系。1854 年他这样说:  “大家应该努力追求工作上的进步。这也是我惟一要走的路,其余都是梦想与臆测。”他心里镂刻着事物具有永远性与不变性的观念,这种观念与当时的革命及政治观念成了强烈对峙。为什么他会被认为具有革命观念呢?这是由于米勒特有的厌世与悲观,使大家仅看到他对社会辛辣的批评与非难而忽略了其他。法国的批评家与画家没有一个察觉到,他这种厌世与悲观并不是反抗者的兴奋表现,  而是因他过度体验厌世观与悲观,以致于以为别人也会和自己一样悲哀,是一种极自然与寻常的表现罢了。当时的法国美术已脱离基督教有一世纪之久,因此大体上来说,  反对基督教,  因此以痛苦为善与法则的基督教见解无法被大家了解。有些人虽敢面对痛苦,却把它当作搏斗与诅咒的对象,  甚至有人以痛苦为丑陋、讨厌的化身,都在想如何躲避与忘却它,然后把全部精力用于如何追求与获得快乐。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能了解米勒在痛苦中找到严肃的、宗教的喜悦心情。甚至没有一个人察觉画家在画那被疲劳压榨得跪在地上,像只被套了轭的牛马一样表情的《拾穗》或《执锹的男人》时,是以痛苦为自然的,因它具有道德,所以是善,而因为是善,所以才是美的,

他在1851 年写了下面的话:  “当你坐在树下,尽情地享受安谧与宁静时,  突然小径出现一位背木柴的可怜人,看到1这种情景,你心里难免感到人生是何等无奈、凄惨与悲哀。

‘从呱呱落地,我不识欢乐滋味,

在这世上,我未曾见过有人如此悲伤不已。‘

(拉·范丁勒《死与樵夫》)

…在田野,我常能看到这种人在耕作,有时候当中一个人会伸直了腰站起来,然后擦拭手。这就是有些人要我们相信的所谓快乐又愉快的工作。至于我,我可以在那里得到真挚的人生与伟大的诗篇。“米勒的信念与艺术的最后目的不啻是表示劳动的痛苦,也在阐释着在那激烈痛苦中蕴藏着的人生的诗l和美。“我的人生信条就是劳动。每一个人要受肉体上的刑罚,  命中注定不能逃避,  所以古时候记着:  ‘你必须汗流满面才得匡口。’”(1854 年)P118


吴砺

2019.8.16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