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h/ f% I, N; N/ c8 L: | 桐城西乡记忆:打虎6 P; B+ q9 e" q, P1 W0 b& e
! f* |' o' v& r- S5 o
这是从我一个作品里摘录出关于桐城县南部的轮廓: 1 ]% k9 O( a3 w j% h6 V1 x 2 {. \9 _' d6 F( m“西北环山,民厚而朴,代有学者;东南滨水,民秀而文,历出闻人。” 6 [4 ]- S9 V" R, D- y) D + S8 V3 N/ R9 | ~ 潜、怀、桐三县交汇处原是泽国水乡,数不清的河流水系密如蛛网,自西向东串起珍珠颗颗,源潭铺、青草塥、新安渡、金拱、凉亭、双港铺、练潭、罗家岭,居民多徽赣移民后裔,吃一泽水,习俗一个模样,土白说南方方言赣语,不尽是一县更像是一县。与这北面说归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话的桐城绝大部分地儿大不同,这其中的青草塥、新安渡、双港铺、练潭、就是桐城旧时西乡地界。春夏涨水,潜、太、岳、霍、英、怀各县砍伐的原木与南竹扎成排筏顺流而下,门板般鳡丝子追赶鱼群从长江上溯而来。河流两岸满眼皆肥沃而极易耕作的湖田。 8 F3 |( z% M) \# s- G; c; s* t! h& u2 ^) ^6 B; D }2 T: q3 v
这学堂两字校名源自校址古名梵天城,不在平地,矗立地面上十数丈高,“四围环以土城,城外环以水濠,自然天成,风景绝佳”,脚畔双港铺街“南北川泽,左右陂湖”。自木闸乘船穿菜子湖至长江南北各大小码头极易。有人也欢喜自高岭山搭贩运稻米帆船出门。若与船主人相识,搭船分文不取。油桐花开的春日搭船,你只须出一点小钱,船老板必欢天喜地一反平日极节俭饮食,在船中请你吃湖鱼、吃腊货、吃不花钱的时新菜蔬,必要你喝稗子酒,给你泡桐城大叶子茶。前清阮先生(阮强,字仲勉,桐城人,清末民初教育家。)于此倡办公立天城两等学堂,是卅年前事。(引自《庭贵》) & D3 K' D' o' W1 Q( a. H3 Z " ? ], _ Y5 U0 q 面前一个青年,为人干练,谈吐文雅,金丝镜片后一双眸子闪闪放光。他便是这方圆百里闻名的天城洋学堂一校之长。茂先生肩扛行囊,渡过大小五条河流,赶七里脚程到此,正是应这校长之聘,来这学堂执教的。: s& V [$ a+ X
7 N) p- B6 |5 D' ] 几月前一幕,茂先生历历在目。这儿北距桐城县治六十里,南去省会安庆城九十里。往县治去是旱程极不便,省城乘船走水路一日可达,悠然悠哉。桐城县域“形如折扇。东西皆居扇角,城居扇脑 。”,“远于东南,而偏于西北”。民国十六年(1927年),陈澹然、史恕卿、房秩五、王子寿等绅士44人,请命省政府,要求将东、南两乡另设新县。 , N$ u7 d. |( P8 u; y- t1 A6 ~8 d$ U$ }! [+ k* l) l9 m8 I) \
日光射上纸窗,满室光浪。生命和一切都交互溶解在光浪中。推窗向外一瞧,尽是不尽的青空。 d# r% `4 g. D* ] v: J$ P- y+ f$ }0 Y* T, G8 }$ Q" e
出操时学生们齐声朗诵《总理遗训》。自修室他们高声又念着:“ This is a flower, That is a cat ”那一些蚯蚓般溜来溜去的英文。听课做笔记,做讲义考试,下了课活泼得如尾尾游鱼,有人矫健得又像一只只小豹子,充分尽情自由活泼的打球运动。茂先生在省城安庆念法专时,情形跟这并不两样。 ; y( ~* q/ ~" P3 h6 v8 }8 S 3 o6 _% P; e" ~. ~* M4 \) ]2 s 茂先生生活极其简单。 : P2 C1 x8 S1 t# c. X9 g2 Q4 c1 p+ P, V5 d
他不与人交往。除却春日在那墙壁上镶嵌有不少学者名流和大法僧碑刻的学堂的藏书楼上喝了一回新茶,听过一阵野鸟乱啼,同钟先生只在一年春光最浓时候,步出校园,踏着乡间松软小土路作一回远足。东、西两濠边柳丝初绿,远望大横山,像一列画屏插在那里。 ) F/ P$ w7 j' c5 y% n7 L6 {6 ], b( M( y8 \7 F
画一笔大写意花鸟山水,他用那峭拔不群的法书写上题跋。院中有两人合抱粗大女桢树,一群八哥栖息于上。他画得最多是《木石鸲鹆图》,鸲鹆,就是这八哥鸟儿。画上那些鸟长着人眼,眼珠上翻,一副白眼向天、冷眼观世的神情;耸肩缩颈,单足蜷曲,一种受辱不屈、势不两立的姿态。颇有八大(即清初画僧朱耷)之风。' k+ y9 C+ [/ j7 o! i* \; X
