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桐城(崇德堂)龙眠李氏宗亲:
祖德深似海,宗恩重如山;世亲必敬祖,百善孝为先。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子孙之身,祖宗之所遗也。尤木有根,无根则枯;如水有源,无源则涸。子孙永世得享,承国乐利之泽,祖宗积庆之所致也。不敬祖宗则忘本,忘本则枝叶不昌。故岁时祭祀,晨昏香火,必敬必恭,无厥无慢。至於立身修德,无忝所生,此尤敬祖宗之大本大原。凡我族人念之。 中华李氏家族浩如烟海,历经迁徙,桐城李氏亦支派浩繁。我龍眠李氏家族堂號「崇德堂」(祠堂舊址白馬澗橋)。龍眠李氏遷桐始祖普興公,定居于龙眠河畔,数百年来,裔孙兴盛,又为桐城显族之一。如今吾邑其他李氏堂号修谱伟业多以完成,惟我龙眠李氏家族未曾启动。念我堂堂龙眠李氏,先祖亡灵无安息之所,子孙祭告无拜謁之堂,族人议事无聚合之地,吾族吾辈应痛心疾首。 近代以来,桐城龙眠李氏族裔播迁四海,凡士农工商,各显其能。但族群虽大,分居颇散,天南海北,音讯杳无,以致同宗同脉,无从查考。近则兄弟对面不相识,远则同姓欲知不敢问。究其原因:同宗无依凭,相闻不联络。从故土迁徙他乡的李氏裔孙数以万计,故乡,已化为几代李氏人内心深处的一份乡愁,挥之不去。 今逢盛世,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传统礼俗渐回百姓生活之中。寻根问祖、弘扬家族家文化、承接良好族规族训,已蔚成风气。我桐城龙眠李氏历来人丁蕃盛,代有英才,岂能于海晏河清之时,无问先祖,不知传承?子孙孝则宗祠兴,宗祠兴则家族兴,理血脉渊源,传承祖训家风,修撰我族宗谱,刻不容缓,义不容辞。 为此,拟成立“桐城龙眠李氏七修宗谱委员会(筹)”,藉此平台,发起倡议:联络宗亲、睦亲敬宗,弘扬世德,传承家风;上慰先祖,下贻子孙。寻谱筹款、建章立制、启动续修宗谱计划。凡我族人,望积极响应倡议,追远崇祖,效仿先贤,合力同心;宣传联络,出力出智,共襄盛举;举荐或自愿加入修谱委员会的信息采录与编撰工作,大孝举义,大德流芳。筹委会成员将以族中大业为重,崇奉先祖,殚心竭虑,组织力量研究宣传李氏文化,传承族规族训,宣介族中英豪;续撰族谱,筹修宗祠,以告慰先祖;激励后辈,修身立功,为家族争光,为国家效力。 同时呼吁族中职界人员和工商界人士以身垂范,捐资捐力,合族同心,修谱收族,彰显龙眠李氏风采。 国泰则民安。桐城龙眠李氏合族祈盼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小康社会。族谱修成之日,合族将举杯祝福祖国昌盛,以清酌庶羞奉祀列祖列宗。
桐城市(崇德堂)龙眠李氏七修宗谱筹备办公室(筹)
李氏(崇德堂)桐城龙眠李氏后裔发起修谱建祠(祠堂旧址白马涧桥),修谱建祠,是中华文化历史复兴的大事,是家族历史复兴的大事,是宗族团结一致,共同繁荣发展李氏家族各项事业的纽带!有本族后裔请与我们联系。待到修谱成功,宗祠建成,每年家族聚会祭祖,也是给年轻学子激励向上,奋发图强的莫大动力!有我们(崇德堂)桐城龙眠李氏后裔请与我们联系,李华成18667108508。
龍眠李氏,堂號「崇德堂」(祠堂舊址白馬澗橋)。
龍眠李遷桐始祖是普興公。
【龙眠李】迁桐先祖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著名画家,史称“宋画第一人”。舒州(今桐城)人 [1] 。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因安庆桐城城北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史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与王安石、苏轼、米芾、黄庭坚为至交,系驸马王诜之座上客。神宗熙宁三年(1070)中进士,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后官至朝奉郎。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之门,以访名园荫林为乐。元符三年(1100)病痹告老,居龙眠山,号龙眠居士。一生勤奋,作画无数,人物、史实、释道、士女、山水、鞍马、走兽、花鸟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人物、道释深得吴道子旨趣,运笔如行云流水,造型正确,神态飞动;山水气韵清秀,得王维正传;着色山水追李思训心法;画马过韩干。能集诸家之长,得其大成,师法自然,大胆创新,自成一家,被后代敬为第一大手笔、百代宗师。传世作品有《五马图》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临韦偃牧放图》卷、《维摩演教图》藏故宫博物院;《赤壁图》《蜀川胜概图》流往美国;《莲社图》轴(南宋摹本)藏南京博物院。
熖公遷石龍;烽公遷淮安。
派行自三世起
字輩:
鴻文光正統
繼之大士爾
時運發廷元
瑞慶定成賢
芳明達萬世
良宗永遠傳
聖諭廣訓 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 和鄉親以息爭訟,重家桑以足衣食。 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 點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懲愚頑。 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 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善良。 誠匿逃以免連株,完銀糧以省催科, 聯鄰居以弭盜賊,解仇忿以重身命。
我龙眠李氏族谱自六修至今已一百余年未修,现老谱已危在旦夕
有外迁到浙江安吉的宗亲李正道历时十年寻根问祖,终于在今年与我们龙眠李氏宗亲联系上了;宗亲李庆学和李朝晖根据线索去舒城寻找到宗谱 舒城宗亲李定平收藏的李氏六修宗谱17本弥足珍贵。
后附一首本人对于“文都桐城”有感而发的一首小诗:
文都桐城赋
(李华成)
紫来桥畔 大国小城 千里家书 六尺巷闻 秦有亚父 是为范增 唐有曹松 宋有公麟 一以诗显 一以画名 明清两代 风起云涌 天下文坛 其出桐城 历朝历代 皆有名人 父子宰相 廷玉名臣 光潜美学 黄梅凤英 大哲东美 外交黄镇 计算云桂 民主伯钧 百科以智 大学汝纶 明清作家 千贰百人 传世作品 贰仟余种 其他大家 数之不清 千年文都 大美桐城
最后附上本人搜寻到的关于李氏由来及宗谱的相关线索;
李
----------------------
[李,读音作lǐ(ㄌㄧˇ)]
----------------------
◤◥ ◤◥
食 指
李 树
救 为
命 姓
◣◢ ◣◢
----------------------
【得姓始祖】 商末皋陶 裔李利贞
【发 祥 地】 河南鹿邑
【图腾释义】