( ^! w% P c* N& x+ u
茂先生民国前壬寅年生人,生肖属虎,论年纪,远没到老年,为人行事正该虎虎生风意气风发时候,给人印象却是枯淡清幽。 ' Q& Q% q. U6 [' E6 s7 ^ # z B8 ]4 a& |2 p/ a; R! O; O 这儿南去七里,多是湖沼与柳荫覆盖村落,再过去数里,便是号称这皖省首府首县怀宁县一片佳山秀水。 5 p8 z- }$ w$ m6 z$ \& E( f ; Y, y {" _6 v( y+ Z/ T" Z 学堂的近旁一个村子中,老妇人坐在满是土蜂窠的向阳土墙边取暖,怀抱戴丝绸虎头小帽的男孩。脚下偎着一只狸花猫。这猫原是主人家养在那里用来捉鼠的。屋角隅可听到有人用大石杵缓缓的捣米声,景物人事相对照,恰成一稀奇动人景象。茂先生见了心中不免慨叹。来在这学堂教书,不是理想事业生活,只是受人事挫折才来此的。他本有一颗虎胆雄心。 * H7 H& | Q9 \. `! {6 I s' L) Y8 Q& A$ h' N6 ]
讲台上,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听讲的学生们如沐春风,全不似课下的木讷。“茂公!茂公!”那年轻校长课下截住他,要他在礼堂作一次讲演,激励师生。他将他修长身躯在风中愣住了一会,伸出他修长手指来,抱拳相辞。不为别的,内心里他找寻不出慷慨陈词的热情!2 Z, I& a( t8 Y \4 \5 ]
. z, d& d( |8 v' @9 c
徐姓瓦工一家居住校中,常往后山竹林里跑,猎捕那眼睛小小肥肥胖胖竹鼠来吃。“天上斑鸠,地下竹溜”、“一鼠顶三鸡”。瓦工的妈 ―― 徐老太太,身体硬朗长寿,因为常吃这竹鼠肉缘故吧!老太太也常送给茂先生这野味尝鲜。1 }5 x- k7 C( F) t9 z
$ b* R% F: f" R6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鹅毛大雪整整下了数日,“大雪小雪、煮饭不歇”。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俗谚又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钟先生来约他打猎。大雪封山,湖上也封了,正是往那山林湖沼打猎好天气呢。“老茂!老茂!”。身躯高大壮硕有书生气的钟先生,大汗淋漓气喘嘘嘘,拽扯了两条细腰长腿猎犬,扛长管猎枪来约他了。 5 s3 s6 f7 x- j0 O* ^8 k9 _- v + J7 y) u4 Q! [0 o" x% l" C 郁郁葱葱林木,一改往日翠绿装束,已换成洁白的银装素裹。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凛冽寒风中夹杂着雪花似乎也带着几分英气。大雪封山野鸡都不动,很大的响动都不跑。 ; o1 j9 c- z' R5 @, H ) w3 Q. u1 n. U! t% F+ w6 u6 f 双港铺街上,猛兽吃人家猪圈内肥猪。那家人惊吓得紧闭屋门,从门缝向外瞧瞧:一堆大大黄黄麻麻东西与猪的嚎叫挣扎。那东西走后,雪地里留下碗口样大梅花足痕。非豹即虎!大家全都这么认为。慌乱里那家人隐隐约约记得那东西额上有一个大大“王”字。那必是老虎无疑了。) \8 @& ~ H% b Y
+ F- |2 w& Z0 f 不知怎的,茂先生对此并不惊悚害怕。“虎啸山林,虎虎生威,下山猛虎,日走几百里傲巡山林寻食吃,如此才不枉称为虎。是虎就该如此!《常识》科,不说虎是现存最大型体猫科肉食动物,百兽者以虎为王,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吗?!他心里生发出一个奇怪念头,这念头触到他身体内一个久已蛰伏的什么东西了!脚下白雪没膝,他想静一静,听一听噗噗落雪声音,耳畔分明却在响着那一个风神爽朗徐老太,见他们打猎去,远远抛过来的一句:“腊月廿五,翻山打虎!”8 h. W) I% n+ p4 z: F. s0 A
. {4 y9 f ?2 k% z& Z ' K( U% L# U: P' v2 H 本帖最后由 罗浮苼 于 2019-10-17 10:28 编辑 * h, o6 d# Z8 @+ e# i; c5 _ p ( [. c9 d R0 W