李姓是九黎民族之一的氏族的族称。皋陶是李姓的始祖。黎就是虎,又可以写作(豸+里)、狸、理,通假谐音作李。李姓图腾由虎、木、子三部分组成。虎代表皋陶的祖先少昊,木代表皋陶玄鸟族的图腾,子是鸟卵,象征后代子孙。李姓图腾象征白虎少昊的后代。史载皋陶为大理;又传皋陶裔理征因谏商纣王被追杀、食李果充饥得救;因得“李”姓。
李氏源流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李氏族谱(安徽)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十七卷,(清)李英秀、李兆隆等重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绵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绵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
安徽城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清)李怀智纂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延平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瘾川、李慎三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鹿城李氏族五卷,(清)李卓斋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潛山李氏重修族谱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李筱庄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潜山敦睦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缺第四卷、第八卷下册、第十七卷、第二十一卷)。
安徽贵池池城李氏宗谱四卷,(民国)李成惴、李涵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庐州李氏宗谱二十八卷,(民国)李悟仟等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李氏宗谱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魁元、李同镜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衍庆堂木刻活字印本配雍普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现收藏在湖北省图书馆。
安徽李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二~十六卷。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李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五卷。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积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五卷。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芜湖曲沃李氏迁芜支谱不分卷,(民国)李耀先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繁昌磕山李氏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民国)李蕴宸修,李燮尧、李妁坪等编,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安徽无为濡须李氏宗谱七卷,(清)李有诸等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龙门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统宗世谱不分卷,(明)李晖祥、李栋祥等纂修,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家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统宗谱不分卷,(明)李晖李春等纂修,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统宗谱不分卷,(明)李洪光、李瑞明等纂修,明朝时期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李氏统宗谱不分卷,(清)李廷柳、李友棠等纂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重修宗谱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向荣等纂,清乾隆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宗谱五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新田严田界田李氏台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徽州星源岩田李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方李兰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安徽太平义门李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芬保纂,清道光廿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旌德旌阳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本直纂,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旌德旌阳李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闰法、李嘉廷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敦复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黟县鹤山李氏宗谱四卷,(清)李则纲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本帖最后由 李华成 于 2019-9-24 18:0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